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瑜
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融合,在藝術層面,中西方文化與藝術也在互相影響之中,作為我國傳統藝術形式之一的戲曲,在與西方的鋼琴藝術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通過有機的融合,引起了社會各界文藝工作者的關注。在實踐中不斷研發與創新藝術形式,將更多的戲曲元素融入到鋼琴藝術中,不斷增添鋼琴藝術的吸引力。
一、戲曲藝術和鋼琴藝術的發展
近些年來,隨著文化藝術事業的不斷發展,現代藝術形式與傳統藝術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其中,許多的文化藝術工作者也在積極地思考,探索將我國傳統的戲曲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有機的融合。戲曲中傳承了傳統的中華民族精神,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和關注。隨著戲曲在大眾人群中的廣泛傳播,人們也開始有了全新的思考:如何才能將傳統文化形式與新時代的發展進行有機結合,如何才能將傳統文化中賦予的人文價值及其深刻內涵,以及所要展示的藝術特點進行重新的構建。
鋼琴文化作為西方的藝術形式代表,進入中國以來,在不斷的發展之中雖然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但鋼琴文化缺少中國本土的特色。雖然許多作曲家也創作出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鋼琴曲譜,但在內容和形式上仍然與西方傳統的曲譜相似,并沒有將我國的民族精神充分展現。隨著鋼琴藝術的不斷深入發展,在進行新作品創作的時期,許多藝術工作者也逐漸拓寬了自身的創新意識,開始逐漸將具有民族性特征的元素融入到鋼琴藝術作品之中,使得樂曲創作逐漸走向多元化與國際化。
二、戲曲元素對鋼琴藝術產生的影響
(1)戲曲元素的影響
戲曲音樂元素最早源自于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并在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中,有了新的表現形式。而鋼琴藝術自進入我國之后,在不斷的發展中與民族音樂元素逐漸融合。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戲曲文化與鋼琴藝術進行了有效融合,鋼琴藝術從傳統戲曲中找到相應的變革之路,創作出有中國風的鋼琴藝術曲調,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精神內涵。
(2)創作風格創新
將傳統的戲曲音樂元素融入到鋼琴文化中,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音樂旋律的融合創作,使思維藝術形式也得到了整體的提升,形成了具有全新特色的曲風結構。這樣創新風格的曲風創作,不僅能夠改變傳統戲曲演奏的局限,也能夠在鋼琴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使整個鋼琴曲目轉變為更為簡潔的藝術形式,所呈現出的內容更加富有內涵。在鋼琴伴奏中融入相應的戲曲元素,能夠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曲目,有效豐富音樂的內涵,也能夠為伴奏提供更多的素材選擇。戲曲中具有較為明顯的民族特色,在中國的文化傳承中,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將音樂元素與之進行有效結合,使其能夠在時代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3)曲目創新
戲曲對中國鋼琴文化的影響使得鋼琴藝術在進行創作時,有了全新的改變,甚至相應的曲目和曲牌也改變了傳統的風格。在許多鋼琴曲中都融合了戲曲音樂元素的成分,將傳統的文化運用新型的技巧進行展現,能夠保留戲曲的特色和韻味,也能夠使其適應時代音樂的發展和演變,形成創新的表演形式。如《音樂會練習曲——舞曲》當中,不僅融合了老藝術家們對戲曲文化的認知理念,也形成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曲目,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將民間音樂融入到鋼琴藝術中,并結合山西民歌的特色,融合京劇戲曲元素,充分體現民族音樂和國際藝術的有效融合。
中國的鋼琴文化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與戲曲元素的結合,充分展現了特色的民族化過程,將中華傳統的文化進行有效傳承,將戲曲音樂元素融合到中國鋼琴藝術中,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創作方式,使戲曲元素得到有效推廣,并將中國鋼琴藝術進一步提升,不斷展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 岳瑩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