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潔
摘? ? 要:隨著我國經濟和技術水平的迅速發展,林業發展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應全面研究種植技術和造林方法,以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介紹了林業種植技術的種類,并提出了相關的處理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育苗;造林方法;綜合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8-0110-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3.1;S725? ? ? ?文獻標志碼: B
林業工作對林業的總體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早期林業技術和造林方法存在許多缺陷,無法滿足當前的發展需要,并對全球林業覆蓋率的增長產生較大的影響。
1? ?林業發展及林業育苗技術
18世紀,德國一場林業復興引發了林業技術的出現。因此,歐洲是林業科學第一個來源。19世紀末“模型化”中,林業科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有許多專業知識,包括林業保護、林業建設和林業管理都來源于這一時期。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結合林業領域積累的科學經驗和知識,進一步發展林業科學并提高林業科學水平研究。林業科學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育苗是重新造林的基礎,改良育苗技術在整個林業工程和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環境逐漸退化,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植樹得到重視,植樹造林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造林活動中采用先進的造林方法,可提高林業質量,保持生態平衡,從而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1]。
1.1? ?種子處理技術
種子過濾是林業育苗中確保種子質量的基本做法,采用多種方法,如種子選擇、濕度選擇、通風條件等,確保種子質量。選擇種子時,要從種子中除去病原體和寄生蟲卵,避免種子出苗后出現病蟲害,影響植物的生存能力和生產力。種子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紅外輻射,土壤是確保種子生長良好的重要因素。播種苗圃的框架,可以用化學藥劑消毒,以減少寄生蟲的發病率。技術人員必須在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的情況下進行土壤消毒,將種子與藥物混合,并創造有利于土壤生長的環境。同時,技術人員將不同品種的植物組合,從而有效提高生產。通常采用浸種方式來加速種子萌發,但種子因水溫和時間而變化。例如,一些較厚種皮的種子需要延長并調整浸種時間。
種子萌發技術是有效提高種子生存能力的主要手段。種子發芽方法主要包括溫水浸沒法和熱水浸沒法。將種子浸沒在溫水或熱水中,用熱水或溫水清洗,以提高種子質量,熱水主要用于種子浸沒和發芽。裝滿含水和種子的容器,容器中水分和種子的比例保持在2∶1。打蠟是另一種種子發芽方法,特別適用于表面含有油和蠟的種子。該方法包括將種子浸入溶液,一段時間后提取蠟并用水洗以促進種子萌發。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苗圃的許多發芽方法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利用率較高的容器不易分解,在全世界林業育苗技術領域中,容器的種類較少,林業育苗技術中容器較為發達的國家是采用無紡布容器的法國,但由于我國林業行情和國情影響,不能將這種容器進行推廣。
1.2? ?幼苗管理技術
應加強苗圃管理,以提高苗圃的出苗率。良好的環境對于幼苗發展很重要。如果有條件,技術人員還應給幼苗增加營養物質,以促進其健康生長。苗期管理主要包括定期施肥和灌溉。同時,為了提高苗木質量,應在生長和發展過程中定期修剪,并應迅速剪斷不健康的枝葉,以避免主要枝葉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植物包裝需科學,適當的包裝必須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此外,營養介質的制備應考慮到生長特性。植物肥料應根據包裝規格、播種期、土壤養分生產,復合肥料是常用的輔助肥料。在施用肥料時,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控制施肥量,以避免冬季的影響,確保植物健康生長。
1.3? ?苗圃的選擇
必須正確選擇苗圃,以確保苗木的良好發育。培養相對平坦的地形,有利于排水,苗圃土壤應選擇輕質土壤、沙質土壤,如果是沙質黏土,應立即改進,以滿足苗圃的需要。此外,培育苗圃的選擇必須在很大程度上由種植園決定。例如山區的苗圃需要土地平坦,上層土壤厚、濕,才能抵擋風蝕,并有一定的耐風性。一旦確定苗圃,就必須根據苗圃的特性和任務劃分苗圃范圍。苗圃生產區可分為播種區、培養區和無性繁殖區,適當的排水系統和必要的灌溉區有助于苗圃發展。
1.4? ?合理整地與選種
為了提高林業部門育苗生產的效率和育苗質量,必須進行合理的土地使用規劃和改良。該方法包括合理選擇和培養品種,過濾質量差的種子,選擇質量好的種子,提高種子發芽率,為種子生長提供良好條件。
1.5? ?催芽與播種
這一環節在林業種植過程中非常重要。紅霉素應該提前浸沒,以提高發芽率,溫水即可,否則將影響發芽率和植物播種速度,預計在2—3月間播種,采用合理的播種方法,以確保種子的良好生長。
2? ?加強林業育苗技術運用的相關策略
2.1? ?選種
可以從3個方面加強對種苗的篩查:第一,浸種。許多樹木的種子必須事先澆水,即選擇顏色鮮艷的種子,用溫水浸泡,直到種子完全浸入水中。需要注意的是,種皮較厚的種子需要較高的水溫。第二,除油和去蠟。將種子浸泡在溫水和堿性物質中,用手或布完全浸泡,除去表面的油和蠟。第三,加速幼苗生長。主要指休眠時間較長的種子萌發,如銀杏,使其盡快成熟和發芽。
2.2? ?播種方法及土壤厚度的掌握
我國有3種播種方式,分別是點播、撒播和條播。按需求播種適用于播種小顆粒尺寸種子,應在大顆粒直徑的基礎上播種,根據種植面積和種子特征選擇適當的種植方式,還必須了解種植的土壤厚度,以避免在深度耕作后出現短缺問題。撒播方式適用于小種子或移栽樹種;條播方式適用于中小型樹種;點播方式主要適用于大多數直徑和粒徑較大的樹種,最常見的用于樹木具體種植作業,主管人員應根據具體的種子形態和大小選擇合適的種植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樹種的成活率。植樹時,應根據實際氣候和樹木生長需要,加強土壤管理方式,例如,在干燥和多雨天氣,考慮灌溉次數,以確保種植樹種的土壤環境,以及樹種后期發芽率及成活率。林業工作者可以根據各自的種植環境和條件選擇合適的播種方式。
3? ?林業造林方法綜合措施
3.1? ?擇優培植便于育苗成活
種子育苗由于受到氣候、寄生蟲和蟲害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種子存活率難以控制。土壤可以提高種子的可持續性,也就是擇優培植。首先,要選擇良好的苗木。其次,做好移植苗木的準備,防止苗木出現因天氣等因素死亡的情況。最后,加強林業管理,定期澆水施肥,讓苗木健康生長,做好病蟲害防治。在種子養護階段,工作人員應及時清除種植區雜草,以有效解決雜草與種子間的營養競爭,幫助種子更好地生長。
3.2? ?分殖造林降低資源損耗
與植樹造林方法一樣,分殖種植的植物生存率較高,主要是通過種植植物的樹枝和根進行發展,這是植樹造林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第一是分殖,工作人員要對幼苗進行層層審查和篩選,選擇親本苗木,保證苗木的優良基因。第二植樹造林方法通常適用于養分豐富的土壤中,例如松樹和楊樹等。第三選擇適合造林地塊和可以改良的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重新造林技術相對簡單,只要土壤具有足夠的營養、多孔和濕潤條件,就可減少資源損耗。
3.3? ?春、秋兩季進行插條造林
春季和秋季適合種植樹木,主要是春季的空氣濕度合適,適合萬物。秋季和冬季適合樹木再生,首先根據樹木的生長、植樹造林的面積確定;其次澆灌樹木以確保樹木的濕度;最后選擇并處理樹木,樹干直徑最好選擇約2 cm,切割長度約35 cm,當水完全滲入土壤時,留下3 cm,并覆蓋土壤,確保土壤覆蓋層的濕度和厚度,以促進樹木健康生長。
3.4? ?防治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是苗木成活率的重要依據。結合苗木種類和天氣變化,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通過各種防治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加強苗木生長期的田間管理,如定期記錄苗木生長習性,生成客觀數據,加強造林和技術創新,積極與行業內人士合作,改進育苗和造林技術,通過引進先進技術,發展我國的可持續造林技術。
3.5? ?采用林業設計手法,確定整體結構
為了獲得最佳造林方法,必須通過林業體系對林業部門和造林的大致情況進行總結。初步規劃由苗木以及樹木的年齡結構決定。選擇適宜的距離,分析樹種,選擇生態互補植物,保證植物緩慢增長,耐光、耐陰,葉常綠,根深,使樹木進行有效生長。
3.6? ?完善林業育苗與造林建設體制
在引進和規范傳統造林技術時,要有更加統一、科學的管理體系活動響應政府有關政策,加強宣傳推廣,不斷創新和改造技術,提高林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定期培訓,顯著提高林業工作效率。
4? ?結束語
隨著林業的快速發展,林業播種造林方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要非常重視育苗技術,合理運用造林方法,促進林業更好地發展,充分發揮種子育苗技術,加強林業管理,改進造林方法和措施,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張熙.現代林業育苗技術的重點和造林技術解析[J].農家參謀,2020(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