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吳亞平
“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擠得鳥兒飛上天;羊兒肥,草兒鮮,羊吃青草如雨響,輕輕移動一團煙……”
近日,在河北省興隆縣的詩上莊村,4名未上小學的孩童在村文聯門前,一邊玩耍一邊朗朗地背誦著當地知名詩人劉章的代表作《牧場上》。
如今的詩上莊村,就如它的名字一樣,被建設得美麗并充滿文化韻味。
文化長廊、桃源居、圖書館、村文聯、現代衛生室、沿河步道,一位村民告訴饒有興致的記者:“發達國家的農村,也不過如此吧!”
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福君對《民生周刊》記者說,依托青山綠水和優越的氣候條件,詩上莊村正打算在康養產業上下些功夫,既可以富民,還可以壯大集體經濟,“我們的生態環境實在是太好了,一定要好好利用”。
窺一斑而知全豹,處一隅而觀全局。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興隆縣作為革命老區受制于交通條件差、基礎設施弱、產業水平低等劣勢條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度遲滯、落后。
如何讓革命老區百姓擺脫貧困?又該如何借勢而為?興隆縣或許已經找到了方法。
近些年,興隆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不懈地增林涵水、建設生態,目前已經呈現出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局面。
六道河鎮近日逢集,肉禽、干果、生活用具等應有盡有。
在趕集人群中,有不少人都說著一口北京話,買起東西來,也都是大包小包。
沒錯,他們就是北京人,是專門坐了兩個小時的綠皮火車來趕集的。除了可以買到地道的農產品,讓北京客人“遠道而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這里的生態好、景色美。
甚至有不少北京客也能像當地人一樣,對“呼吸養肺,吃喝洗胃,蓋被入睡,睡醒不累”這句順口溜張口就來。
“我們這次過來兩個家庭,會住一晚農家樂,享受一下大夏天蓋被子睡覺,再爬爬山,釣釣魚,買買菜,就回家了,很方便?!?/p>
因為良好的生態,綠皮火車給六道河拉來了經濟繁榮。
周家莊村支部書記李德林介紹,六道河子大集已有32年歷史?!拔覀冞@純粹是山里的東西?,F在一上午的交易額超過30萬元,每年每戶人家靠這個增收兩三萬元,我們村就有30多戶村民過來擺攤,來趕集的超過四成是北京人,經常兩三只柴雞往北京拎。”
六道河鎮黨委副書記王孝雷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為了規范市場秩序,打造集市環境,六道河鎮特意為集市“開辟”了一處寬敞地方。王孝雷表示,隨著游客越來越多,六道河鎮周家莊村民大都發了“生態財”。
記者了解到,曾經的周家莊村,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果林和外出打工,貧困人口占了全村人口的40%。而如今,周家莊靠“吃生態飯”“發生態財”,村民都住上了免費的洋房,享受著土地租金和村合作社股金分紅,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咱們村生態環境好,有山有水,森林植被的覆蓋率達到了80%以上,距北京僅有90 公里,這些都是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隨著旅游開發,將咱們村的優勢真真正正變成了老百姓錢袋子。”村支書李德林說。
對于周家莊未來的發展,李德林也是充滿了信心,“我們計劃招商引資將當地打造為十八里水鎮特色景區,利用土地流轉資金,一部分交由銀行投資理財,一部分建設新村,全村整體搬遷,讓每家每戶都免費住上已經配置電視冰箱等電器的復式樓房,同時成立村級民政所,專門解決村民養老醫療等一系列問題,真正做到讓老百姓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脫貧致富,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我們這里落地見效?!?h3>“不求燈紅酒綠,但要山青水綠”
興隆人都知道,興隆縣的底色是紅色的。
“聽老一輩人說,抗戰的時候,冀東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將軍率領部下在我們村和日偽軍戰斗20多次。那時候全村七八十戶人家,家家都是堡壘戶,為八路軍傳遞情報,救治傷員,往前線送糧食,做軍鞋?!迸d隆縣安子嶺鄉村民王成伍對村里的抗戰故事如數家珍。
然而,安子嶺鄉卻是一個貧困深山區,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制約該鄉公共事業發展的突出難題。如何破解難題,將有限的資源用在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地方,就成了該鄉黨委、政府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安子嶺鄉黨委書記左貴兵向《民生周刊》記者坦言,鄉里最大的發展優勢,還是生態。
前文提到的詩上莊村,就是安子嶺鄉的下轄村。“如今,詩上莊村已經成了當地農村發展的樣板?!弊筚F兵表示,該村發展的基礎和后勁,都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詩上莊村民每年在村子兩側的青山上種植玉米、核桃、板栗,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由于山里耕地有限,再加上退耕還林的影響,大部分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村里的能人劉福君,通過去外地觀摩學習,看到生態資源為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遂萌生了改造和發展家鄉的想法。
“詩上莊沒有被污染和破壞的自然環境,巍峨的山梁、蔥郁的叢林、潺潺流淌的山溪、秋風中招搖閃爍的累累果實以及淳樸好客的鄉俗……讓它具備了依托生態發展的基礎和優勢?!?/p>
如今,在旅游旺季,詩上莊村的民宿和農家院常常供不應求?!拔覀兘酉聛硪龅目叼B產業,絕不會像房地產開發似的亂來,而是要利用資源,做真正的康養。”劉福君說。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是安子嶺鄉還是詩上莊村,它們的發展路徑,都折射出興隆縣踐行“兩山理論”,立足生態比較優勢,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早在幾年前,興隆縣就提出了“不求燈紅酒綠,但要山青水綠”,并明確了依山做旅游、借水生財力的工作導向,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生態旅游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
通過努力,興隆縣成為河北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興隆縣委書記王國輝指出:“興隆的魅力在于生態,生態是興隆立縣之本?!?/p>
那么,如何做好生態建設?
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興隆縣立足京津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功能定位,積極加強環境監管整治,堅決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三大保衛戰。
記者了解到,興隆縣以“減煤、治企、抑塵、控車”為重點,2020年淘汰燃煤鍋爐20臺,對3家水泥建材企業、8家食品制造企業氮氧化物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國三以下重型柴油貨車1112臺,安裝遠程監控系統108臺。充分發揮全縣33個禁燒高清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作用,加大秸稈、垃圾露天焚燒打擊力度,持續開展“散亂污”整治工作,確保動態清零,藍天保衛戰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在推進碧水保衛戰方面,興隆縣加強對涉水企業和城鄉垃圾、糞污的監督管理,強化河道、湖庫日常巡查,嚴防垃圾糞污等問題反彈。推進統籌調度,加快實施城鄉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深入實施潮河流域和灤河流域治理項目。2019年全縣4個地表水國家、省考核斷面全部達標,3個集中式飲用水整體水環境質量位列全省第一。截至2020年10月份,全縣4個地表水國家、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3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始終保持100%。
與此同時,興隆縣還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高標準完成農用地點位、重點行業企業土壤調查,逐步摸清各類點位土壤環境和動態變化;突出重點部位監管,建立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并動態更新,督促落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隱患排查等制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目前,全縣耕地安全利用率達100%,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90%以上,35家涉危廢企業全部納入危廢管理平臺,實現“一企一檔”動態管理。全縣28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污水管控。
生態優先,以林興縣,綠色發展,保護為重。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1.25%,縣城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000個,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58天,連續6年入選“全國深呼吸小城100佳”, 連續3年被評為“中國避暑休閑百佳縣”,榮獲“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等多項殊榮。
2019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45萬人次,綜合收入19.6億元,2100戶貧困家庭通過鄉村旅游產業帶動實現脫貧。生態旅游已成為興隆縣喚醒農村資源、豐富旅游業態、培育鄉村文明、促進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