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丁
剛接手一個新班沒多久,科任老師就向我反映,小L課堂上無精打采的,提醒多次,仍趴在桌子上。得知這個情況后,我第一時間把小L請到了我的辦公室。一開始我沒有講問題,而是根據平時的觀察,表揚了小L的優點,然后和他聊一些生活方面的話題,最后才切入到學習。
當問到他為什么上課趴在桌子上時,他支支吾吾的,說晚上失眠,所以白天昏昏欲睡,問他是否去看過醫生,他低著頭不說話。為了緩和氣氛,我轉移了話題,讓他先回教室。
為了弄清楚小L失眠的原因,我撥通了小L媽媽的電話,把我所了解的情況告訴她。媽媽毫不吃驚,說這種情況已經很久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沒有去看醫生。媽媽猜測是因為小L初三時經常玩手機,飲食作息不規律導致的,慢慢調整作息就會好。
聽到這,我心里感慨: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覺得稀松平常,父母也太大意了。我繼續問:“平時你和孩子的關系怎么樣?”提到這個話題,媽媽開始滔滔不絕,大意就是小L不聽話,不孝順,不能批評,脾氣倔,經常給她臉色看。我問:“你知道原因嗎?”媽媽說:“可能和初三籃球特招有關系。當時孩子特別喜歡打籃球,但是由于身高有限,特招的希望比較渺茫,我們不希望他走這條路,吵了很多次,每次都不歡而散,最后還是順從了孩子的要求。特招失敗后,孩子的話越來越少,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基本上不和我們說話。”
掛斷了電話,我反復回想我們的對話,分析小L失眠可能和籃球特招有關,如果把這個結解開了,小L和家長的關系、失眠問題可能都會迎刃而解。
當天下晚自習后,我把小L請到我的辦公室。一開始,小L非常不自然,我拉著小L,問他:“你討厭老師嗎?”他說:“不討厭。以前在初中課堂睡覺被班主任發現了都會挨批評,但是,你沒有批評我,我能感覺到你是真心想幫助我。”我繼續問:“你相信老師嗎?”他看著我,不說話。我說:“你如果相信老師,就可以把心中所有的不愉快、困惑都告訴老師。”他呆呆地看著我,有點猶豫。我繼續說:“老師真的很想幫助你,老師知道失眠有多痛苦,老師可以保證,絕對不對外人說。”此時,他說了一句:“沒用的,你幫不了我,我的父母是不可能同意的。”看小L有點動搖,我繼續說:“你要相信老師,老師說的話你的父母會聽的。”說到這里,小L終于忍不住了,他從初三開始說起,說自己初三下學期成績很好,特別喜歡打籃球,也如愿以償加入了校籃球隊。因為經常跟著校隊訓練,成績有所下滑,他也意識到了問題,更加用功學習。但是,父母看到他的成績下滑,便不讓他打籃球了,他就天天想著這件事,晚上開始失眠。最后,他和父母協商,如果中考順利考上普高,就繼續打籃球,否則就放棄。后來,他沒考上普高,上了中職,不能再碰籃球了,他的心里很難受,晚上就睡不著。
“病因”找到了,接下來就是“開藥”。
我首先擁抱了小L,明確告訴他:“老師去和你的父母協商,首先讓他們允許你看打球,在校期間根據課表合理安排打球次數。”他點了點頭。我又撥通了小L媽媽的電話,把了解的情況簡單告知,希望家長能來一趟學校。父母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答應第二天就過來。
第二天一早,小L的父母如期來到我的辦公室,我把從小L處了解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小L的父母,此時,媽媽已經哭成一個淚人,爸爸的淚水在眼眶打轉。我安慰了他們,并告訴他們,讓小L每周四下午和同學打兩個小時球,其他時間學習,父母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慢慢地,小L和父母的關系有了很大改善,失眠的情況也有好轉,各方面也都有進步。
作為班主任,我們需要保持一顆充滿愛與責任的心,善于傾聽,用心呵護,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其溝通,找到現象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呵護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責任編輯??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