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勉、袁汝婷、白田田、周楠撰文指出,追夢不停的袁隆平,一直有顆年輕的心,80歲時他稱自己是“80后”,90歲時又稱自己是“90后”。而他對年輕人,更有著真心的喜愛和熱切的期盼——喜愛年輕人的朝氣蓬勃,盼望年輕人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不久,袁隆平就從各處爭取獎學金和留學名額,將一大批青年送到國外深造。從1987年開始,他把自己獲得的各種獎金捐出,設立“農業科技獎勵基金”,鼓勵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農業,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兩件往事特別能體現袁隆平對年輕人的鼓勵和愛護。
2004年,29歲的舒服研究生畢業后進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他原本和女友憧憬著第二年元旦舉行婚禮。
結果當年11月安排科研任務時,袁隆平點名要帶舒服去海南三亞,有人提醒不知情的袁隆平,小舒馬上就要結婚了。
袁院士爽快地說:“結婚?提前啊!我來主婚。”最終,袁隆平不但兌現了自己主婚的諾言,還帶了全家出席舒服的婚禮。
“據說袁老師的名字就估值上千億,可在實際生活中,他就是一個喜歡和年輕人打成一片的和藹老人。”1984年出生的吳俊,如今是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他回憶,“幾年前的一天,袁老師看到我長胖了,就對我說:‘小吳,我有一件襯衫買大了,你穿應該正好合適,拿去穿吧!就這樣,我得到了袁老師贈送的襯衫,到現在都還在穿。”
2019年9月,在語文新教材中,納入了《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一文。當時,袁隆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語重心長地說,只有把課本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書本知識很重要。我是搞水稻研究的,但是書本里面長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長得出水稻,要實踐!”袁隆平用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叮囑孩子們和年輕科研工作者們,一定要手眼結合、注重實踐。
也是那一年的9月16日,在湖南農業大學的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袁隆平在現場勉勵數千名“00后”既要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要為理想而努力奮斗。他在向年輕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秘訣時說:“我對成功的體會是八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您覺得自己跟青年一代研究力量有什么不同?”2020年11月3日,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記者曾這樣問袁隆平。
一向樂觀幽默的老爺子直言自己可以“比拼”年輕人:“沒有什么不同,關鍵是我腦瓜子沒有‘糊。我是‘90后。”
說到這里,袁隆平還現場背起九九乘法表,“九九八十一,哈哈哈,八八六十四,哈哈哈……”采訪氣氛一下被這個“寶藏”老爺子帶得歡快熱烈。
“您想對年輕人說些什么?”記者又問。
袁隆平說道:“希望他們為國家、為社會多做貢獻。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靠這些年輕人。”
聽到了嗎?這就是袁隆平對年輕人最大的期盼。
——據《新華每日電訊》
防沉迷系統,真能管住孩子嗎?
彭訓文撰文指出,今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正式施行,開啟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新篇章。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各主要視頻、直播、游戲等網絡平臺紛紛升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優化“青少年模式”內容池。6月1日前,所有上線運營的游戲須全部接入國家層面的實名驗證系統。專家表示,應盡快建立統一的防沉迷標準,以行業合力防治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各盡其責,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小學生作業管理如何破題
杜京虹、易鑫撰文指出,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作業管理要對各學段作業明確要求,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初中階段作業不超綱,高中階段作業不越界,讓學校的責任回歸學校,讓家庭的責任回歸家庭,共同引導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業。
中小學生作業管理問題關乎孩子睡眠質量、體質健康。教育部將重點指導各地做好學生作業管理等八方面工作。其中提到,要著力強化學生作業管理。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要切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將作業設計納入校本教研,鼓勵布置分層次、彈性、個性化作業,注重設計探究性、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據《中國教育報》
(以上信息選自有關媒體,
并對原文有編輯改動。)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