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舟
托尼·納達爾第一次朝3歲的侄子扔球時,就知道侄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他說:“當我將網球扔向拉菲爾時,他跑前來接,而不是等著球飛過去。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將球扔給一個小男孩,對方會站在原地等,但我侄子主動伸手去接。我認為這很特別。”
托尼曾經是西班牙的一名頂級業余網球運動員,參加過全國錦標賽,退役后在家鄉馬略卡島的馬納科爾網球俱樂部當教練,指導幾百個孩子學習網球。
事實證明托尼很有眼光。35歲的納達爾如今已經成為網球運動歷史上最成功的運動員之一,但他本人經常說,如果沒有“托尼叔叔”教導,自己很可能永遠無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納達爾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與叔叔的教導密不可分。
馬納科爾是一座典型的馬略卡村莊,托尼工作的俱樂部和這座地中海島上的其他網球俱樂部沒有太多區別。今年2月份剛滿60歲的托尼說,當納達爾和其他幾個孩子加入馬納科爾俱樂部時,他才30歲出頭。
訓練中,托尼以極其嚴厲的方式對待納達爾,“我對拉菲爾要求很高,因為我非常關心他。”據納達爾的母親安娜·瑪利亞回憶,納達爾經常流著淚回家,卻不愿透露自己為何難過。
有一次,納達爾告訴母親,托尼叫他“媽寶男”,這令瑪利亞非常憤怒,甚至想與托尼當面對質。但納達爾勸說母親不要小題大做,保持冷靜,以免“讓事情變得更糟”。
納達爾在自傳中寫道,托尼經常沖他大喊大叫,試圖嚇唬他。每當球場上只有叔侄二人時,他都特別緊張。如果納達爾在訓練時走神,托尼就會扔球砸他。訓練結束后其他孩子各自回家,但托尼卻要求納達爾把所有網球撿回來,然后打掃球場。如果納達爾忘記帶水瓶,那么他就不能喝水,必須頂著酷熱的天氣訓練。
托尼說:“我相信如果一名運動員足夠強大,就能夠應對這項工作的強度。我無法理解其他生活方式。這就是為什么我對納達爾的要求如此嚴格,我知道他應付得來。”
1997年,納達爾在西班牙U12青少年賽事中奪冠,但托尼再次展現了他嚴厲的一面。在一場小型慶祝聚會上,托尼說出了25名曾經奪得U12青少年賽事冠軍的選手名字,那是他冒充記者致電西班牙網球協會拿到的信息。在這些選手當中,只有5人成了職業網球運動員。托尼告誡納達爾,年少奪冠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在職業生涯中成功。
幾年后,14歲的納達爾前往南非參加了一項賽事,賽后興高采烈地回家。他很享受體驗不同的文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還贏得了冠軍。為了歡迎納達爾回家,他的干媽組織聚會,制作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慶祝,同時放松”。
納達爾沒有看到那張橫幅,因為托尼把橫幅從墻上撕了下來,還阻止他參加聚會,命令他次日上午9點鐘參加訓練。托尼說:“從整個職業生涯來看,網球運動員在那個年齡段獲得的任何榮譽都不是很重要。我想讓他知道那只是一小步,如果他想繼續進步,就必須堅持努力訓練。”
納達爾的父親塞巴斯蒂安是托尼的哥哥,他有時擔心托尼對待納達爾太嚴厲了,瑪利亞也有類似的憂慮。除了納達爾的父母之外,還有其他人可能對托尼的訓練方式提出質疑。不過,按照托尼的說法,他只想激勵侄子發揮出全部潛力,“我對他確實嚴厲,但并不苛刻。這是為了讓他變得更堅強”。
塞巴斯蒂安和瑪利亞都明白,為了讓兒子成為一名職業網球運動員,他們應當信任托尼。納達爾14歲那年,本有機會前往巴塞羅那接受網球訓練,但被父母拒絕了。年少的納達爾也很清楚,他和叔叔托尼之間的合作關系非常特別,因此不愿去巴塞羅那。
納達爾在2011年出版的自傳中透露:“我不想離開家鄉,也很高興當初沒有那么做。雖然托尼經常讓我緊張,但我知道他能幫助我建立偉大的職業生涯,因為從長遠來看,他那樣令人惱火的決定都是正確的。”

托尼叔叔(右)為納達爾站腳助威。
納達爾在球場上如同西班牙斗牛士般作風頑強,從不輕易言敗,但鮮為人知的是他從小就怕黑,喜歡開著燈或電視機睡覺,遇到暴雨天氣時還會用枕頭捂住耳朵,害怕聽到雷聲。納達爾的父母認為,托尼幫助他養成了一種堅韌的性格。
托尼說:“我是一位教練,更關心如何塑造和增強拉菲爾的性格,而不是提升技術。他逐漸適應了在高強度的競爭環境下打球,不愿意在我面前表現出任何軟弱的跡象。”另外,托尼分析納達爾的錯誤,培養他面對壓力和臨場解決問題的能力,被納達爾形容為“我童年時無所不知的魔術師”。
托尼說:“我培養了他對網球運動的熱情,教他保持專注,永不放棄,提醒他要不斷進步。當然,我之所以這樣要求他,是因為我知道他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
托尼經常半開玩笑地說,他執教納達爾有兩項優勢:“首先,我是他叔叔,解雇一個親戚比解雇任何其他人都難。其次,我還是工資最低的網球教練。”
這對叔侄合作了很多年,直到2017年,托尼不想再跟著納達爾到世界各地打比賽,決定不再擔任他的主教練。如今,托尼負責打理納達爾在馬略卡島的青訓營,位置離馬納科爾網球俱樂部很近。在那座青訓營,托尼試圖通過基于家庭價值觀的指導和教育,培養下一代網球明星。
托尼和納達爾仍然經常聯系,也會觀看納達爾的一些比賽,但他不再參與納達爾的訓練。托尼說:“如果我們回到過去我和拉菲爾第一次打網球的時候,有人告訴我他能拿到20或21座大滿貫冠軍獎杯,我肯定會說這不可能。但現在他幾乎每年都能在大滿貫賽事中奪冠,沒有人覺得驚訝。我們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通過努力和犧牲,這個來自馬納科爾的普通小孩已經實現了童年時為自己設定的許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