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敏
(齊齊哈爾市安康醫院精神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3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慢性精神病,多發生于青壯年,主要表現為思維、行為和感情等的障礙,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1],而在個體之間,會出現差異較大的癥狀,另外即便是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疾病階段出現的癥狀也可能會不同,而其中大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都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表現為記憶、學習等的認知缺陷。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精神障礙疾病的發病率已高達17.5%[2],隨著人口的增多和社會發展壓力增大,我國的精神疾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其中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是最常見的重性精神疾病類型之一,一旦發病患者會產生幻覺、妄想、興奮、抑郁等臨床精神科癥狀,甚至可能引發不良事件[3]。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具有現實價值。本次研究通過納入100例臨床樣本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了對難治性精神分裂患者應用奧氮平聯合氨磺必利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其價值,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齊齊哈爾市安康醫院收治的100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 (46.42±1.23)歲。試驗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 (46.74±1.2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征得患者或其家屬的知情同意,并經齊齊哈爾市安康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 (CCMD-3)》[4]中關于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②存在一定認知能力和生活能力;③患者近3個月病情無動態變化,患者沒有沖動、自殺等傾向;④患者于研究前并未長期服用某種經典抗精神病藥物;⑤不存在軀體合并癥。排除標準:①患者處于孕期或哺乳期;②患者病情明顯加重。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單奧氮平用藥方案進行治療,口服奧氮平片 (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99,規格:5 mg/片),建議起始劑量為10 mg/ d,1次/d,與進食無關。 在精神分裂癥的治療過程中,可以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態調整劑量為5 mg/ d。建議經過適當的臨床評估后,劑量可增加至10~20 mg/ d,加藥間隔不少于24 h。停用奧氮平時應逐漸減少劑量。患者躁狂發作時單獨用藥起始劑量為l5 mg/ d,合并治療時10 mg/ d,連續治療5個月。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口服氨磺必利片 (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31,規格:0.2 g/片),推薦劑量為400~800 mg/d,最大劑量不應超過1 200 mg/d。通常情況下,若每天劑量小于或等于400 mg,應一次服完,若每天劑量超過400 mg,應分為兩次服用。試驗組也連續治療5個月。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血脂代謝水平、社會功能評分、自我和諧評分、自尊量表評分和不良反應情況得出結果。①疾病治療有效率:結合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 (PANSS)治療前后評分結果所得的減分率結果確定治療效果。PANSS減分率小于25%為無效,25%~40%為有效,大于40%為顯效,總有效率= (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5]。②血脂代謝水平:即血糖、血脂、體質指數(BMI ),由醫護人員做好詳細的統計和記錄,患者血脂代謝水平越好,恢復的就越好。③社會功能評分、自我和諧評分、自尊量表評分:患者治療結束后均接受量表調查,其中社會功能評分、自我和諧評分越低越好,自尊量表評分越高越好[6]。④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失眠、嗜睡、靜坐不能、體質量增加、便秘、頭痛、口干等。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統計所得所有相關數據均利用SPSS 20.0軟件來計算,計數資料采用[例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 ()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對比 兩組患者經不同方案的藥物治療后,病情均得到了顯著控制,治療有效率均比較高,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對比[例 (%)]
2.2 兩組患者的血脂代謝水平對比 兩組患者經不同方案的藥物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血糖、血脂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脂代謝水平對比 ()
表2 兩組患者的血脂代謝水平對比 ()
組別 血糖 (mmol/L) 血脂 (g/mL)對照組 4.77±1.21 0.81±0.23試驗組 5.24±1.13 1.14±0.22 t值 2.007 7.332 P值 0.048 0.000
2.3 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自我和諧評分、自尊量表評分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自我和諧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但兩組患者的自尊量表評分均明顯提高,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評分對比 (,分)
表3 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評分對比 (,分)
社會功能評分 自我和諧評分 自尊量表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1.37±1.15 14.56±1.23 117.19±0.61 98.25±0.54 13.69±1.41 18.24±1.88試驗組 21.51±1.17 11.45±1.22 116.83±0.59 87.33±0.55 14.16±1.47 23.56±1.87 t值 17.468 11.354 106.623 89.603 10.517 12.689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2.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兩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失眠、嗜睡、靜坐不能、體質量增加、便秘、頭痛、口干等不良反應的情況均較少,其中對照組4例(8.00%)、試驗組5例(10.00%),且經過臨床處理后癥狀消失,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05)。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精神類疾病,病程較長且極易復發,部分患者常出現精神活動的衰退和社會功能的嚴重受損。加上住院周期長和周圍輿論的偏見,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悲觀、抑郁甚至自殺等負面情緒,對其生理康復造成影響[7]。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嚴重地影響了患者身心健康,制約了患者的社會功能。治療難度也非常大,及時有效的治療對病情控制有積極的意義。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明顯改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長期使用藥物對于患者的語言能力、描述能力、流暢性、注意力的改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8]。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接受不同的藥物治療后,病情均得到了顯著控制,疾病治療有效率均比較高,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但試驗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接受聯合用藥方案進行治療后,患者的血脂代謝水平、社會功能評分、自我和諧評分、自尊量表評分均變化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奧氮平應用于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有較為突出的治療效果,且相對而言安全性穩定。氨磺必利與奧氮平聯合用藥方案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優化患者的社會功能,且能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謝,臨床適用需要進一步參考患者的病情進行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