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按照中共成都市委部署要求,成都市政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中心環節,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努力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廣泛匯聚團結奮斗的力量,助力“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突出政治引領,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堅持以新思想武裝頭腦。始終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推行“第一議題”制度,及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續增強“四個意識”、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續通過專家輔導、主題講座、專題培訓等方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強化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統一戰線、人民政協歷史學習,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不斷增強同心同德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思想自覺和實踐力量。
毫不動搖加強黨的領導。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和重大政治責任,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將市委對政協工作的部署要求項目化、路徑化,主動落實到開展履職活動、健全制度機制、加強隊伍建設等各方面各環節,確保全市政協系統始終在市委的領導下主動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更好發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主動肩負實現黨對人民政協領導的重大政治責任,始終把講政治、講信念、講規矩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在全市政協系統貫徹到位、落實到位。加強對黨員委員的教育管理,引導黨員委員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中共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主動在委員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履職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完善多層次學習教育體系。堅持以黨組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探索建立“線上+線下”和“理論學習、務虛交流、調研視察、總結提升”一體化等學習機制,著力構建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協商交流為特色、以自我提高為主旨、以增進認同為目標的學思踐悟平臺,運用好市政協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委員學習論壇等方式,圍繞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等,常態化開展研討交流,不斷增進委員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促進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上共同進步、行動上步調一致。
堅持雙向發力,匯聚團結奮斗智慧力量
拓展融合履職路徑。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融入政協履職全過程和各方面,探索推行調研行前專項學習、協商會議互動交流等機制,實現建言成果、思想收獲相融相通。在圍繞中心工作協商建言中凝聚共識,緊扣成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實施、“兩區一城”協同發展、成德眉資同城化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協商建言活動,集眾智為市委科學決策提供理論參考和智力支持。在協力改革發展決策實施中凝聚共識,緊緊圍繞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唱好“雙城記”、服務新格局、建好示范區、辦好大運會“四件大事”等,靈活開展專題協商、調研視察、民主監督等履職活動,聚合力助推市委決策部署更好落地落實。在履職為民增進群眾福祉中凝聚共識,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鄉村振興、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社區治理、公共衛生等,深入調研視察、實地了解社情、充分反映民意、提交民生提案,幫助解決群眾身邊的憂心事、煩心事、操心事,真正架起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厚植民意和社會基礎。
創新凝聚共識載體。創新舉辦“在蓉港澳臺僑大學生城市互動體驗營”,搭建港澳臺僑青少年參訪考察的交流互動平臺,吸引港澳臺僑青少年認識成都、擁抱成都,幫助在蓉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求職就業,引導港澳臺僑新生代以成都為窗口深化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發揮委員社會知名度大、關注度高且貼近群眾的優勢,探索創新“委員會客廳”等平臺載體,讓有影響力的人去引領人、感染人、帶動人,放大凝聚共識的效果。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畫展,以書畫藝術形式重溫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傳承弘揚“紅船精神”,鼓舞社會各界講好成都故事、傳揚大運理念。
壯大團結合作力量。充分發揮團結各方、聯系各界的橋梁紐帶作用,強化與市級各民主黨派的聯絡協調、溝通交流,積極為其履職服務搭平臺、建機制,加強同市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有關社會團體、有關行業協會的聯系,加強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團結聯誼,暢通意見訴求表達渠道,有針對性地做好團結引導、協調關系、解疑釋惑的工作。支持香港委員通過征集香港市民簽名、向聯合國致函等實際行動擁護香港國安立法,舉辦港澳委員暨港澳臺海外代表人士培訓班,充分發揮港澳委員“雙重積極作用”。大力開展對外友好交流交往,拓展中韓日三國委員(議員)圍棋交流活動成果,推進與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韓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工作交流常態化,加強與駐蓉領事館的溝通聯系,宣傳成都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的各項決策部署,助推經貿、文化領域對外合作。
強化要素保障,更好發揮“三個重要”作用
健全增進共識工作機制。堅持和完善情況通報制度,強化市政協專門委員會與市級相關部門對口聯系、工作協作和雙向通報情況,緊扣年度協商議題、改革發展穩定重大事項和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溝通、互通情況,及時解疑釋惑,增進理解認同,促進問題有效解決。完善談心談話制度,建立完善政協黨組成員同參加政協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經常性聯系和與黨外委員談心談話制度,寓思想政治引領于團結民主中,注重通過傾聽心聲、交換看法、溝通思想、解疑釋惑,促進合作共事。健全政協對外交流機制,大力培育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資源,引導委員積極在國際社會和對外交往中發聲,大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政協制度,宣傳成都改革開放成就和發展機遇。
延展匯聚共識工作鏈條。構建“橫向協同、縱向聯動”工作鏈條,有效發揮政協聯系廣泛和橋梁紐帶作用,邀請全國、省、市、區(市)縣政協委員,聯動市、區(市)縣兩級政協,經常性開展協同履職,更好發揮政協系統整體優勢,在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增進團結中廣泛凝聚人心、集聚智慧、匯聚力量。加強和委員的溝通聯系,持續推動專門委員會聯系界別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探索運用定期走訪、結對聯系、民情互動等機制,構建形成兩級政協千名委員聯系萬名界別群眾的共識傳播鏈條,著力把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傳遞下去,把社會各界智慧力量凝聚起來。
筑牢傳播共識宣傳陣地。把新媒體作為宣傳政策、凝聚共識的重要突破口,提升政協宣傳工作的品牌效應,與新浪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建立常態化聯系合作機制,通過微博話題、“隨手拍”微視頻、委員“帶貨”等新方式宣傳,著眼面向社會凝聚共識,讓新思想新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將成都持續探索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表達傳遞到社會各界。加強凝聚共識工作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引導,營造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各抒已見、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良好氛圍,不斷鞏固政協輿論宣傳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