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成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對博物館的建設需求越來越高。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重要展現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功能。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博物館的消防安全建設存在極大的問題,一旦出現火災就會對博物館場館文物和人員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對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要強化對博物館的消防安全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消防安全防護方案,提升博物館消防安全防護能力。本文主要講述了博物館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整改措施,旨在進一步提升其消防安全防護水平,保障其安全。
關鍵詞:博物館;消防安全;對策
博物館是文物陳列和展覽的重要場所,其中的文化收藏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價值。作為公共場所,博物館每天的人流量都比較大,人員比較密集,一旦發生火災等問題,如果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很容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文物損失等。因此要對博物館的消防安全問題進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其薄弱環節,查找根源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方式,提升博物館的消防安全水平和防護能力,對其消防安全問題進行綜合性治理,最大限度上減少博物館的消防安全風險。
一、問題分析
(一)常見問題
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場所,博物館的建設面積比較大,對消防器材的需求數量和質量都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博物館采取外包的形式對消防器材進行維護和保養。但是由于外包公司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很多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不達標,導致對博物館消防器材的維護管理不規范,更加缺乏細致性管理,導致出現很多問題。如消防水帶接口沒有安裝橡膠圈導致漏水,為了達到博物館的觀賞性要求,隨之更改消防設施的安裝位置,對其遮擋、掩蓋等,不能在火災時便捷取用[1]。
(二)人員問題
博物館缺乏專業的消防人員,人為防護能力較低。很多博物館的消防人員都是非專業的人員,對專業化的知識及技能如消防設施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流程熟練,導致在出現火災時不能對其進行合理及時的應用。缺乏消防安全意識,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對工作人員進行消防演練。
(三)疏散應急問題
博物館作為文化收藏的重要場所,對于安全防護要求比較高,因此往往會把疏散通道進行封閉或者是安裝門禁系統,導致發生火災時人員不能通過疏散通道逃離火災現場。此外,在博物館內缺乏明確的疏散指示標識等。
(四)制度問題
博物館是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設有專業的安全保衛機構,并制定的完善的規章制度對博物館內安全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管理[2]。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缺乏精細化管理,不能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消防應急滅火預案、應急疏散預案等,責任劃分不明確,管理人員混亂,導致執行效果較差。博物館和外包企業在應急預案的人員分配上不一致,在執行和落實上出現很大出入。
二、治理對策
(一)強化維護管理
由于博物館主要采用外包的形式對館內的消防器材進行維護管理,因此要強化對外包企業的科學管理,強化監督管理,提升其日常維護和保養的效果。針對外包企業制定完善的監督機制,做好維保記錄,作為對維護效果評價的重要憑證。定期邀請專業的消防安全檢測機構開展全方位的檢測,形成檢測報告[3]。其中主要是針對博物館內的所有消防器材進行檢測,確保其性能的完好無損,還要注重對博物館的消防安全進行全面評估。
(二)加強專業培訓力度
注重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提升其職業技能,參加國家級的職業技能考試,不僅豐富其消防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提升實踐業務能力,持證上崗。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對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開展相關的業務培訓,舉辦消防專題講座等;編制各種類型的消防安全知識手冊,對消防安全進行普及。
(三)強化日常巡邏力度
博物館建筑面積比較大,消防設備數量比較多,因此博物館相關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對其進行定期防火巡邏,確保消防器材處于安全正常的應用狀態。特別是要注重對室內外消火栓、消防泵房等開展細致化檢查,定期測試水壓等[4]。此外,由于博物館內的電氣設備比較多,持續性應用中容易出現火災隱患,因此要加強對電氣設備運行狀態的安全巡邏,防止在電氣設備周圍出現易燃物質,對電線進行絕緣處理,保持電氣設備的良好通風散熱。
(四)開展消防安全演練
博物館內部門眾多,不同的部門職責不同,其消防責任也不同。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合理的消防安全演練,并制定針對性的滅火應急預案;其次,要加強和社區消防部門的聯動合作,每年定期要求消防部門開展面向所有部門的消防安全演練指導,積極鼓勵所有人員進行參與,了解應急滅火流程,掌握基本的防火滅火知識。
(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博物館消防安全治理和防護效率的重要保障。對博物館內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進行重新處理,找出其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結合不同不能的崗位特點和消防需求,分別制定多樣化的消防安全應急處理預案。和負責消防設備維保工作的外包公司進行工作對接,保障雙方在應急預案制定、人員分配等方面保持一致性。對不同的消防安全責任進行明確劃分,落實到每個部門和人員身上。此外,還要注重加強對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相關文件的規范性和標準性管理,嚴格按照《建筑消防設施的維修管理》(GB 25201-2010)的規定標準對各種文件和文書進行規范性管理。例如《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記錄表》《防火巡邏記錄表》等,完善消防檔案臺賬,并實現集中管理和存儲,進行備案,方便查詢[5]。
(六)強化消防工作保障
1.完善組織建設。博物館管理人員要結合實際的消防安全管理需求,成立專門的消防安全組織機構,并要求博物館的主要負責人進行領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開展和實施。對組織機構內的部門和人員的消防安全責任進行明確劃分,注重彼此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分工協作,提升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和水平。
2.保障工作開展的針對性和指向性。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嚴格的規范化的防火巡邏檢查,并針對檢查出的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深度分析,制定針對性的整改方案,并對整改過程進行跟蹤監管,要求相關責任部門按期完成消防安全整改工作[6]。實現對消防安全管理的細致化管理,明確責任劃分,對整改的狀態進行實時跟蹤監督,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促進博物館消防安全整改工作的高水平完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的逐漸發展,對其消防安全建設越來越重視。博物館作為文物展示和收藏的重要環節,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價值,因此強化對博物館的消防安全防護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博物館消防安全防護工作還存在很多薄弱的環節,非常不利于博物館的消防安全管理。因此要強化治理措施的研究,注重對外包企業的維護管理,強化對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注重日常消防安全巡邏,開展積極的消防安全演練,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強化消防工作保障等。
參考文獻:
[1]楊雪.博物館安全管理制度體系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5):134-135.
[2]楊天培,濮騫忠,朱德昌.博物館消防安全問題及防火對策[J].勞動保護,2020(3):73-75.
[3]張文宇.試論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3):122-124.
[4]曲亞樓.淺談博物館現代消防設備的維護與管理[J].今日消防,2020,5(1):56-57.
[5]劉巍.博物館的防火措施及安全管理研究[J].才智,2019(35):249.
[6]連興.淺談博物館消防安全工作[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