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利琴,陳平,吳春根,鄭偉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9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主要指椎間盤纖維環破裂,促使髓核組織突出,壓迫相鄰脊神經根所引起的下肢麻木、疼痛等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嚴重限制患者活動能力,降低生活質量[1]。塞來昔布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抗炎、鎮痛等作用,可有效減少炎性物質分泌,減輕患者疼痛[2]。甲鈷胺屬于內源性輔酶B12,可抑制鈣離子內流,阻斷異位放電,并增強神經細胞耐缺氧能力,降低神經損害[3]。但長期西藥治療不良反應較大,患者耐受性差,影響治療效果。正清風痛寧是由青風藤提煉而出的中藥制劑,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患者神經根壓迫,加快疾病康復[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正清風痛寧聯合塞來昔布及甲鈷胺治療LDH 對患者療效及安全性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就診于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的84 例LDH 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2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24 例;年齡(51.36±5.18)歲,年齡范圍42~67 歲;病變部位:13 例L3-4 段、18 例L4-5 段、11 例L5-S1 段;體質量指數(21.38±0.91)kg/m2,體質量指數范圍18~25 kg/m2。觀察組男19 例,女23 例;年齡(51.38±5.19)歲,年齡范圍43~68 歲;病變部位:14 例L3-4 段、18 例L4-5 段、10 例L5-S1 段;體質量指數(21.36±0.89)kg/m2,體質量指數范圍18~24 kg/m2。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西醫符合《實用骨科學》第2 版[5]中相關診斷,腰部反復疼痛,可伴隨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動時加重,休息時則減輕,腹壓升高時腰腿疼痛加重,腰椎明顯側彎或腰椎的生理弧度變直或消失,棘突間或椎體旁有壓痛或叩擊痛,X 線顯示腰腿有側彎或腰椎生理弧度變直或消失,腰椎椎間隙變窄,左右不等;經CT 等影像學確診;中醫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6]中相關診斷,癥見腰酸痛、腿膝乏力,臥則減輕,勞累更甚;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均為初次發作患者,病程3 個月內;癥狀較輕,休息后可自行緩解者;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患者及近親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手術治療患者;對本研究用藥過敏;伴隨嚴重心血管疾病;合并骨折或骨結核等病;存在精神障礙。
兩組均指導睡臥硬板床、佩戴腰圍、注意保暖等,并于治療1 周后,進行腰背肌功能訓練。
對照組采用塞來昔布膠囊(G.D.Searle LLC,注冊證號:H20140107,規格0.2 g)聯合甲鈷胺膠囊(江蘇德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78,規格:0.5 mg)治療,塞來昔布膠囊:初次口服400 mg/次,之后200 mg/次,1 次/d;甲鈷胺膠囊:口服0.5 mg/次,3 次/d。
觀察組加用正清風痛寧片(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61021288,規格:20 mg)治療,口服1 片/次,2 次/d。兩組均治療2 周。
(1)疼痛及腰椎功能:治療2 周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患者疼痛狀況,予以患者0~10 cm 刻度尺,對應0~10 分,患者自行判斷,得分高則疼痛強;采用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JOA)評價患者腰椎功能,包括主觀癥狀、日常活動、膀胱功能等方面,滿分29 分,得分高則腰椎功能恢復好。(2)細胞因子水平:治療2 周后,空腹抽取兩組患者5 mL 靜脈血,離心取得血清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前列腺素E2(PGE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5-羥色胺(5-HT)水平。(3)不良反應:失眠、過敏、惡心。
采用SPSS 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疼痛及腰椎功能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及腰椎功能對比(分,)
治療前,兩組細胞因子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PGE2、TNF-α 及5-HT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細胞因子水平對比()

表2 兩組細胞因子水平對比()
對照組出現3 例失眠、2 例過敏、2 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7/42);觀察組出現2 例失眠、3 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90%(5/4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89,P=0.533)。
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機械性壓迫及外力損傷等是誘發LDH 的主要因素,當神經根受壓迫后,促使腰脊旁肌功能損傷,并累及神經肌肉功能,引起疼痛等一系列癥狀,導致患者活動受限[7]。目前,臨床對于輕癥患者多予以藥物保守治療,塞來昔布聯合甲鈷胺是常用治療方案,前者可降低環氧化酶活性,阻止體內前列腺素生成,從而抑制炎癥介質分泌,減少炎癥對神經根刺激,降低患者疼痛[8]。甲鈷胺則可高濃度轉移至神經及細胞內,加快蛋白質、磷脂等物質合成,從而加快軸突再生及突觸傳導恢復,修復神經根脫髓鞘損傷,且利于阻斷疼痛傳導。但常規西藥治療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抑制效果欠佳,患者腰椎功能恢復較慢。
中醫認為,本病由風寒濕邪入侵,流注經脈,致使氣血瘀滯、脈絡不通,或慢性勞損、外傷閃撲,致使氣血運行不暢,瘀阻于經脈之中,而不通則痛,故臨床應以活血化瘀、舒經止痛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PGE2、TNF-α 及5-HT 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表明正清風痛寧聯合塞來昔布及甲鈷胺治療LDH 效果顯著,可降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減輕機體疼痛,加快腰椎功能恢復,且不良反應少。PGE2、TNF-α 及5-HT 是參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病情發展的重要因子,其中PGE2可放大腰腿疼痛癥狀,加快細胞外基質降解,加速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TNF-α 能加快炎癥分泌,誘導炎性細胞聚集,加重軟骨組織損傷;5-HT 廣泛存在于神經突觸中,可加快疼痛信號傳導[9-10]。本研究采用的正清風痛寧主要成分為青風藤,可祛風濕、通經絡、止痛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水腫消失。《本草匯言》曾記載:“青風藤散風寒濕痹之藥也,能舒筋活血,久服常大建奇功。”現代藥理研究顯示[11-12],青風堿可減少前列腺素分泌,加快T 淋巴細胞增殖,發揮抗炎消腫、增強免疫等多種作用;青藤堿還可對L 型鈣通道和酸敏感離子通道進行阻滯,抑制疼痛相關信號神經元激活,從而減輕神經病理性疼痛。正清風痛寧亦可通過降低細胞因子活力,阻斷炎癥放大反應,促進局部炎癥消退,減輕炎性損傷。
綜上所述,正清風痛寧聯合塞來昔布及甲鈷胺可促進LDH 患者局部炎癥消失,降低VAS 評分,加快腰椎功能恢復,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