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華
摘要: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前沿陣地,推進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確保基層糧食購銷企業領導班子廉潔從政,是確保基層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通過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的分析和總結,提出了新時期推進基層國有糧企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應著力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監督管理實效。
關鍵詞:基層國有糧企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實踐思考
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是中央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重大部署,近年來,大中型國有企業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方面做得相對規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部分基層國有企業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相對還沒有那么規范。糧食部門是目前少數擁有基層國有企業的部門之一,近年來,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腐敗案時有發生,加強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迫在眉睫。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糧食系統現有國有糧食購銷企業3家,近年來通州區發改委對推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作了一些探索,為提升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規范化、常態化和科學化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通州國有糧企廉政防控機制建設的實踐
(一)注重“三個加強”,健全工作機制
1. 加強組織領導
通州區發改委高度重視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將其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與發展和改革等重點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實現發展和改革工作與廉潔從政同頻共振。注重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后總結,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干部職工依法合規經營自覺性,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努力把反腐倡廉工作打造成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健康發展的銅墻鐵壁。
2. 加強“一崗雙責”
組織開展專項督察,堅持定期通報情況,委機關黨委、委紀委每年都與下屬各單位“一把手”簽訂“一崗雙責”責任狀,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努力以身作則,率先查找廉政風險、制定防控措施。尤其在上級巡察工作組對下屬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巡察以后,對照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不僅要求限時整改,還要拿出防范類似問題出現的措施,確保不再發生類似違規違紀問題。
3. 加強監督檢查
凡是對委機關督查檢查,都要包括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在內,做到同標準、同要求、同檢查。在此基礎上,廣泛聽取企業干部職工意見和建議,拿出行之有效的監督檢查辦法,及時糾正執行過程中的落差、偏差和反差現象,重點圍繞人、財、物等關鍵崗位和領域,嚴格檢查廉政風險防控制度落實和執行情況。
(二)注重“三個突出”,夯實防控基礎
1. 突出制度建設,完善防控體系
大力加強制度建設,堅持將制度建設貫穿于反腐倡廉建設的全過程,著力構建科學的管控體系,夯實廉政風險防控基礎。重點對重大項目建設中的相關制度進行規范: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由企業邀請3家以上資質單位進行競爭性談判,區發改委招投標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并到場監督;投資總額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由企業自主發布招標公告,組織招標或競爭性談判,區發改委招投標領導小組派員到場監督與指導;投資總額100萬元以上的工程項目,必須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招標公告并交易。
2. 突出預防為主,全面排查風險
(1)開展風險點排查。以企業領導干部為重點,率先排查風險點,委機關黨委、紀委定期派員參加企業的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礎上,進行民主評議黨員。(2)開展風險評估。通過個人排查、內部辨析和專家研討等方式,對收集的各專業風險進行識別。對主要風險點進行橫向和縱向歸納整合,將違規違紀風險、崗位風險、負面輿情風險作為廉政風險防控三大重點類別;堅持自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著力排查風險源。每家企業、每名員工,對照崗位職責,理順業務流程,找準關鍵環節,填報廉政風險收集表,全面排查廉政風險。同時,依托內部監督、效能監察、信訪輿情、案件查辦、專項治理等開展專項檢查,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制訂措施加以整改和防范;堅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項結合,著力排查風險項。(3)開展重點排查。深入排查工程建設領域、公車使用、公務接待、企業管理等重點事項存在的風險。每年底,都要組織各級機關黨委、財務審計、人事以及辦公室等科室人員,并邀請具有審計資格的第三方,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審計,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向委黨委、紀委反映,同時拿出切實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平時,遇到重大項目建設、人事變動等,委紀委都要隨時跟進,全程參與監督檢查,確保公開、公正、透明,把風險降到最低點。
3. 突出科學管理,強化預警防控
加強對財務、項目等重點板塊的精細化管理,優化再造核心業務流程,將財務成本、設備采購、資產管理、項目計劃等企業管理流程集成在一個平臺上,建立流程化運作環境,隨時掌握企業人、財、物各方面情況,強化崗位管控,最大限度地防范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
(三)注重“三個機制”,確保防控實效
1. 推行廉政文化機制,營造風險防控氣氛
不斷總結廉政文化的深刻內涵和規律,從文化的高度和廣度,來研究和解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最大限度地運用廉政文化營造廉政風險防控氣氛。通過在教育、制度、監督各個環節中增加廉政文化含量,將廉政認識變為廉政意識,將廉政意識變為廉政制度,將廉政制度變為廉政機制,將廉政機制變為廉政行為,構筑以“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思想為核心的企業廉政文化體系。
2. 實行廉政教育機制,增強風險防控理念
著重培育廉政風險教育機制,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服務民生,創先爭優”“扛紅旗,爭標兵”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和作風建設,把廉政風險管理理念落實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堅持教育為先,增強風險意識。以警示教育、崗位教育為重點,把廉政風險教育貫穿于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始終。平時,委機關開展各類廉政教育活動,都及時通知企業負責人及有關人員一起參加,一起接受教育,有關廉政教育的書報,能及時分發到企業。組織開展學習《廉政準則》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等內容的反腐倡廉專題教育活動,采取領導干部講廉政黨課、觀看廉政影視劇、案例警示教育、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種形式,提升教育效果,強化防控理念。
3. 執行廉政考評機制,增強風險防控實效
把開展廉政風險預警防控工作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懲防腐敗體系建設年度考核,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始終,不斷推動風險防控常態化,對排查廉政風險點不及時、不全面的,進行通報批評,并督促整改;對沒有及時制訂預警防范措施或者預警防范措施不力、導致違規違紀行為屢屢發生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同時,在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年終綜合目標考核中,實行廉政建設一票否決,確保防控實效。
二、推進基層國有糧企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的思考
目前,由于體制、機制等原因,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防控機制建設還不夠完善,需要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監督管理實效等方面發力。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糧食系統全面改制和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糧食部門幾經周折,先后轉隸不同部門,有時存在著換一個部門換一任分管領導,甚至換一任領導,換一種管理方式,加上有些新任領導以前沒有從糧經歷,在情況還沒有完全熟悉時,企業很容易打擦邊球,在廉政建設上很容易出現紕漏。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是確保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高質量運行、服務糧食宏觀調控的首要保證。
(一)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6號)明確指出,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全面推進依法治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任務。當前,多數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已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但從實踐情況看,現代企業制度仍不完善,部分企業尚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權責不清、約束不夠、缺乏制衡等問題較為突出。
1. 堅持從嚴治黨
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性質和地位決定了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尤其必須要從嚴治黨。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保證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突出政治標準,選配忠誠干凈有擔當的干部,到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領導班子中去。要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管黨治黨各項制度,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持續強化對企業運行的監督和制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反四風,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深入涵養廉潔文化,提高警示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2. 堅持依法治企
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等法律法規,規范權責定位和行權方式,充分激發企業干部職工依法經營積極性的同時,也絕不允許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提升企業的市場化、現代化和法制化經營水平。糧食行政監管部門要摒棄過去那種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按照市場規律,依法加強對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監管,要堅持原則、強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要轉變監管方式,不斷規范行政管理行為,做到既不當甩手掌柜,只說不做,也不能以監管為名,越俎代庖,甚至以種種理由干預企業管理,乃至插手企業正常經營,束縛企業自主經營能力,打擊企業經營積極性,由于過分干涉企業經營,同樣也會造成監管腐敗,對企業的監管也失去權威、失去實效。對此,要堅持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相結合,在確保不出事的前提下,“開足前門、堵死后門”,要改變“企業比機關低人一等”的陳舊想法,不能有“收入不能超過公務員為底線”的落后做法,對經營者的合法收入要積極鼓勵,以企業得大頭、個人得小頭為原則,做到依法管理不越位,廉政管理不松懈。
3. 堅持權責對等
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不斷強化權利責任對等,規范班子權力運行,深化權力運行和監督機制改革,構建符合企情、糧情的監管體系。領導班子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義務與權利、責任與擔當、行使權利與遵守紀律的辯證統一關系,樹立權利意識,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也要樹立責任意識,珍惜自己的崗位和地位,自覺履行依法管理、依法經營、廉潔從政的責任和義務。
(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是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1. 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應該不斷探索,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規范法人行為的同時,健全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財務制度”“人事制度”“采購制度”“績效考核”“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管理”“三重一大事項”“公車使用”等一系列企業制度,充分發揮各項管理制度在企業治理中的基礎作用,保障有效履職,進一步提升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健康運行效率。
2. 健全職工民主監督制度
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支持和保證職工代表大會依法行使職權;加強職工民主管理與監督,廣泛聽取干部職工對企業班子的意見建議,提升監管實效;建立企業重大事項信息公開和對外披露制度,切實做好“廠務公開”;企業領導班子在每年定期向上級黨組(黨委)報告個人履職和廉潔自律情況的同時,還要向干部職工報告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思路和時間表,讓干部職工為領導班子打分,并作為干部任用、年終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
3. 建立廉政責任追究制度
建立與治理主體履職相適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制度執行不嚴不實、執行制度過程中失職失責的問題,要嚴格執紀、嚴肅問責。不斷完善履職評價,重點建立決策、執行和監督環節的終身責任追究制度,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在履職過程中有重大失誤、失職和瀆職行為的,不管何時,一旦發現,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追究責任。
(三)提升監督管理實效
監督檢查是確保廉政風險防控措施落實的有效途徑,要及時成立監督機構,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巡視、審計等監督作用,強化考核運用,不斷完善現有制度,切實強化監督實效。
1. 成立監督機構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不隨意干預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同時,成立由黨委、紀檢、人事等部門人員組成的監督檢查機構,嚴格按照有關廉潔從政的要求對企業領導班子的職務行為進行巡察監督,定期對企業進行財務審計,監督企業重大決策和關鍵環節以及領導班子履職情況。
2. 強化防控考核
結合實際制定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監督檢查和考核方案,將部分“軟指標”變為“硬杠杠”。建立“審計+巡察”考核機制,通過定期自查、專項檢查、重點抽查、社會調查、民主評議等有效方式,科學地監督檢查和考核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情況;把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之中,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崗位目標責任制和年終績效考核相掛鉤,與干部業績評定、選拔任用、交流輪崗相聯系,有效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扎實開展。
3. 完善監督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健全制度、完善體系,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制,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已經實施的各項監督制度,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對有關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要及時修正,尤其對“三重一大”事項要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內容、明確標準、明確規則,杜絕企業打擦邊球現象發生,讓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在已有的“軌道”上安全快捷行駛,確保不出現“翻車事故”,并形成良性循環。
結語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黨建黨一百周年的喜慶之年,我們應該以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發展理念”為行動指針,以時不我待的精神,不斷落實糧食工作新發展理念、構建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提升糧食宏觀調控能力,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
參考文選: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Z].2017-05-03.
[2]李冰.國有企業要堅持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統一[N].經濟參考報,2019-01-16.
[3]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不動搖[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11/c_1119697415.htm,2016-10-11.
[4] 趙兵.完善監督體系,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N].人民日報,2020-02-17(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