劉苑


摘要: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在職業學校全面鋪開,課堂教學列為主要診改對象。本文就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具有積極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課堂診改?問題?舉措
自國家教育部《關于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通知》發布之后,各省教育廳相繼出臺《關于啟動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的通知》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要求》。開展教學診改、加強職業學校內部管理和質量保障是新形勢下提高辦學質量的重大舉措,也是學校實現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重要機遇。
教學診改工作在各校啟動,一場根據自身辦學理念、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聚焦專業設置與條件、教師隊伍與建設、課程體系與改革、課堂教學與實踐、學校管理與制度、校企合作與創新、質量監控與成效等人才培養工作要素,查找不足與完善提高的工作歷程由此拉開序幕。毋庸置疑,“課堂教學”成為教學診改工作的主要對象之一,中職學校通過開展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的課堂教學交流活動全面鋪開。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三維教學目標的理解不透
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維目標的內涵沒有充分理解,不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去思考、去制定三維目標,不清楚三個維度目標之間的關系和怎樣去將三維目標整合并融為一體,采用割裂、獨立的方式一個一個去實現目標。
(二)教學目標的預設與生成未能實現和諧交融
具體有三個表現:一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預設時脫離實際教學情況,預設目標與生成目標出現較大的偏差;二是教師太過墨守成規,把預設目標認為是唯一的、固定不變的目標,結果在課堂上束手束腳,按既定的程序一成不變地在課堂上實施,過分重視教學預設對課堂的控制作用,結果讓課堂教學變得僵化而沒有生氣;三是教師隨心所欲,在課堂教學中脫離預設的教學目標,信馬由韁,過度開放的課堂因失去了重心而變得零散,知識成為碎片。
(三)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限制了有效課堂的形成
有些課堂仍然是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老師寫、學生抄,講完一道例題,做幾道習題,再評講一番。教法單一、學法單一,課堂沉悶,枯燥無味,學生自主學習、主觀能動性大打折扣。
(四)評價標準的缺失影響了對學生學習成果、學習過程的正確評價
專業教學、實訓課堂,教給學生的是技能,有些課堂沒有清晰的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工藝流程或評判標準,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顯得空洞、蒼白無力。
二、課堂教學改進的重要措施
(一)充分理解三維教學目標的含義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標準為描述學生學習行為變化及其結果所提出的三個功能性基本要求,簡稱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更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展。
知識與技能(一維)是學習要達到的直接目標,即結果性目標、基礎性目標。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能應用;過程與方法(二維)是學生如何獲取知識、技能與解決問題的程序和做法,包括過程體驗、學習方法與工作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是學習體驗后的傾向和感受,即體驗性目標,是主觀經驗,分認同、體會和內化三個層次。
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基礎;過程與方法目標是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載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其他兩個目標有重要的促進和優化作用。“三維目標”是一個教學目標的三個方面,而不是三個獨立的教學目標,它們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
三維目標設計案例——汽車技術專業課《輪胎拆檢》課題的三維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了解輪胎異常磨損的原因,掌握輪胎拆裝、檢查的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工量具,能參照操作規范正確拆檢輪胎。
2.過程與方法: 設置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感知-積累-理解-嘗試汽車輪胎拆裝與檢查作業的過程,做中學,學中做,建構自己在汽車維護作業中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查找資料、過濾信息、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安全意識、關懷尊重生命。
(二)建設充滿生命張力的靈動課堂,實現教學目標預設與生成的和諧交融
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要預設好教學目標,這個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對教學將要達成的結果的預期判斷,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教師只有對教材、學情、教學環境、實訓條件等諸多因素反復斟酌,在課前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挖掘資源,才能擬定適合的教學目標,對課堂生成目標可能性才能有足夠的預測。
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又不能根據預定的模式機械性地執行,各種非確定因素造成教學結果與預期目標會出現偏差,因為課堂是開放的、變化的、動態的。這就需要教師運用發散、創造性思維,在擬定一個教學目標時設想一下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會生成哪些新的目標。教師要善于把握課堂的這種“不確定性”,預設時為生成預留一些空間,掌握一定的留白技巧,既不脫離預設的教學目標,又能超越預設的教學目標,生成有度,實現預設目標與生成目標的和諧交融,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才會有生機與活力。
比如,在《汽車安全氣囊》教學中,討論到氣囊在挽救生命時起到關鍵作用時,不少學生卻七嘴八舌開始吐槽氣囊也會成為傷人利器,這不是教學目標里要達成的部分,聰明的教師卻允許這樣的“節外生枝”,隨機應變、順道而為,讓學生從各種束縛、定勢和依附中超脫出來,師生在教學中保持一種寬闊的思路,教師的教案和課堂之間形成一種特殊的彈性和張力,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原生態化。未曾預約的精彩生成讓課堂充滿發現的樂趣和創造的激情, 正常“出軌”,最終亦能達成共識。
(三)探索教學模式、挖掘教學方法,構建有效課堂
職業教育,廣泛采用理實一體化、任務驅動、項目化、小班模塊化教學,分層次教學、企業專家進課堂等教學模式也在我校多個專業中實施,從“對話中心的課堂”逐步向“任務中心的課堂”轉變已是大勢所趨。
職業教育推行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20多種。
目前中職學校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單一,講授、小組(合作、討論)、分組練習,這幾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其他教學方法,而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最常用的探究式教學、模擬教學、情景教學、游戲等實踐性教學方法的應用并未全面普及。在教學中使用哪種教學方法,或結合哪幾種教學方法一起使用,需要根據課程標準、學生情況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靈活運用。
推薦一節文化課優秀課例——語文課《我愛這土地》。在課堂中,教師主要采用了朗讀法和探究教學法,從學生聽讀到自讀,從松散無章自由自在的齊讀到富有悲憤情感色彩的整齊劃一的齊讀,從班級整體誦讀到分組合作齊讀,從朗讀到賞析,學生體驗到了詩歌的魅力,感受到了詩歌背后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迫和詩人悲憤難抑的心情,以及對這片土地的摯愛。
(四)建立清晰的、完善的、貼近企業行業標準的學生作品、學習過程評判指標
課堂少不了對學生作品等學習成果的展示,怎樣才能合理地、正確地去評價,需要有一些列包括技術標準、操作規范、工藝流程等指標去支撐。
分享汽車技術專業課《車輪拆裝與輪胎檢查》評分標準:
像汽車、電氣等工科類實訓課程,更要求嚴格做好這一點。可以參照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的規程、評分標準等制定實訓教學評價指標。只有這樣嚴格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真正做到跟市場接軌。
結束語:
課堂教學診改,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潛下心來,與教材、與學生、與同事、與自己、與理論、與技能展開深度對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做出改進,將引領百舸爭流帶動千帆競渡。面對挑戰、把握職教改革發展趨勢,積極探索、構建有效課堂,樹立追求精益求精的質量觀,也是每一個職教人應做的真命題。而在這個艱辛的課堂教學診改的道路上,惟有不忘初心,拿出一份勇氣,迸發一份豪情,敢問路在何方,必有路在腳下的一份欣喜和收獲。
廣東省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劉?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