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 歐陽媛
今年5月28日,南方區域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出具了首份結算依據,標志著首月結算試運行圓滿完成,市場競爭機制對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市場主體的激勵作用逐步顯現。
為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簡稱中發9 號文)落地落實,從2017 年開始,南方能源監管局勇于破除體制機制桎梏,持續深化轄內電力體制機制改革,陸續開啟調頻、調峰等多項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建設工作。圍繞建立健全電力行業“有法可依、政企分開、主體規范、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的市場體制,如今,覆蓋三省(區)的全國首個區域級調頻輔助服務市場高效運行,廣東和廣西、海南因地制宜分別打造了電力現貨市場下的調峰輔助服務補償機制和各自的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實現了部分輔助服務品種的市場化交易。南方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體制機制初步建立,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大力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和消納。
根據國家能源局《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文件要求,2017年,南方能源監管局組織建設南方(以廣東起步)調頻輔助服務市場,規劃市場范圍覆蓋廣東全省和廣西、海南境內以“點對網”方式向廣東送電的電廠。次年,南方(以廣東起步)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啟動結算試運行。期間,市場主體積極應用電儲能聯合調頻等新技術改善機組調節性能,顯著提高了電力系統快速調節能力,南方電網中東部主網頻率±0.1赫茲合格率連續兩年保持100%。廣東起步市場的安全穩定運行,為后續市場范圍和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南方區域電能資源在空間分布、電源類型、供需關系等方面存在高度互補,建立區域級的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對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意義深遠。為推動區域電力資源互聯互通、高效流動,2020年10月,南方能源監管局印發了《南方區域統一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方案》,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原則,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該方案明確市場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至南方五省(區):初期,市場機制覆蓋南方電網中東部主網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和云南異步電網;市場穩定運行后,擇機將貴州納入市場交易范圍。同年12 月28 日,南方區域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啟動試運行,成為全國首個區域級調頻輔助服務市場。
今年4 月1 日,南方區域調頻輔助服務市場開啟結算試運行。數據顯示,試運行期間,平均調頻需求和出清容量達1100 兆瓦以上,較廣東起步市場增加超過30%;中標機組數量突破100家,較廣東起步市場增長約25%;日均調頻里程約為22 至25萬兆瓦,較廣東起步市場增長約40%;月均市場費用規模約為1.05億元,較“兩個細則”實施期間擴大了8倍以上。
隨著市場“蛋糕”越做越大,多資源區和多類型機組之間實現充分競爭,南方區域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建立市場運營管理機制、開發技術支持系統,適應網省兩級多家調度機構協同參與的市場交易組織和調頻運行控制架構已建成,確保跨區域多品種市場銜接順暢。自今年啟動市場結算試運行以來,具備調頻資源的發電單元增加了40多個,整體市場氛圍十分活躍。一發電企業市場營銷負責人表示,在“兩個細則”框架下,每個月的AGC 補償約為23.5 萬元,參與區域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后,4月份的調頻輔助服務補償約為100萬元,收益擴大了4倍多。
在過去,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采用行政手段,“誰承擔誰受益”的輔助服務價值難以體現。電力企業參與調峰的積極性較低,特殊時期電源調峰能力嚴重不足。以廣西為例,2017 年,受負荷增長乏力,核電、火電大量投產等因素影響,當年廣西電網棄水電量達到50億千瓦時。同期,火電利用小時數已連續兩年創下歷史新低(2017 年2209 小時),燃煤發電企業普遍虧損嚴重,紛紛通過以熱爭電方式確保電量維持經營,電源調峰能力進一步惡化。

南方區域調頻市場示意圖
按照“中發9 號文”等文件要求,為提高企業提供電力輔助服務的積極性、增強電力系統調峰的靈活性,2017年開始,南方能源監管局堅持服務大局、市場化、因地制宜三項原則,結合區域電能供需特點,深入謀劃、分類推進南方三省(區)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建設。幾年來,南方能源監管局指導廣西、海南分別建設當地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并逐步開展模擬試運行、正式試運行、結算試運行等工作,指導廣東配合現貨交易試點完成深度調峰調用及補償機制建設工作。
2020年7月1日,廣西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海南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啟動結算試運行。試運行一年以來,廣西、海南電網運行安全穩定,市場激勵機制效果明顯,電網調峰能力進一步提升,有效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和消納。截至2021年6月,廣西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累計為清潔能源(核、光、風、生物質)消納騰出5.4 億千瓦時發電空間,有效避免棄水、棄風、棄光5億千瓦時;廣西平衡的燃煤電廠和核電廠100%參與市場,調峰機組從市場中累計收益2303萬元。在海南,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啟動結算試運行以來,累計為清潔能源騰出1.47億千瓦時的消納空間,相當于一座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的光伏電站一年的發電量。
去年8 月1 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啟動全月結算試運行。相應調峰機制對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具備較強適用性。具體而言,深度調峰采用“日前預安排+實時調用”的原則,調度機構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在運行日存在負荷備用容量不滿足備用要求或負荷平衡約束不滿足的時段時,相應啟動深度調峰機制。按照實時發電機組深度調峰調用情況,以15分鐘為間隔確定出清價格。今年5 月,包括159 家售電公司、2 家大用戶和85家發電企業在內的廣東發、用電市場主體全部參與了現貨市場。在5月電力供應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有序,充分檢驗了現有規則的有效性,以及市場面對不同邊界條件的適應性,為后續開展更長周期的現貨試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構建科學的市場體制機制,電能調度調用更加公平規范,調峰補償費用更加合理。據海南華能東方電廠負責人表示,自參與深度調峰市場以來,廠內積極組織培訓、研究深調報價策略,累計參與深調電量0.75 億千瓦時,深挖機組調峰最低至120兆瓦,電網未發生棄風棄光棄水現象,實現了清潔能源和火電發展的雙贏。
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下一步,南方能源監管局將深刻總結南方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改革的經驗和成果,不斷完善電力輔助服務交易體系。同時,結合“十四五”期間的電力供需形勢,謀劃新興市場主體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相應規則,研究制定多品種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與現貨電能量市場聯合運行的銜接機制,讓優勢資源流向效益高地,助力南方區域能源低碳轉型和區域協調發展,護航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