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珺 龔琪 李能早 張榮磊
摘? ? 要:我國種子管理制度改革以后,縣級種子管理部門停止全部生產經營的行為,且各種子經營銷售企業及個體人員加入種子生產經營過程中,促使縣級種子經營銷售網點迅速增多。這一情況雖然可以改善縣級種子的經營情況,便于廣大農民購買種子,但是由于上市的品種較多、更新速度較快,而部分種子沒有經過管理部門的審核就直接推廣銷售,致使種子市場日益散、亂、差。并且,由于部分種子的質量不合格,給農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縣級種子管理部門作為基層管理組織機構,直接面向縣級內的農民及生產,想要充分解決當前種子市場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加強種子備案制度,保證農業的生產安全性。基于此,主要研究了種子備案制度在縣級種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種子管理;縣級;備案制度;重要性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8-013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4.6? ? ? ?文獻標志碼: A
1? ?縣級種子市場的現狀
1.1? ?經營人員數量多,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縣級逐漸成為種子經營的終端市場,且近幾年種子經營銷售企業及人員的數量逐漸增多,這些增加的經營企業中存在諸多不合格的單位[1]。與此同時,縣級種子經營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經營人員普遍農業素養較低,不了解所銷售種子的特點及栽培要點,更無法指導農民正確、科學用種。
1.2? ?經營人員法律意識淡薄
我國《種子法》中的內容對種子經營行為作出了規范,明確經營人員需要建立經營銷售檔案,并實時記錄種子銷售的各個環節。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種子經營人員常存在缺少經營檔案或資料不完整、不規范等現象。縣級種子市場存在經營假劣種子、未審先推農作物種子、銷售的種子涂改標簽、標簽內容不符合規定等違法行為[2]。
1.3? ?經營品種較多
縣級種子市場的競爭較激烈,經營人員為了彰顯自身的實力及優勢,常在利益的驅使下引進新品種,再將這些新品種以較高的價格銷售給農民。但是,由于經營人員本身對種子的了解不足,常出現種子經營雜、亂的情況。并且,縣級種子市場常存在種子銷售不規范、價格虛高等問題,不利于農民采購。
1.4? ?網上備案意識不強
因為沒有對法律法規進行正確的理解,且理解的深度不足,致使法治意識淡薄,有很多種子生產和經營人員認為在網上進行備案是走形式,其自身備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主要表現為:種子經營人員不能在規定的時間進行備案,只是重視對種子的宣傳與銷售工作,種子的生產企業或委托商更是沒有依照規定在播種前實施備案處理,一般都是播種后才將備案資料上傳。
2? ?種子備案制度的作用
種子備案制度,實際就是向主管部門報告事情并存檔記錄,便于日后進行考察。種子備案的主要辦理人員就是種子經營人員,而受理者則是縣級相關部門[3]。種子經營人員進行種子備案,需要積極對當地種子管理部門報告自身的經營資質及種子信息,并自覺接受監督、管理,明確自身的責任及權利,有效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
種子經營人員通過種子備案制度,還能擴大自身在種子市場所占的份額,并積極推出優良種子。并且,種子備案制度還能幫助種子管理部門對種子市場的經營銷售資質進行審核,充分掌握當地種子經營狀況,有效保證種子的質量及安全,有助于農民采購高質量、價格合理的種子進行播種,無形中推動了我國農業的長久發展。
3? ?對種子備案制度的完善策略
3.1? ?加大種子經營備案培訓力度
加大對種子經營人員的培訓力度,促使種子經營人員懂得運用計算機備案及操作手機。針對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個體經營商,可以直接到銷售門店提供服務,助力其完善備案,實施跟蹤與隨訪。另外,還需要提升種子管理人員培訓的力度,促使每個管理人員都可以較為熟練地掌握有關知識與備案操作,熟悉業務知識,建立高素質種子管理隊伍。種子管理備案的管理工作人員需要有較強的責任心。
與此同時,需要全面了解種子相關知識,熟練掌握種子品種審定、退出、引種、標簽及種子許可等有關知識內容與法律法規,需要跟進相關知識的學習,提升從業人員工作素質。
3.2? ?完善種子經營備案申請制度
由于種子備案屬于種子行政部門的管理內容,其行政許可主要是依法許可權的機關單位、準許單位或個體合法經營種子銷售活動[4]。種子經營人員在向縣級種子管理部門提交備案申請后,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員需要及時審核、處理,對于合格的給予備案書,資料不全及不符合標準的申請人,則需當場告之需要補辦的材料等。
3.3? ?完善種子經營備案等級制度
縣級種子市場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專營及委托代銷兩種類型。縣級種子管理部門想要掌握更多種子經營信息進行市場監督,就需要規定種子經營單位每年前往管理部門備案登記[5]。縣級種子管理部門通過強化該區域內的種子經營資格審查,可以嚴格審查種子經營人員是否符合要求,資料、手續是否齊全,從而保證種子經營市場的秩序規范,并維護合法經營者及農民的權益,大幅度減少種子質量問題。
農作物種子隸屬于一般類別的禁止性與限制性商品,需要獲得種子經營許可人員的經營許可證。但是,下述3種狀況除外,分別是種子經營許可的范圍內設定出的分支型結構;有經營許可證或書面委托的經營人員,可以對種子進行代銷;專項的經營,不需要進行分裝類的種子。
這3種狀況雖然可以不辦理種子經營許可證,但需要實施備案處理,在辦理或對營業執照變更之后,需要在15 d之內在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進行備案。
3.4? ?完善種子品種備案登記
由于當前縣級種子市場秩序較差,種子管理部門需要對其展開深入研究,并根據研究結果完善種子備案登記制度。縣級種子管理部門需要對該地區經營種子的品種進行備案登記,并為經營人員的銷售品種建立檔案,同時要求經營人員主動進行種子品種備案登記。種子管理部門通過對填寫的種子品種審定、適合種子等信息進行研究后,針對備案登記不合格、不真實的種子立即停止銷售并退貨。并且,對于沒有經過審核就引進銷售的種子,需要責令經營人員立即停止經營,充分保證上市經營種子的合法性,杜絕低質量的種子進入市場,從根本上保證種子的質量[6]。
農作物的種子經營備案隸屬于種子行政許可范疇之內,該種行政許可作為由依法而得到的行政許可權機關。依照法人、公民及其他合法性社會組織達到一定的標準與需求,按照特定條件,提出具體申請,在履行程序之后可以開展運營。
種子經營備案程序:首先,需要種子經營管理人員向本級種子管理機關提供出申請,而后管理機關可以進行審查和受理,給予經營管理人員備案書。針對材料不全的,可以將實情告知申請人員,將有關材料補齊。其次,種子經營人員需要攜帶種子經營備案書進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與部門實施備案[7]。
3.5? ?完善種子實物留樣備案
基層種子管理部門需要依照經營人員建立起針對性的種子經營數據檔案,在銷售種子的過程中,需要對種子進行抽樣,對種子的實物進行備案。種子的實物留樣備案需要由種子管理站中檢驗工作人員及種子經營企業或單位一同參與,將所抽取的樣品進行一分為二的處理,要求雙方代表一同進行見證和簽字。將樣品封裝好后,需要將兩個樣本各自存放于種子管理站及經營的企業單位,封存種子樣品需要得到妥善保管,直到種子種植乃至收獲之后。
種子經營人員對種子進行備案時,需要報告種子信息及經營資質,使自身接受管理和監督,明確自己的權利和責任,對自身利益進行維護。對種子的實物進行備案,主要是希望在出現種子質量糾紛問題時可以提供依據,規避坑農害農問題出現[8]。
4? ?結束語
縣級種子管理部門需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優化種子備案制度相關內容,并將種子備案工作深入經營單位資質中,通過審核縣級經營種子的質量及品種,掌握該地區的種子市場基本狀況,并對種子市場進行全過程監督管理。并且,縣級種子管理部門通過引進種子合法經營權,適當發布種子區域的技術、信息、資源等,可以吸引更多合法企業開展種子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格種子進入市場的可能,降低種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保證縣級種子市場穩定發展,充分保證農民的生產利益。
參考文獻:
[ 1 ] 張健.縣級種子管理中的種子備案制度[J].種子科技,2020,38(12):31-32.
[ 2 ] 黃桂蓉.淺談種子備案制度在縣級種子管理中的重要性[J].農家致富顧問,2017(2):51.
[ 3 ] 吳秋華,陶冬妍,王茹玉.種子備案制度在縣級種子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國農業信息,2015(7):116.
[ 4 ] 胡亞琴.對農作物種子備案制度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2(8):397,400.
[ 5 ] 周迎春.對思茅區農作物種子經營備案制度的思考[J].云南農業,2017(9):87-88.
[ 6 ] 鐘鋒.淺談朝陽市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執行情況和存在問題及建議[J].現代農業,2017(9):49-50.
[ 7 ] 張祝明,唐莘.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實踐探討[J].作物研究,2018,32(5):437-438,444.
[ 8 ] 潘錫梅.種子檢疫中的登記備案制度[J].植物檢疫,2017,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