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妞
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兩權分離的背景下,企業法人在預算管理上需要加強管理。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綜合性較強的管理工具,可以助力企業戰略有效貫徹,資源的合理配置、持續的改善經營目標,逐漸被許多企業實踐應用。但是在實際的應用工作中,往往效果不及預期。企業在預算管理上需要加強管理水平,提高人員素質,創新預算方法,不斷優化預算管理體系,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本文綜合汲取多年來對企業實踐的改善經驗,針對企業的預算管理內容以及預算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提高企業的預算管理效率,真正發揮預算的功效。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項目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基本元素,是保證企業平衡發展,獲取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對項目進行全面預算管理,能合理分配資源,保證資源的有效使用,從而促進項目獲取既定的經濟效益,又能讓預算執行單位的具體工作目標和行動計劃不偏離運營軌道。
全面預算管理貫穿于企業日常運營經濟活動的始終。在項目策劃、立項之初,財務管理部門以預算管理為手段介入,可以避免各部門相互扯皮、溝通困難、產生遺留問題等常見的大企業病,從而提升推進效率。
全面預算管理是為管理層提供決策的財務依據。通過預算管理,對項目結構、各環節運行數據進行分析,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給出合理性建議,對于管理層判斷項目運營是否良性、項目負責人工作是否盡責,具有重要參考意義。尤其是銷售主導型企業,管理層借助財務數據報表,能及時調整業務推進過程出現的不計成本、不考慮盈利的問題。
全面預算管理是評估各個責任中心的標尺。預算確立后,責任中心需要承擔相關的績效責任,通過特定時間段的考核,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在獎勵與激勵員工、提升員工工作自覺性、主動性方面發揮作用。
因此,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全面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管理意義。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善,應用環境基礎薄弱
我國全面預算管理是20世紀90年代引入,距今20多年,在借鑒融合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中國特色的預算管理體系,這些經驗主要集中在國企、央企、大民企,而更多中小企業的預算管理水平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比如:對戰略目標、戰略規劃,業務計劃與預算關系上存在誤解,認為企業給什么資源,能做到什么樣的目標,這是本末倒置的錯誤理解。有些公司也有配套的預算管理制度體系,但權責模糊、執行不力,管理松散,遇到具體問題無章可循,導致大多數預算不被約束,管理愈加復雜。
(二)預算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建立預算管理的路徑大多采用招聘專業人才、引進先進的管理系統兩種方式。強拉的結果就是企業內部缺乏適合本企業發展的預算管理人才,不能充分發揮先進管理系統的作用,整體來看預算管理水平不高。
(三)企業預算執行不到位,結果不與考核激勵機制掛鉤。
在實際工作中,預算表的編制、平衡、調整、分析等技術性的工作并不困難,難點在于對利益的決策以及對行為的控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多種影響因素,導致最初目標被置換,使得預算管理目標偏離。尤其在不可抗影響因素產生時,責任中心強加推責,使得考核結果也流于形式。有些企業也有嚴格的考核制度,但考核內容局限在對預算完成情況的考核,未加入對全面預算組織工作的考核。組織工作貫穿預算管理全過程,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預算預算完成情況,是體現企業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考核內容。
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改進措施
(一)健全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健全有效的預算管理制度體系,使得預算各個環節有據可依,有章可循,避免流于形式。企業應強化預算工作的組織領導作用,明確預算管理體制以及各執行單位的職責權限、授權審批程序和溝通協調機制。
預算管理制度體系貫穿于目標初設、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分析、預算調整、考核與評價的全環節,企業可評估本行業特征、內部架構等具體情況綜合確定,選擇不同的管控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模型。制度體系一般涵蓋組織體系、編制制度、執行制度、分析報告制度、考評制度,可以根據內部需要,制定比如監控預警制度、重大特大項目集體決策制度、定期匯報制度等等。
在企業實際應用中,組織體系的建立可由財務管理部門主導,協同相關職能部門,設立主要牽頭人,建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小組,明確職責權限。同時引入外部機構或職業經理人快速科學構建適用于本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并在運行磨合中,建立持續優化機制。
(二)提高預算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專業預算管理團隊的建立,主要從選聘階段嚴格甄選,綜合評價其專業素質及溝通能力,入職后企業內部不斷培訓、實踐,同時企業鼓勵自身專業提升,以及后期完善的考核與激勵機制。提升預算管理人員的素質,以人為本,將企業預算管理制度傳達到每一管理層級,形成人參與、人人落實的全民參與氛圍。
(三)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
預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主要為企業工作以及創新實踐提供更好的預算管理環境以及資源。預算管理系統具有開放性,靈活性,擴展性,兼容性的特點,融合了計算網絡存儲以及安全,資源的虛擬化,進一步實現自動管理資源。其中云業務管理中心在最上層運行,主要將資源及策略整合成數據中心資源池,達到混合運用資源的目的;虛擬化管理平臺在中間層運行,達到計算數據、管理網絡和存儲軟件虛擬化的目的;虛擬化內核系統則在最底層運行,其主要用于屏蔽異構硬件之間的差異,進一步實現管理透明化,消除上層用戶的操作對硬件設備的依賴性,對功能進一步優化。
在預算管理處理中,涉及的經濟業務較多,通過建設虛擬平臺,可以有效地提高預算管理人員對本公司的預算管理處理的熟悉程度。例如ERP系統,強調預算管理共用系統,經濟數據來源于業務初始端,便于全過程控制,便于采購成本、責任成本降低。通過ERP系統軟件的應用,建立適合企業發展的經濟處理制度,優化過程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建立企業預算管理平臺,對預算管理處理中的記賬憑證,經濟報表等進行審核,在有效提高預算管理效率的同時,優化企業管理方式。
(四)企業數據信息預測系統
隨著人工智能運用的普及,通過自動取數、自動運算、自動匯總以及自動生成經濟報告等自動化流程,可以有效地規避預算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帶來的風險。在企業的行業信息預測中,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企業發展預測,可以有效應對行業發展多變;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用戶消費預測,可以有效提高決策信息預測的準確性。
(五)做好預算過程和結果雙重控制,以及擴充考核內容,預算與考核激勵機制的結合。
控制成本在預算范圍以內,避免因為超預算而帶來的提升成本、降低效率等問題,就需要將全過程成本控制的理念貫徹始終,不僅要加大對項目工作人員的管理,還要牢牢把成本控制住,要在確保質量的同時,還要保證進度,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對于超預算,企業一般采取剛柔相濟的預算制度,對于不產生經濟效益的實行剛性預算,有效益產出的或有重大戰略影響的,實行柔性預算,超預算前期審批制度,側重前端評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現實當中對于是否有效判斷,除了要有職業判斷的敏感性,又要具備整體效益觀念,不可顧此失彼,影響大局。在判斷時,可反向思維詢問“不做有沒有什么損失”。同時注重審批程序。
預算的本質是爭奪資源,資源越多責任越大,沒有考核如何約束多占資源。預算控制需要明確預算是企業戰略具體行動指導,為企業戰略服務的目標,所以需要保證預算執行結果與考核相聯系,提高預算控制的執行力。
企業除了對預算完成情況的考核,也應將預算組織工作質量納入考核范圍,比如對組織機構是否設立、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預算報告報送是否及時,是否揭示了經營風險,預算調整是否合規等等。必要時,可以采取內部審計制度。
(六)加強預算管理過程中的溝通機制。
預算管理小組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編制階段要與執行單位及時溝通編制要求,編制依據,編制方法等等,并協助其保質保量如期完成;執行階段,可以運用財務核算結果監控預算執行情況,定期向決策機構和預算執行單位報告反饋預算執行情況、執行偏差以及可能對目標的影響程度,使得及時作出糾偏,或者發現機會。對于重大偏差應及時對執行單位預警,及時向上級報告;分析階段,應充分與執行單位溝通預算執行差異原因。
四、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系統性工作,涉及跨部門跨專業的溝通,涉及全過程管控全員參與,把組織的所有關鍵問題串聯于一個管理體系之中的管理工具,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能一蹴而就,要建立長期優化的機制,若是能形成企業文化氛圍,必是能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有益于企業長期穩定有序的發展。
(作者單位:杭州紅牛飲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