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偉
前不久,胃部稍感不適,懷疑是胃潰瘍,就給一個醫生朋友打電話咨詢。他要我去做一個碳14呼氣實驗,說是可以通過這種實驗檢測出胃內是否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他在電話里還說這種病菌是引起胃潰瘍、胃炎甚至胃癌的罪魁禍首。我心說,你可別嚇我!但還是不敢大意,很快就到醫院做了呼氣實驗。等了不到一個小時結果就出來了,果然是陽性!就有些緊張。醫生朋友笑著安慰我說:“這種細菌在普通人群里感染率很高,給你開些藥,很快就會好了。”
接下來,醫生朋友邊開處方邊像是給我普及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知識: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細菌,抗生素是必須用的,胃內是無氧環境,需要用抗厭氧菌的抗生素,甲硝唑就可以。單用一種抗生素還是殺不干凈的,需要再加上一種抗生素。又問我,對青霉素不過敏吧?我點頭。他說,那就阿莫西林吧,在胃酸環境下殺菌作用穩定。
我正要伸手去拿處方,朋友卻沒有停手的意思。繼續說,單用抗生素還是不夠的。你這已經有了胃潰瘍的癥狀,胃粘膜肯定有損傷,幽門螺旋桿菌正好也喜歡這種潰瘍的環境,所以無論是治療胃潰瘍,還是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都需要一種胃粘膜覆蓋劑,覆蓋在受損傷的胃粘膜上,治療效果才會好,給你開一個療程的果膠鉍。
我想這回應該可以了。醫生朋友卻說,還需要加上一種胃酸抑制劑。他說,胃酸本來是助消化用的,但分泌過多既可能腐蝕胃壁發生新的潰瘍,又會刺激胃壁上既有的潰瘍面,導致潰瘍面不容易愈合。還有,幽門螺旋桿菌也更喜歡酸性環境,所以治療期間必須抑制胃酸分泌,需要再加上奧美拉唑。
接著,醫生朋友又詳細告訴我這幾種藥的用法和注意事項。他最后說,這是當前醫界公認的治療胃潰瘍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四聯療法”,效果無庸置疑。
按照醫生朋友的“四聯療法”治療半個月后,胃部的不適感已經消失了。過了一個月再去醫院做碳14呼氣實驗,顯示幽門螺旋桿菌已經呈陰性了。
胃病算是治好了,我卻對“四聯療法”產生了興趣。我想,社會上存在的好多問題——特別是官員腐敗問題,頗似胃病,情況復雜,因果糾結,單從一個方面下手去解決,往往效果欠佳。何不借鑒一下治療胃病的“四聯療法”呢?
如果說幽門螺旋桿菌是腐敗分子,胃潰瘍或胃癌就是腐敗分子帶來的后果。如果不及時治療,后果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而反腐敗就是消滅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胃潰瘍,越早治療,損失就會越小。直接打擊懲處腐敗分子,就好比治療胃病用抗生素殺菌,單一的打擊手段容易,效果往往不好,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打擊手段。比如,紀律和法律并用、刑事處罰與經濟處罰并用等等。懲治腐敗的手段要多措并舉,核心是要打到腐敗分子的痛處。以權謀財的就讓他丟權又丟財,以財謀權的就讓他人財兩空,違反生活紀律以權謀色的就讓他丟人又丟面子。
單單是打擊懲處了腐敗分子還不夠,還需要修補好被腐敗分子侵蝕破壞的漏洞,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恢復良好的政治生態。這就好比治療胃病用的胃粘膜覆蓋劑,對受傷害的胃粘膜進行保護和修復。胃粘膜健康了,胃的消化機能才可能恢復正常。
消除了腐敗分子帶來的危害,不代表萬事大吉,還需要從根本上消除腐敗滋生的環境。這就需要從根源上找出腐敗產生的原因,消除容易誘發腐敗現象的因素,提前建立一道防止腐敗發生的屏障。這就好比胃病治療中使用的胃酸抑制劑,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幽門螺旋桿菌滋生的酸性環境。
除治療上的“四聯療法”,能及時發現胃病的“碳14檢測”也很重要。反腐敗當然也需要監督預警機制,才不至于總是“亡羊”了才去“補牢”。
應該說,比起胃病,腐敗產生的原因更為復雜,表現的形式更為多樣,治理的難度更為艱巨,但仍然不妨借鑒一下治療胃病的“四聯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