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 ? 要: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意義重大,優質種子是產品高產、高效的前提。首先分析了我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建設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指出我國目前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存在著審定不規范、監管難度大、技術提升難等問題,進而指出要想進一步提升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必須積極引進新品種、狠抓源頭、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以期促進我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雜交水稻;種子;基地建設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8-011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4.6? ? ? ?文獻標志碼: A
優良品種是農產品高產的前提,要進一步提升產品產量和質量,必須重視種子的生產。
隨著《種子法》的頒布實施,我國種子市場開始與國際接軌,國內對種子基地的生產要求逐漸提高,國內種業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種子生產基地要抓住這一機遇,利用有利條件促進我國種子生產基地的發展,使我國種子生產基地向著更加穩定和完善的方向發展。
1? ?生產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1.1? ?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指導思想
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培養種植適宜當地氣候、土壤、水源情況的品種,充分發揮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另外,種子生產應盡量向規模化發展,鼓勵種子生產大戶間合并或合作,逐漸形成規模化產業,這樣更有利于規模化種植,能更好地實現機械化和現代化生產。
1.2? ?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基本原則
雜交水稻種子基地建設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要利用產業鏈優勢,充分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資源合理配置,盡量用最低成本實現種子生產的高產優質。
第二,對雜交水稻種子生產進行合理布局,這主要表現在品種布局和區域布局兩方面。品種布局,要利用不同品種特點進行組合種植,并盡量降低生產成本,進行同類型品種的集中種植;區域布局,同一品種種植應至少選兩個以上的區域,這規避了自然風險對于區域品種的影響。
第三,種子生產應遵循市場規律,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生產種植,切忌生產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第四,種子生產過程中要通過科學技術提升種子存活率及質量,并在此過程中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種子的高產高效栽培,進而提升種植企業的經濟效益[1]。
2? ?生產基地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雜交水稻品種審定不規范
我國雜交水稻種子品種審定主要有國家審定和省級審定兩種,其中審定不規范主要指省級審定。國家審定的標準由國家統一制定,較為嚴格,不會出現太大偏差。而省級審定由各省自行決定,因各省的區域條件及氣候條件存在差異,品種審定時有較大的靈活空間。大部分種業企業幾乎都與種子管理站有較為密切的聯系,種子管理站在審定時通常會出現審定不嚴格的情況,導致品種審定不規范,市面上出現了諸多雜亂的品種,造成雜交水稻市場混亂,許多質量較差的品種充當優質品種售賣,嚴重阻礙了優質品種的發展及水稻品種質量的提升[2]。
2.2? ?雜交水稻種業質量監管難度大
我國雜交水稻種子經營市場較為開放,使得眾多企業及個體經營戶進入雜交水稻市場,避免了雜交水稻種子經營壟斷局面。個體戶及企業的不斷增加,使得雜交水稻種子市場呈現小而多的狀態,相關機構在進行監管時難度較大,由此也導致雜交水稻種子市場越來越混亂[3]。
2.3? ?質量監管機構重市場監督抽檢,輕產前、產中質量監控
目前,市場上質量管理大多通過抽檢方式進行,無法對種子進行全面的檢查,很容易造成漏檢,導致不合格品種流入市場。如果抽檢時碰到不合格品種,一般采取補救措施,或直接將此批種子丟棄,造成嚴重的浪費。
另外,監管機構不重視產前及產中質量監管,在進行檢查時通常敷衍了事,并沒有嚴格執行檢查要求,無法保證種子質量,給種子市場造成了不良影響。
2.4? ?技術人員不足,技術創新難度大
我國種業實施改革后,很多技術人員不再從事技術工作,大多開始進行管理工作,導致種業公司呈現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的狀態。企業在引進技術人員時難度較大,而培養年輕技術人員也需要時間和精力,從而導致企業技術落后,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技術把關,產品質量堪憂。原有計劃經濟下的技術總結和交流也不復存在,市場經濟下的技術競爭較為激烈,很多企業技術都屬于保密內容,導致各企業技術落后,無法汲取其他公司的經驗,質量也越來越差[4]。
2.5? ?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管理體制分散
目前,我國種子種植通常以家庭為單位,是典型的家庭承包管理體制,土地使用權和種子的產權都歸農民所有。但是,農民缺少種子生產許可證,而有種子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卻沒有種子產權。當種子質量受到天氣或其他因素影響較大時,農戶一般會留下優質的種子,而將質量較差的種子交給企業,這就導致企業承擔了大部分風險,使種子企業生產更加不穩定。
3? ?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發展對策
3.1? ?積極引進新品種,滿足市場需求
新品種的引進和生產需要以市場為導向,市場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就種植生產什么樣的品種。企業要了解市場行情,掌握一手市場信息,并及時了解農戶種植情況。對于品種組合及比較受歡迎的種類,要盡快購買生產;對于看準的新品種,要盡快安排生產并面市。另外,當前市場勢必向高品質方向發展,企業要盡快引進高產優質的精細品種加以生產,并通過品種組合不斷提高品種質量,從而進一步迎合市場,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幫助企業及個體經營戶增產、增收[5]。
3.2? ?狠抓源頭,提高質量
種子質量關乎種子行業的發展前景,要嚴抓種子質量,必須從源頭引起重視。種子源頭也就是親本純度,親本純度高的種子質量也高。
因此,在選擇種子時要選擇純度較高、配合力較好的品種,另外選擇品種時要考慮到當地的地勢、水源、氣候及土壤等各方面條件,選擇與之適應的種子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因地制宜,培育出高質量、高產量的品種。
種植種子時還要選擇合適的季節,運用相關技術手段提升種子的存活率及產量,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從而使種子種植企業及經營戶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6]。
3.3? ?完善基地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的好壞對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的發展意義重大,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幫助種子抵御自然災害,更好地提高種子的存活率。如果基礎設施不完善,一旦遇到極端天氣及自然災害,種子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基地會面臨減產等后果,會造成一系列問題,比如生產成本增加、農戶收益變差、種子無法正常銷售等,給種子基地建設帶來較大的風險和負擔。近些年來,各級部門加大對種子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這也使種子基地建設有所提高,但仍需進一步提升其抵抗各項自然災害的能力[7]。
3.4? ?培養高素質科技人才,加大科技投入
我國傳統的種子基地生產基本依靠人工進行,作業效率較低,且人工成本高,并不符合當前的發展趨勢。因此,要進一步加快種子基地的信息網絡建設,運用科學技術提升種子生產的高產優質,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另外,要進一步培育高素質技術人才,加快科研開發,提高機械化設備水平,輔助種子基地的建設。人才引進計劃是目前種子基地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要進一步制定符合高科技人才的薪酬福利制度,從而吸引并留住人才。對于替代體力勞動的小型機械設備,要加快研發步伐[8]。
3.5? ?完善雜交水稻種子產前、產中質量監管
我國市場監管采用抽檢的方式進行,這就導致很多不合格品種流入市場,故而要加強種子的產前和產中監管,保證種子質量合格。但目前我國產前、產中監管還缺乏制度規范,要使產前、產中監管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完善相關制度,并由專家制訂嚴格的監管標準及流程,使監管過程更加合理規范,以此真正落實產前、產中的監管,進而提升品種質量。
4? ?結論
雜交水稻種子基地建設必須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基地種子種植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及人為因素,結合市場及成本情況,選擇性價比高的品種組合。另外要加快高產優質品種研發,通過技術人才的引進,提升基地信息化建設水平,從而實現種子基地的良好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陳曉亮.淺談新形勢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發展的對策[J].種子科技,2018,36(2):49-51.
[ 2 ] 王曉明,章魁濤,霍建明.新形勢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發展的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8(20):58.
[ 3 ] 鐘家富.新形勢下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技推廣,2013(1):126.
[ 4 ] 李向嶺,李欣,李樹君,等.建寧縣建設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路徑的探討[J].中國種業,2015(8):12-14.
[ 5 ] 帥國元.雜交水稻種子產業化基地建設探討[C].科技部,2011.
[ 6 ] 賴仁仲.黃坊鄉水稻制種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7(2):53-57.
[ 7 ] 李開平.淺談新形勢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發展的對策[J].種子,2002(5):93-95.
[ 8 ] 劉付仁.國家級(綏寧)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發展的對策[J].中國種業,2015(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