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雯
市場經濟的逐步好轉促進了企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堅持持續經營的前提下,企業應當對應收賬款進行嚴格管理,避免因應收賬款過多導致資金無法回流到企業。應收賬款作為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決定著企業可變現資產的持有比例,當應收賬款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快速變現,企業便擁有較多的可利用資金,通過生產經營的持續性投入,形成資金的有效利用,因此企業應當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本文首先對應收賬款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從企業賒銷活動增加、信用政策寬松、部門交流溝通不及時三方面入手,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優化策略。
一、應收賬款形成原因
(一)企業賒銷業務活動增加
企業持續經營的最終目標就是獲取較高的收益和回報,也就是利潤最大化,從利潤的計算方式來看,當企業收入不斷增多時,意味著企業也將獲取較高的利潤,而銷售業務作為產生收入的主要方式,逐步成為了企業經營的重點。在銷售業務發生的過程中,伴隨著現金交易和非現金交易的發生,而賒銷方式作為非現金交易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成為了客戶的首選。這是因為對客戶公司來說,賒銷方式在享有產品使用權的同時,也不會占用企業資金,客戶公司可以將這部分資金用于其他支出,而企業為確保當期的收入穩定,對客戶采用賒銷方式保持支持態度。從另一角度講,賒銷活動的發生不僅占用了企業資金,也占有了企業產品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對于經營狀況存在問題的客戶公司來說,賒銷方式避免了資金的流出,客戶公司自然愿意采用賒銷方式購入產品,而企業持有的資產也會相對增加,因此企業的應收賬款不斷增加。
(二)企業信用政策寬松
企業信用政策寬松是應收賬款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信用政策實際上是企業根據客戶信用所形成的一套業務規范,當客戶信用較高時,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采用賒銷方式,當客戶信用較低時,將不能采用賒銷方式。從廣義角度來看,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三點,即信用標準、付款期限以及產品折扣。在現代企業經營中,企業對于客戶的信用標準尚未形成一定的評價模式,對客戶能否采用賒銷方式應該具備的必要條件沒有過多限制,例如客戶采用賒銷方式的前提是可以進行持續經營,在一定時期內不存在破產風險或破產風險較低,但企業對客戶是否可以持續經營并沒有規范的評價標準。對于客戶的付款期限來說,企業也尚未形成嚴格規定,當客戶超過合同約定的付款期限后,企業仍然采用放任政策。產品折扣是指企業給予客戶的一種銷售折扣,而產品折扣的高低應當與客戶購買數量相匹配,購買數量較多時,折扣越高,購買數量較少時,折扣較低或沒有折扣,但多數企業為保證銷售業績,對給予客戶的折扣尚未形成嚴格規定。
(三)相關部門交流溝通不及時
與應收賬款形成和管理相關的部門主要包括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兩部門分別擁有應收賬款的不同信息,但由于銷售部門與財務部門的交流不及時,便形成了較多的應收賬款。對于財務部門來說,應收賬款是否收回、回款期限的長短、客戶公司的存在狀態等信息未與銷售部門進行溝通,導致銷售部門在不了解客戶公司存在狀態的前提下,依然通過賒銷方式將產品銷售給客戶,最終導致應收賬款超期收回或形成壞賬無法收回。對于銷售部門來說,客戶對于相關產品的預期采購數量、合同約定的付款期限以及預計給予客戶的折扣也應當與財務部門進行溝通,以便財務部門根據企業的資金狀況確定是否可以采用賒銷方式,這是因為賒銷業務發生不僅僅意味著資金難以收回,更加意味著企業要墊付資金生產產品。在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之間的銷售信息沒有進行實時傳遞,部門間的交流與溝通也存在一定時間差。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缺少應收賬款管理意識
應收賬款管理的內容主要對客戶信用等級的管理、對賒銷金額的管理以及對回款期限的管理,但通常情況下,企業缺乏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意識。從企業實際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未對應收賬款實施有效管理,且重視程度也隨著生產經營的不斷擴大而下降。企業缺少應收賬款管理意識,對應收賬款認識不足,企業管理者通常會認為應收賬款雖然在一定期限內無法轉成現金,但依然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不會因為相關原因而流出企業。除此之外,企業為保證客戶群體的穩定以及客戶的回購率,允許客戶采用賒銷方式,通常情況下,客戶與企業之間、銷售人員之間可能存在著過多的人情關系,例如客戶是長期購買者,而企業在過多其他原因存在的前提下,對老客戶長期采用賒銷方式,影響企業應收賬款的正常管理。通過對各種情況的分析,多數企業缺少正確的應收賬款管理意識。
(二)輕視應收賬款風險意識
企業對應收賬款產生的風險意識尚未形成高度重視。應收賬款風險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在回款期限外形成的壞賬損失、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產生的資金成本以及應收賬款管理產生的人工成本。當企業賒銷活動不斷增加,應收賬款比例持續上升,因應收賬款產生的各項風險也會隨之出現,但現代企業對應收賬款形成的風險尚未形成控制意識。在企業中,為調動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常會給予銷售人員業績工資,而銷售人員為提升銷售業績,通常不會考慮到應收賬款的存在風險,大量采用賒銷形式,最終導致應收賬款不斷增加,由此形成較高的應收賬款管理風險。總體來說,企業管理者和銷售人員都未對應收賬款形成風險意識,且重視程度較低。
(三)賬齡分析不到位
賬齡就是指應收賬款的回收期限,即自應收賬款發生到收回所需要的時間,當回款期限較長時,應收賬款難以收回的風險越高。企業對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局限于簡單層面,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在每月月末以及年末對應收賬款能否按期收回進行分析,當收回可能性較低以及確定難以收回時,要按照一定比例計提壞賬準備,但企業為節省人工成本、將資產保持在穩定范圍內,不會按期計提壞賬準備,最終導致賬齡分析不到位。通常情況下,企業沒有加強對應收賬款賬齡的管理,而應收賬款距離還款到期日的時間越長,進行賬齡分析的效果越明顯,但多數企業都是在應收賬款快要到期時,才進行賬齡分析,導致賬齡分析的時效性下降。賬齡分析不到位可能導致企業對應收賬款的回收期限存在錯誤理解,不能形成準確的管理意識,使應收賬款延遲收回。
三、針對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優化策略
(一)建立應收賬款管理部門
為增強企業管理者及相關人員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意識,企業應當建立應收賬款管理部門,并同時包括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的人員。首先,企業應當在應收賬款管理部門采用信息管理系統,部門人員可以通過信息管理系統查看應收賬款的相關信息。對于集團企業來說,各個分公司的應收賬款也應當通過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定期通過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對賬,并通過應收賬款往來對賬表核對數據信息,有利于加強雙方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其次,企業應將客戶平均分給部門人員進行管理,對不同客戶的應收賬款進行定期管理,并及時與客戶在期末進行對賬,對賬方式可以選擇電話對賬或回函對賬。最后,應收賬款管理部門在日常工作、崗位調換以及人員離職的過程中,做好交接工作,對應收賬款的回款期限、客戶信用等信息落實到書面中,并由工作交接的雙方簽字確認。
(二)樹立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應當樹立應收賬款風險的防范意識,保證企業應收賬款的正確管理,盡最大限度降低應收賬款風險。應收賬款在正常期限內無法收回,有可能導致企業資金斷裂,并直接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只有當企業可以對應收賬款風險形成正確認識時,才能對有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提前規劃,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風險,將風險穩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企業法務部門也應當提升對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意識,在簽訂銷售合同時,對應收賬款回款期限、回款方式做出明確條款說明,參與制定應收賬款的收回計劃,對于侵犯公司回款權利的客戶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并確保應收賬款在合理期限內盡快收回。除此之外,客戶的信用標準為應當包含在風險防范范圍內。當客戶信用標準降低或低于企業規定標準時,企業在與其合作時,不應當采用賒銷方式,避免因采用賒銷方式導致應收賬款風險提升。
(三)實行應收賬款分期管理政策
應收賬款實行分期管理,將應收賬款按照回款期限進行劃分,劃分標準是一年內的應收賬款、兩年及兩年以上的應收賬款以及集團公司間的應收賬款。一年期內的應收賬款屬于正常經營產生的債權,企業可以根據實際的運營狀況進行催收,催收方式包括電話催收、上門催收等,并定期記錄催收次數。在催收過程中,如果發現客戶出現經營困難、訴訟較多的情況,相關人員應當將具體情況上報給相關領導,采取正確措施進行二次催收。對于兩年及兩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應進行重點管理,在基礎工作人員進行催收的前提下,由企業管理者或部門領導人進行再次催收,同時成立特殊催收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催收計劃,將每筆應收賬款進行明確登記,按期進行匯總,逐級匯報清收工作。對于集團公司間的應收賬款,也要進行及時收回,雖然對于集團整體來說,應收賬款不會影響集團的整體運營,但對于集團內部公司來說,應收賬款的回收會對其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困難。
四、結語
就我國企業目前的管理狀況來看,多數企業雖然提高了對應收賬款的重視程度,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而無論是管理意識、風險意識還是對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都缺乏一定的管理經驗。從另一角度講,應收賬款在屬于企業資產的同時,也毫無意外的成為了企業的債權,而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銷售業務日漸頻繁,賒銷方式成為首選,雖然賒銷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收入不斷增加,但資金的回流速度卻逐漸變慢,因此,為避免過多的應收賬款給企業造成一定損失,企業應當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提高管理方式的多樣性。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