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要:消防安全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規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其目的就是為了有效預防火災,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在面對突發火災時,人們可以采取科學的方法,及時有效地應對。在消防保障的工作中,消防產品是直接決定滅火和救援效果的專業性用品和設備,可以說是直接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當下市場假冒偽劣消防產品層出不窮,使消防工作和消費市場都陷入風險之中。本文針對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質量和檢驗等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存在的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進行重點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整頓建議和意見,確保消防產品質量達標。
關鍵詞: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生命財產安全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對城市化建設的投入也是有目共睹,這樣一來建筑和人口居住密集度也大幅度增加。與此同時政府和有關部門更是加大了對消防安全工作的宣傳、整治,使得百姓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強,火災發生率逐年下降,消防市場也是更加安全、綠色。但目前還是有一些不法商販,為了一己私利銷售具有較大安全隱患的消防設施和器材配置。消防產品是否完整好用可直接影響社會單位抵御火災隱患的能力和消防救援隊伍搶險救援的效能。因此,有關部門要從生產源頭嚴抓消防產品質量,對其生產、銷售、流通等環節制定系統化的監管機制,針對假冒偽劣產品,除要銷毀沒收外,還要對相關制造銷售人員嚴厲制裁,確保消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一、假冒偽劣消防產品存在的原因
消防產品是指專門用于火災預防、滅火救援等相關產品。通常在市面上可以見到的如消防車、滅火器、各種滅火設備等均屬于消防產品。從近些年的監管抽查結果看,許多消防產品存在不合格的現象,例如,滅火器滅火劑含量不足、消防水槍接口尺寸均較標準要求低等[1]。分析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存在的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不良企業、商家只顧追求利益
一些生產企業為了追求消防工程中標,一些經營廠商低價競銷,惡意競爭,施工中不顧質量,以次充好,將大量劣質消防產品投入工程建設,造成工程質量隱患,嚴重危害公共安全。一些不良商家為牟取經濟利益降低生產成本,忽視社會公共利益,偷工減料生產假冒偽劣的消防產品,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日常監督中能夠發現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許多消防產品質量低劣,穩定性差,與檢測產品質量差別很大,尤其是防火門、疏散指示標志、灑水噴頭、消火栓等,質量問題更為突出。另外,大量的室內消火栓、接口、水槍的材料多為雜鋁合金制成,用光譜儀測試其金屬材質含量,銅、鋁等金屬元素含量較低,其抗跌落、耐腐蝕、密封性能和水壓強度等很難符合規定要求。
(二)非專業使用者鑒別能力不足且存在僥幸心理
消防產品通常都是在有火災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在不使用的情況下很難通過外觀和材質來判斷消防產品的質量是否合格,非專業人士一般很難通過肉眼來區分好壞[2]。而且有些用戶消防安全意識不足存在僥幸心理,往往會選購價格低廉的產品來應付檢查,順利通過消防驗收。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中,很多商家紛紛以打價格戰為名,以假亂真賣給用戶,這些用戶也就不會太在意這些買回去的消防產品是否真的可以使用到火災救援中,這也給那些不良的商戶可乘之機。
(三)相關部門對消防產品的監管不到位
國家機構改革后,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合并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生產、流通領域的消防產品監管,消防救援機構負責使用領域的消防產品監督,分別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開展監督管理工作,這種管理模式是一種串行管理模式,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管合力。在實際的工作中,消防救援機構在使用領域對消防產品進行監管,并將發現的違法行為抄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從表面看對消防產品的監管建立了全鏈條的閉環管理模式,但從深層次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涉及所有產品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的監管,先天上決定其很難將消防產品作為工作重點,難以始終一貫關注消防產品問題,分段監管變成了各管一攤。除此之外,監管責任不明確、監管職能沖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部門之間的有效配合,最終造成管理工作很難以適應經濟社會建設需求,并且由于缺乏統一的產品監督機構進行消防產品的監督和管理,降低了監管效率,阻礙消防產品監管工作的進步。
二、消除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方案
(一)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及使用者的培訓
要徹底解決消防產品制假、售假、用假等諸多問題,必須從思想源頭抓起,提高社會普遍關注消防產品在火災預防、滅火救援、避難逃生中的重要作用,開展常態化、制度化的消防產品宣傳。加強與新聞媒體的配合,借助“3·15”“11·9”等重大節日契機,多渠道播報有關政策法規和消防產品常識,增強有關單位的消防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意識,提高社會單位和人民群眾甄別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能力,正確引導使用者自覺選用合格的消防產品。適時公布消防產品監督抽查、執法檢查和查處結果信息,做好有關消防產品質量問題的跟蹤報道工作,切實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形成強大的輿論監督聲勢,營造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濃厚氛圍。
(二)加強和改進消防產品監管工作
首先,充分發揮消防安全委員會平臺“指揮棒”作用,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聯合執法、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等協作機制,定期通報消防產品違法行為,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監督執法的連續性,以解決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的問題。其次,加大對使用領域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力度,將消防產品監督執法與“雙隨機、一公開”系統相結合,制定監督抽查計劃,選取合格率低的消防產品,定期開展消防產品的監督抽查工作,充分運用消防產品現場檢查判定的手段,針對常見的不合格項,有針對性地開展檢查,對檢查中存在問題的堅決依法整治。最后,要建立健全對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處理機制,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理力度,對生產、銷售不合格消防產品的單位納入失信“黑名單”,對符合刑事立案標準的,要及時將案件移交當地公安等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明確監管單位的工作責任
消防產品的質量關系到每個人的公共消防安全,要做好徹消除劣質產品,必須各個部門協作配合,共同完成,在這里筆者有幾點建議:第一,要修改完善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法律法規,明晰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的法律責任,利用法律手段維護消防產品市場監管工作的穩定,為提升消防產品的監管責任制度奠定良好的條件。第二,要求各個部門相互配合,要在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帶領下,消防、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密切協作,各盡其職,共同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3]。第三,統一監管標準,結合工作制定操作性強的執法規程,使各部門職責進行有機結合,明確辦案中現場檢查判定文書的法律效力,規范查辦案件的工作程序,形成有效的閉環管理。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介紹、存在的原因和改善的建議展開討論,筆者思考了幾點建議供相關人士作為參考。消防產品是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防線,也是各類企業單位安全發展的重要保障,抵制假冒偽劣消防產品需要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關注。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利國利民,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從自身出發,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才可以從根本上打擊這種行為,共同維護消防產品的質量,讓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肖曉.讓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無處藏身[J].中國消防,2017(6):28-31.
[2]劉海洋,周偉江.目前消防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J].科學技術創新,2017(26):86-87.
[3]浦天龍,徐長青,魯杰,等.消防產品假冒偽劣成因及對策分析[J].商,2016(1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