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撰文指出,遼寧省教育廳今天制發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明確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十要求”明確,教師必須精準布置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重復性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45分鐘;初中學生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60分鐘。嚴禁教師在微信群、QQ群等布置家庭作業。
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教育教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十要求”提出,學校必須“零起點”教學,嚴禁敷衍教學、超綱超進度教學,嚴禁強制或暗示學生訂閱教輔材料等行為;學校必須合理確定考試難度,嚴禁公布學生考試排名;學校必須控制作業總量,嚴禁挪用擠占自習課時間。
“十要求”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校內外學習時間,加強自我管理,主動獨立完成作業,不敷衍、不抄襲;嚴格控制好居家上網時間,自覺保護視力,最大限度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鼓勵學生每天堅持校外體育活動。校外體育活動將納入家庭作業任務。
“十要求”特別強調,各地要嚴格控制各類社會事務“進校園”,切實減輕教師負擔。不得安排教師到與教育教學無關場所開展專項工作,不得要求教師重復填報同類表格數據等,保障教師批改作業時間。
山東:青島出臺中小學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孫軍撰文指出,青島市教育局印發《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指標體系適用于本區域各類公辦、民辦中小學、幼兒園,旨在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人才成長觀,引領學校規范辦學行為,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
據悉,該評價指標體系針對不同主體、不同學段和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類設計,分別制定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初中、小學、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6個評價指標體系,每個指標體系分為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3個一級指標,若干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各指標體系適用于相應層次的各類學校。
據介紹,該評價指標體系將作為今后對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辦學質量督導、評價和監測的主要依據,作為中小學(幼兒園)對高質量發展情況開展自我評價、自我診斷、自我改進和內部督導的主要依據。青島市、區(市)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將按照分級負責、分類指導的原則,對所轄中小學(幼兒園)全面開展高質量發展的督導評估。
安徽:合肥從小學低年級逐步推廣每天一節體育課
王志鵬撰文指出,合肥提出嘗試從小學低年級逐步推廣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試點探索體育教師走教等舉措。
據《合肥市2020年中小學體育工作年度報告》,合肥將通過規范辦學行為專項檢查等多種方式督促各中小學開齊開足體育課,確保小學一至二年級體育課每周4課時,義務教育其他年級每周3課時,普通高中每周2課時。
此外,合肥還將通過積極開展大課間、社團活動,注重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落實每天體育活動1小時要求,努力使得每名學生掌握兩項運動技能、發展運動專長。
在著力完善體育場地、設備設施方面,除了把田徑場、球類場地、體質測試室、體育器材室、衛生保健室、舞蹈教室、風雨操場或室內體育館等列為必配建設內容外,合肥還提出把室內游泳池或游泳館等作為選配內容,滿足個性化辦學需要。
福建:福州中小學教師家訪計入工作量
黃星撰文指出,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局連續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通知》《福州市中小學家訪工作管理規定》,將家訪情況計入工作量。
原則上,每學年班主任家訪不低于二分之一的學生家庭,該班科任教師對剩余約二分之一的學生家庭進行家訪。家訪情況將納入班主任、年段長等級考評和校長、教師年度績效考評的范疇,計入教師工作量;納入學校領導班子考核和教育督導、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等考核評價范疇,作為學校、教師評先評優工作的參考依據。
此外,福州明確,全市各小學一至二年級一律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初中各年級不超過1.5小時,原則上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組織一次統一考試,其他年級組織不超過兩次統一考試。各校不得組織針對學生假期學習情況的各類檢查考試,不硬性要求每名學生在假期全面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鼓勵采取“基礎作業+彈性作業”的模式分層布置作業。
(以上信息選自《中國教育報》,
并對原文有編輯改動。)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