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東 呂志強
黑龍江省,地處祖國東北邊疆,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素稱北國之肺,是全國的生態屏障,也是全國氣候的“晴陰表”。駐守在這里的黑龍江省森林消防總隊每一名指戰員都懂得,她的作用有多大,自己肩頭的使命就有多重。
進入春防以來,總隊黨委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新發展理念和森林防火指示精神,主動抬高政治站位,增強憂患意識,立足“一主兩輔”職能定位,聚焦防火滅火主業主責,緊前謀劃、真打實備、上下聯動,全力以赴打好春防主動仗,當好北疆生態安全定盤星和壓艙石。
形勢預判理清防火思路
“據氣象部門預測,東北林區雖然去冬今春降水量正常略多,但氣溫略高于常年,火險等級正常略高,春季防火形勢不容樂觀……”早在3月初,總隊就以黨委擴大會議的形式,組織召開議中心會議。
“從各地市層面看,近期大、小興安嶺、五大連池、張廣才嶺等重點火險區氣溫回升幅度大,積雪融化快;大興安嶺、黑河和伊春地區平均氣溫、5級風以上日數均多于往年。受農歷‘立春節氣提前影響,‘春脖子短,氣溫回升快、終霜期早,全省春防緊要期極有可能提前進入,延后結束。”
“全省連續多年未發生較大森林火災,可燃物載量連年疊加,加之計劃燒除不夠全面徹底,4、5月份集中復產復工,人員活動密集,防火形勢異常嚴峻。”在作戰指揮中心會議室內,總隊黨委委員們分別圍繞春防中心工作認真分析。
“對春防形勢分析,就是立足春防任務實際,查找短板不足,精準部署力量,細化應對措施,落實實戰編成,從而更好地破解滅火作戰這道‘方程式。”總隊領導介紹,今年全省春季森林火災高發期有許多不確定性,隊伍在防火滅火工作上面臨新的挑戰,壓力考驗前所未有,各級只有抬高站位認識,提升隊伍“三化”戰備水平,才能為實現“快速滅小火,有效防大火”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踏上新征程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背景特殊,政治要求高。總隊提早分析研判,超前謀劃部署,就是要科學理清防火思路,真正做到‘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指揮中心副主任張文龍說。
據了解,針對在春防形勢查找出的短板弱項,總隊全面完善總隊、支隊兩級滅火方案,并要求各級在“對標職能使命、防范風險隱患、推進人才建設、加強火災防控、提升制勝能力、構建信息渠道、跨區機動能力、規范聯動模式、深化轉型升級、完善綜合保障”十個方面聚焦用力,切實提高隊伍滅火制勝能力水平。
日前,由總隊黨委委員帶隊的防火督導組對基層一線單位春防工作進行突擊檢查,95%以上受檢單位均達到戰備要求。
靠前駐防形成網格化布控
前不久,黑龍江省森林消防總隊先后派出600余名指戰員,率先進駐省內大興安嶺地區、黑河、牡丹江3個轄區8處執勤點靠前駐防。同時,派出300名指戰員跨省進駐河北張家口2處執勤點靠前駐防。
“駐防點地處防火滅火最前沿,火險等級高、火災隱患大,一旦發生火情處置不及時就會有釀成火災的危險。”總隊領導說,由于森林防火任務屬性和特點規律,總隊每年在春秋兩防時期,都會與駐地林業主管部門主動溝通、協商確定,組織隊伍進駐執勤一線,實施關口前移、人員前出、裝備前置,確保一有火情能夠快速實現打早、打小、打了。
進入春季防火期以來,總隊黨委先后3次召開防火工作動員會、協調會、部署會,就防火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按照“重兵前置、全域覆蓋、多方聯動”的思路,向加強火災防控聚焦用力,針對全省重點火險區域特點,認真把牢“源頭、先期、綜合、精準”四個防控方向,突出抓好“戰場勘察、防火宣傳、形勢分析、靠前駐防、防火監督、攜裝巡護、可燃物清理和隔離帶開設”等工作,進一步健全風險防控網絡,構建風險防控體系。
為進一步抓牢防火工作主動權,總隊按照指揮、力量、裝備“三靠前”原則,科學規劃“三線三圈三隊”(一線部署快速處置、二線部署精干拳頭、三線部署重裝攻堅,劃分200公里快速處置圈、400公里就近支援圈、800公里戰役增援圈。三隊:按三個梯隊順序投入)力量部署,把滅火力量、指揮機構、主戰裝備向重點高危區域靠攏、向防滅火一線延伸。
“第一次執行跨省駐防任務,而且是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場防火安全護航,我們駐防的每一名指戰員都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國家隊,必須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備狀態。”總隊前指肖峰副總隊長介紹,為了盡快熟悉管護區情況,他們積極對接當地林草、應急等部門,協商聯防、聯訓、聯保等機制,提前對駐防區內地貌、道路、河流、植被進行戰場勘察,完善隔離帶防火設施,立足任務實際開展防火巡護和滅火技戰術訓練,保持全天候臨戰狀態,確保一旦有火情迅即反應、及時到位、速戰速決。
據了解,下步總隊還將前出600名指戰員進駐哈爾濱、伊春、牡丹江、黑河、大興安嶺地區5個轄區13處執勤點駐防,切實在全省重點林區和高危火險區構建起“保證重點、輻射周邊、相互策應、網狀覆蓋”的力量布控體系。
裝備實訓提升滅火技能
“指揮系統操作與使用、多功能手持紅外望遠鏡操作與使用、滅火作戰中常規裝備與戰法運用……”近日,總隊以視頻考核的方式,組織對各單位“裝備訓練月”檢查驗收,經考核所有單位全部達標。
為切實加強各類裝備在滅火作戰中的戰術運用,從而滿足隊伍遂行任務需要,總隊前不久在全隊伍組織開展“裝備訓練月”活動,旨在提高隊伍整體滅火技能水平。
“隊伍遂行以防火滅火為中心的多樣化應急救援任務,只有人裝結合達到最佳狀態,滅火作戰才能發揮出最大功效。”總隊領導深有感觸地談到,當前廣大指戰員普遍存在業務素質強弱不一、參差不齊的實際現狀,訓練的目的就是要破解他們在滅火作戰中的瓶頸難題,提高他們的整體實戰能力。
據悉,“裝備訓練月”重點圍繞機關訓練、分隊指揮員訓練、普通分隊訓練、特種救援大隊和快反分隊訓練、專業訓練5個專題32項內容展開,各種內容安排合理、緊貼實戰,既有業務理論教學,又有實踐練習,還有集中討論思考和心得啟示。
訓練中,為達到訓練效果,總隊堅持以“學研訓考評”為載體,嚴格按照夯實指揮理論、強化指揮技能、深化戰術理論、組織指揮演習的步驟,著力解決指戰員普遍存在的滅火組織指揮不規范、不科學等短板弱項,真正做到精準施策、同步聯動、有分有合、逐步提升。
同時,立足春防滅火任務實際,培訓還組織基指、前指人員開展以火情要素報告規范、指揮輔助決策系統操作、識圖用圖、戰術標圖、方案擬制等基礎內容訓練,打牢指揮員業務技能功底,為實現科學、精準、高效指揮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為強化訓練效果,他們堅持逢訓必考、逢學必考、邊訓邊考,逼著全體指戰員練就過硬的業務素質本領。“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不斷充電,才能淬火成鋼。”一名參訓人員深有感觸地說,這次訓練重在破難題、立標準,這不僅是一次提升能力、強化素質的專業訓練,更是一次對標對表、解決問題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