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涵

在社會主義改革制度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也成為社會重要關注的課題方向之一。但是,受到企業發展形式、市場體制環境、企業管理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制約,導致國企改革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文章從多個角度出發,首先對國企改革過程中實施混合所有制遇到的問題展開研究,然后探討和分析關于國企改革中實施混合所有制的相關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借鑒、參考。
對國企改革中所實施的混合所有制,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有專門提出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必要性,不僅是實現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必不可少的形式, 而且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制度也加快了改革步伐,在時間的推移下,為了能夠將更多活力注入到中國社會經濟中,新一階段的經濟改革也被提上了重視日程,并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新階段的經濟改革主要體現在對國有企業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了滿足當下我國國情需要,國有企業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诋斚挛覈鴩槌霭l,若是不能將混合所有制引入到國企改革進程中,則會極大程度上遏制國企發展進程,同時也難以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綜上,對混合所有制國企改革的實施策略展開分析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國企改革過程中實施混合所有制遇到的問題
所謂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指的是在不同所有制度下各方資產、權益互相合作的經濟體制,一般而言,主要指的是微觀情況下的企業經濟體制。這種經濟體制包含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涉及到國企、集體、外資以及個體等等多個市場主體?;旌纤兄平洕且环N經濟形態,在此過程中會涉及到不同所有制組建的個體。在國有企業中實施混合所有制,不僅滿足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要求,也能夠為推進我國社會經濟實現良性發展提供助力。但是從實際角度來看,在國有企業中,混合所有制這一經濟體制的實施會遇到諸多的阻力和困難,為了能夠推進混合所有制國企改革的順利開展和實施,有必要對其改革過程中實施混合所有制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
(一)大型國有企業以承擔“國家功能”,不愿實施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為推進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進而為帶動國民經濟建設、促進國家戰略轉型和升級奠定堅實基礎。在深化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我國對于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策略以及企業內部實力都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只有將混合所有制有效地落實到國有企業改革進程中,強化企業的經濟實力,才能使得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占得先機,站穩腳跟,從而推進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但是,毋庸諱言,各種改革也會對國有企業部分人員、各個部門的利益產生不良影響,這也造成混合所有制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在此過程中,存在部分大型國有企業以承擔“國家功能”為名義,難以將混合所有制落實到自身經營和管理。從《決定》中也不難了解到,國家戰略能夠為國有企業投資運營提供服務,且國有企業投資運營也會對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產生重要影響,但是基于沒有具體說明對應的相關行業,這也造成一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常常是拿承擔“國家使命”為擋箭牌,不愿意對民企開放相應的業務和領域,這也為上混合所有制的落實和實施起到極大的阻礙作用。
(二)非公企業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混合所有制可以使得國有企業和非公企業各自的優勢得到充分凸顯和發揮,從而強化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為了推進混合所有制能夠有序推進和實施,我國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傾向性扶持政策,出臺了一系列有助于推進我國企業發展的戰略政策。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可以看出,相對非公企業而言,國有企業在這方面占據的優勢是巨大的,但是卻難以保障非公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為了使得國有資本的功能被進一步拓寬和強化,但是基于國有企業在非公企業混合中國占據較大的規模也會儲產生大量的產值,由此可以看出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依然還是呈現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機制,在此過程中,存在一些國有企業常常借助于自身優勢開展“市場壟斷”,亦或是在企業中擅自進行獨斷,排擠相應的非公企業,這也導致國有企業難以切實地減少現代企業制度,還會極大程度上損害非公企業的利益。
(三)不完善市場環境和制度下難以推進
企業發展狀況與經濟制度、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有著密切的影響。就實際情況而言,當下市場環境和制度的改進已經難以滿足國企改革日益加快的發展要求,這也使得在改革混合所有制過程中,會產生諸多問題。目前來說,我國當下市場環境和制度的不完善對于混合制的實施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在此過程中,國務院以及各級地方政府所出臺關于混合制度的相關文件也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難以為混合所有制的實施起到指導作用;再加之,基于當下我國大多數市場體系還缺乏完善性和統一性,依然存在歧視民營企業的不良情況,亟待建立一套更具有公開性、透明性、開放性和自由性的市場規則體系,以此來為推進各類所有制經濟能夠長效發展、穩中求進奠定堅實基礎。
二、對于國企改革中實施混合所有制的相關策略
(一)合理劃分混合所有制的實施范圍,并對不同功能國有企業的國有股權比例予以明確
《決定》 中提出要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 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以及對國有資本要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實行改革,由此可見《決定》 中至少提及了公益性和自然壟斷性兩類國有企業。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為了有效地實施混合所有制,首先需要明確地劃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實施范圍,保證相應的敏感資料不會被竊取,與此同時,還能夠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制度的有序完善提供良好的契機。目前來說,一些專家學者已經詳細分析了國有企業的類型,在此基礎上,制定出了具有較強導向性、公共性的劃分政策。
(二)積極探索并建立優先股等特殊股管理制度,以此保證參股非公企業合法權益
通過分析和觀察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混合制度不難發現,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中占據著較大的比例,針對于這一現象,若還是堅持走一股一權的路線,則會使得實施混合所有制的非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處于劣勢,這不僅會使得國企實施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成效被進一步弱化,還難以為非公企業的經濟利益提供堅實保證?;诖?,作為國有企業而言,務必要在改革進程加快對優先股等特殊股管理制度的探究力度,簡言之,就是根據實際要求運用優先股代替傳統的國企部分股權。將混合所有制落實到國資占比較高的國企中,雖然會使得國企占據極大的股份比例,但是在優先股中,能夠為非公企業在整個企業中的話語權和管理權提供保證,從而最大程度上規避對自身合法權益的損害。在此過程中,對于不具備優勢的國有企業、國資要敢于果斷退出, 對于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 國資運營公司可以出手相助,待到運營好轉時再進行減持和轉讓,從而做到國資的保值增值。將國有股權轉讓和減持獲得的資金并結合社會資本建立一支混合所有制的產業投資基金, 對現有的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促進國有企業發展壯大。
(三)不斷加強證監會、國資委等監管機構的合理監管,從而防止國資嚴重流失
將混合所有制落實到國有企業改革中,需要對此環節予以嚴格監督,在此過程中,若上市公司兼備多個所有制股權,需要結合《證券法》、《上市公司收購管理方法》來及時披露信息;若上市國企在實施混合所有制中將股權轉讓給其他非國有企業,則需要相關部門予以嚴格地批復,之后還需要在進行正式的掛牌交易。期間,企業需要嚴格地規范流程要求,加大對第三方機構的聘請力度,督促第三方機構多角度、全方位、多領域地監督企業轉讓股權價格是否到達公允價值要求。在完成交易之后,國有企業需要借助于金融行業的準入機制,來建立地域中小銀行,以此來使得中小銀行在企業中的融資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而進一步強化金融市場的機制,同時也為金融機構能夠有序開展和穩定運行提供助力。
(四)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科學指導混合所有制的實施
為了推進混合所有制順利改革,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可行性較強的法律法規體系,保證各項改革都能夠遵循法律的要求來穩步推進,使得每項改革都能夠做到有據可查、有法可依,從而大大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進程,從而有效縮短改革周期,降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在當下新的發展形式下,混合所有制經濟體系開辟了更多的經濟發展道路,在混合經濟體制中,國有企業的改革只是全面投放的第一步,需要在后續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道路中應用更多的混合經濟制度,所以相關從業人員還需要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予以不斷完善,要以制度為基礎來監督和管理混合所有制中各類國有資產。在實施所有制改革中,還需要對企業戰略性重組予以高度重視,并對產業結構予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對產業布局予以改進和調整,從而在降低企業風險的同時,實現國有企業效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將混合所有制落實到國有企業發展和改革過程中,是推進當下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手段,因此國企需要對此予以高度關注,并在開展實施之前對相關調研和準備工作予以完善,在此過程中,要對實施過程的透明性和公開性予以有效保證。從當下實際情況予以分析,在國企實施改革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予以高度重視,以此來為混合制實施效果予以保證。
(作者單位:東營市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