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展英

高校科研經費科學化管理模式的開展涉及科研經費管理多方面內容,如理念、制度、模式以及相關技術和具體流程。同時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對科研經費加大重視,意識到進行經費管理改革,能夠為高校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活力、創新和有效保障。但現階段科研經費管理還存有待改進之處,需要高校管理人員能夠以符合“放管服”要求為基礎條件,滿足科研經費管理需求,優化管理,制定科學化管理對策。本文就科研經費科學化管理作出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科研經費屬于高校教育發展中的重要資金來源,在“放管服”改革推進過程中,目前多數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已作出調整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員的工作動力。但目前科研經費管理在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還存在相關問題,需要高校管理人員加大關注與重視,明確“放管服”基本概念內容,意識到科研經費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性,進而根據科研經費管理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策略,以提高科研經費整體管理效果。
一、高校科研領域“放管服”的基本概念分析
為了更好地推動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活動的開展,促進高校實現穩定發展,需要明確“放管服”在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的基本概念,才能為后續科學化管理對策的制定與落實提供基礎條件。①“放”主要指簡政放權,能夠給予科研負責人員相應的自主權利。這樣有利于實現資源優化、提高科研人員工作效率。②“管”是“放”的基礎保障。為更好地落實自主權,需要明確科研經費管理開展中各個部門的職能與義務。明確職責,規范流程,對各個管理環節進行監管,才能避免違規行為的出現。③“服”是從“管”中分化所得。高校科研事業的發展與科研工作人員有密切關系,在放權與管理過程中,還需要注重科研經費管理中的服務內容,能夠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滿足工作人員需求和基本權益,為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條件。
在“放管服”改革作用下,很多高校所開展的科研經費管理工作已得到了相應的改善,但仍存在改革舉措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這些問題若得不到積極改進,只會降低高校科研工作效率。所以為切實提高“放管服”改革實效性,需要高校針對現階段的科研經費管理進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現存問題
(一)簡政放權不到位
受以往科研經費管理觀念及模式的影響,高校相關部門及管理人員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過程中,還容易沿用以往的管理方式,對放權和管理難以進行合理協調。比如科研工作開展過程中面對突發事件時,可不用經原有的招投標流程,由相關人員直接進行材料儀器的采購。但對于突發事件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也缺少相應的應對方法和質量保證措施。所以在此情況下,高校科研經費在實際管理中還存在放權不到位問題。
(二)科研經費預算不合理
很多高校科研經費在預算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目前預算編制存在較強的個人主觀性,高校財務部門并未針對科研經費預算編制方面制定相應的標準規范,使得整體預算編制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同時多數科研經費在分配、支出等環節中,主要以科研活動具體需求為標準,但很多科研項目預算都有對應的固定科目,這種方式容易與實際科研活動的開展產生誤差。當預算編制不合理,管理不嚴格,極易出現經費隨意支出、科研資源共享程度低、固定資產大量流失等問題。
(三)科研經費內部管理不完善
科研經費管理開展階段涉及的部門及人員較多,主要包括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科研經費管理部門等。高校科研項目工作在進行過程中需要經過多個環節,各個環節都需要各個部門的協同配合才能保證整體科研項目工作進行的規范性、有序性和時效性。但現階段高校內部管理不完善,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缺少風險評估等相關控制措施。同時科研經費內部管理中,所建立的績效考核機制不合理,對于科研成果來說,其數量的評價地位高于其質量,且評價指標也缺少合理性。這種情況下容易對科研工作人員的科研精神和工作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
(四)服務意識及信息應用不足
一方面針對服務意識來說,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并沒有根據科研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情況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未切實考慮科研工作人員的工作需求,未向科研工作人員提供相關服務,導致整體科研工作環境不佳。另一方面針對信息應用來說,現階段管理中各部門信息溝通滯后,各部門間信息數據無法實現共享和快速交流,且整體硬軟件配備不足,難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科研經費管理各環節進行監管。
三、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實施科學化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充分給予科研人員權利
首先應針對科研經費管理需求和實際情況,對相應的管理規則制度進行完善,確保科研經費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有序規范。同時高校科研部門還應與其他相關部門,對科研經費的具體使用規則和方法進行進一步確定。其次應加強對科研人員的工作信任度,更新管理觀念,能夠意識到簡政放權的重要意義,給予科研工作人員相應的工作權利,具體可通過改進以下幾點。①對原有的評審方式進行優化,落實終身負責制,以提高科研項目負責人在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的嚴謹規范性。同時還應加強科研經費“包干制”執行力度,并制定相對應的審計制度,這樣可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多的自主權,經費支出不受科目、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實現審批過程優化的目的。②高校應具有一定的決定權,在科研經費橫向管理層面,可對其經費使用范圍、使用標準進行自主設定。③科研差旅費等所對應的標準可不受行政差旅費標準的約束。另外,預算管理還應改變方式,應用全面預算管理方法,對預算編制、預算審計、預算執行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管理。
(二)健全優化經費管理流程,加強科研經費監管力度
針對高校科研經費要能夠給予相應的重視,并且選擇有效的管理方式,對內部控制管理方案進行完善,結合科研經費管理的各個流程及實際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對必要流程和內容開展相應的風險評估工作,并制定對應的風險防控措施。同時為提高內部控制效果,還應對以下幾項環節加強控制。①科研項目立項階段,相關人員應對相關合同的簽訂過程進行嚴格控制。②科研項目在正式實施開展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對科研項目成本的支出、經費預算管理等方面進行動態監管。③科研項目結題階段,相關人員應嚴格開展結題審計工作,并對科研項目實施績效考核。針對科研經費監督管理部門來說,其與多個部門有一定關聯,需要高校重新優化資源配置,確定各個部門的權限與職責。①科研主管部門:根據科研經費使用情況對相應的使用管理方法進行優化,積極做好與各院系及其他部門的溝通工作,確保經費使用的合理科學性。②財務部門:加大對預算編制的重視度與參與度,根據相關要求對科研支出的財務科目進行進一步細化明確,并對科目資金的使用規范加以明確,并且完善報賬流程,實現和其他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與溝通,以及做好財務咨詢、指導、服務等工作事項。③資產管理部門:及時配合資產入賬、驗收建賬等工作。資產定義與具體項目相符。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實施統一管理方式,提高科研資產管理有效性。④審計部門:依照相關制度、根據科研經費特點,制定合理的審計內容、方法及流程,能夠有效進行科研經費審計工作,并加強定期抽查工作的開展力度,以提高科研經費監管水平。
(三)加強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實施業財融合模式
一方面高校科研經費科學化管理過程中,應借助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將其業務項目與財務項目進行有機融合。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原有部門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還能發展形成財務云系統,確保科研經費管理中所產生的信息數據能夠高效傳輸。這種業財融合的管理模式,能夠改變原有的科研經費管理邊界,同時財務部門在此管理模式下,還可以建立新的綜合服務部,為科研人員在開展科研項目前做好準備工作,以及提供后期的報銷服務,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科研環境。另一方面為實現對科研經費的全周期管理,應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使用相配套的軟硬件以完成各項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經費管理實效性。比如針對高校財務報銷工作來說,設計應用線上報銷系統,將成本核算由紙質交互轉變為電子交互。但線上系統運行中還需要設置相應的規范標準,確保科研經費使用合理。
(四)建立績效激勵機制,提高科研人員工作效率
科研經費績效考核制度應作出調整優化,建立績效激勵機制。根據科研項目的類型、科研經費使用情況及相關管理要求,對績效評價指標進行分類設置,重新設定合理的績效考核內容。同時加強對科研人員的關注度,考慮科研人員的發展需求,從物質及精神兩方面落實激勵機制。針對有突出貢獻、整體工作表現優秀的科研人員進行獎勵和表彰,讓科研人員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提高對高校管理的認同感,以提升工作效率與工作規范性。另外,為更好地避免違規行為的發生,還應建立信用體系,提高科研經費管理過程的透明度,對失信者按規定要求進行批評懲治,為推動高校科研項目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應充分重視“放管服”改革契機,對現階段科研經費管理中還存在的不足進行全面分析。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優化管理流程、加大經費監管力度、搭建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績效激勵機制等方式對科研經費管理進行優化,提高科研經費科學化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計劃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