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孫 瑜
(青島農業大學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9)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國甚至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危機,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一是生產、消費等經濟活動大范圍停滯,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增長不穩定,二是投資、消費、進出口等活動迅速減少,經濟出現了負增長。類似的重大突發事件帶來的社會影響巨大,它所產生的危害涉及方方面面。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始終是國民經濟不可動搖的基礎。農業主要是把源于自然界的物質和能量轉化為滿足人類所需要的生物產品,不僅受惡劣氣候、洪水等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影響,也容易受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衛生安全突發事件的沖擊。其中,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農產品價格的波動。農產品價格不僅是農產品經濟價值的直接反映,也是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的直接反映。農產品價格的變化既會影響個體農戶的生產經營行為,也會影響市場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基于此,筆者收集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中大白菜、芹菜、西紅柿的價格數據,通過時序圖分析以及沖擊深度、沖擊廣度、沖擊波效應3種模型深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突發事件對山東省果蔬類農產品價格的影響,為以后有效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合理調控市場價格,助推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1],提出相應的建議。
重大突發事件可能會給各國農產品市場價格帶來一定影響,國外專題學者對此已有不少研究,如Sayed等[2]研究的瘋牛病突發疫情對土耳其牛肉和羊肉市場價格帶來的影響以及禽流感突發疫情和口蹄疫突發疫情分別對雞肉和豬肉市場價格帶來的影響。Sherman等[3]的研究發現生產者和終端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傳遞不對稱主要是由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增加信息的流動性將有助于減少價格操縱問題。
近幾年,國內學界對此亦有頗多研究:劉明月等[4]通過成份分解分析方法對雞蛋的沖擊波價格效應進行了研究;石自忠等[5]通過VAR模型綜合分析了我國豬肉價格的區域性波動和它們的沖擊波效應;苗珊珊[6]基于突發事件信息沖擊下豬肉價格的波動,采用PPM模型和TARCH模型進行實證數據分析,發現生鮮農產品突發事件中存在的相關信息與我國豬肉市場零售價格波動具有密切相關性,信息不斷地沖擊對于豬肉市場中的零售商品價格波動容易造成杠桿驅動作用效應,導致我國豬肉價格波動主要表現為集簇性、非信息對稱性、持久性與記憶性4種類型;陳菁菁等[7]基于疫情事件對我國農產品市場價格沖擊的測度研究發現,H7N9等突發疫情或食品安全事件可能會帶來“蝴蝶效應”,其對經濟的沖擊遠遠超過其本身所能帶來的損害。
以往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VAR模型方法上,而對我國農產品重大突發事件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于對個體消費者的市場反應、購買恢復的消費行為、風險因素識別等多個方面。
(1)經過t時間段,重大突發事件的沖擊在相關領域上的分散公式是:

對應的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波效應方程為:

式中,p是指沖擊波產生的影響;A是指沖擊波振幅的大小;S是指沖擊波沖擊面積的大小;i為沖擊波震動強度的大小;λ為沖擊波的波長,具體來說就是2個相鄰的沖擊峰值之間的距離;t是沖擊波在相關領域上進行有效傳播的時間;T為沖擊波長的周期長短,具體為鄰近的2個沖擊最大值之間所需要經過的時間;D是指損害率,是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損害的范圍占全部范圍的比重;I是指傳染者被病毒感染的速度或傳播的速率,具體為與傳染源接觸的事物或個人受到損害的比率;M是指與其密切相關信息的傳播速率,具體為接受重大突發事件相關信息的某一個事物或個人占總體的比重;E是指沖擊潛能的大小;β是指沖擊方向與能量轉化力Ei方向之間的夾角。比較容易測定的是D和I,不容易被測定的是Ei和β,因此,為了方便計算,在進行實證數據分析時選擇i=DIM的形式。
重大突發事件的沖擊波效應模型中包括沖擊深度與沖擊廣度。
(2)沖擊深度是指某一重大突發事件對某一相關社會經濟活動領域的沖擊全距占正常情況下的比重,沖擊全距用被沖擊的某一個變量在沖擊期間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差來表示,正常情況下則用未被沖擊期間的平均值來表示,其公式為:

式中,deep表示沖擊深度的大小,V1表示未被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某一變量的所有值,V1表示未被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某一變量的平均值,V2表示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某一個變量的所有值,MaxV2表示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某一變量的最大值,MinV2表示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某一變量的最小值[8]。
(3)沖擊廣度是指某一重大突發事件對某一相關社會經濟活動領域沖擊期間累計值占正常情況下的比重。沖擊期間累計值用某一個受到沖擊的變量在受到沖擊時偏離正常值的絕對值總和表示,正常情況下則用時間與平均值的乘積來表示,平均值用未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的平均值來表示,其公式表達有離散和連續2種方式。
在離散狀態下,沖擊廣度的表達式為:

在連續狀態下,沖擊廣度的表達式為:

式中,breadth是指沖擊期間沖擊廣度的大小,t1是指未被重大突發事件沖擊的時間段,實際計算時往往選取受沖擊前的一個恰當時間段,t2是指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的時間段,V2表示某一個變量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的所有值,V2n表示某一變量受到重大突發事件第n次沖擊時的數值,n為從1開始計數的自然數,V1是指某一變量未被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期間t1的平均值[8]。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7月31日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中西紅柿以及青島華中蔬菜批發市場中大白菜和芹菜的價格數據。
從圖1可以看出,無論是價格高,還是價格低,青島市大白菜、芹菜和壽光西紅柿價格的整體波動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先漲價后降價最后趨于穩定的一個過程。由于疫情爆發期間,農村囤積的大白菜、芹菜、西紅柿運送不出來,城市人口對大白菜、芹菜、西紅柿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從而導致蔬菜價格上漲;后來,由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蔬菜運輸獲得更大程度的允許,青島市的大白菜、芹菜以及壽光的西紅柿的價格得以恢復穩定。

圖1 2020年山東省大白菜、芹菜、西紅柿價格波動時序圖
從圖1還可以看出,西紅柿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而大白菜、芹菜的價格除了出現一個峰值以外,其他時間趨于穩定,但整體趨勢是相同的,大白菜、芹菜及西紅柿的價格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且不同蔬菜之間的價格波動沒有直接聯系。
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價格的沖擊深度是指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價格的沖擊極差與正常狀態的比率,其沖擊深度為:

同樣,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對芹菜價格的沖擊深度為:

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對西紅柿價格的沖擊深度為:

從數值來看,重大突發事件對壽光市西紅柿價格的影響深度最大,深度為1.09;其次是青島市大白菜,深度為0.75;第三是青島市的芹菜,深度為0.56。但后二者差距不大,可能是因為大白菜和芹菜的價格(大白菜和芹菜最高價分別為4.6和5.6元/kg)相對于西紅柿的價格(最高價為8元/kg)較低,在疫情爆發期間,人們無法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可能更傾向購買價格相對較低的大白菜和芹菜,于是市場上對于西紅柿的需求變動較大,導致西紅柿價格波動較大。重大突發事件會對山東省果蔬類農產品的供求產生影響,從而會影響相關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而對相關產品的市場價格產生沖擊。
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的沖擊廣度是指大白菜價格在遭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時價格背離正常值的絕對值的總和占正常情況下時間乘以平均值的比重,由于每次調價行為不是連續的,而是離散的,因此采用沖擊廣度的離散公式:

同理,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對芹菜價格的沖擊廣度為:

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對西紅柿價格的沖擊廣度為:

通過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對青島市大白菜、芹菜、壽光市西紅柿的沖擊廣度分別為0.40、0.27、1.39。重大突發事件對壽光市西紅柿價格的影響廣度遠高于青島市大白菜和芹菜,也就是說,重大突發事件對價格較高農產品的沖擊范圍更大。這和沖擊深度的結果基本一致,這也表明沖擊廣度和沖擊深度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系:沖擊廣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沖擊深度的大小決定的。
沖擊深度與沖擊廣度指標分別從縱向和橫向上刻畫的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島市大白菜、芹菜以及壽光市西紅柿價格的沖擊幅度與沖擊范圍。下面將從綜合的角度用沖擊波效應模型來刻畫重大突發事件對山東省果蔬類農產品價格的沖擊效應。
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島市大白菜與芹菜以及壽光市西紅柿價格的沖擊屬于突發事件對某一經濟領域的沖擊范疇,其公式為:

具體來說,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價格的沖擊危害率D是指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期間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價格的極端值(遠遠低于或高于農產品成本)個數占總個數的比重。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價格的傳播率I是指受到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期間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連續提價次數或連續降價次數之和占調價總次數的比重。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對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價格沖擊的信息傳播速率M是在重大突發事件沖擊期間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價格發生波動時,獲知此信息的人數占該地區所有人數的比重,在信息傳播速度飛快的今天,一般取M為l。λ為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菜價格的沖擊波長,是指重大突發事件沖擊下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調價時,每次調價總和的平均值。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價格沖擊的影響擴散時間t是指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屢次調價的這段時間的總天數。T為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芹菜與西紅柿價格的沖擊周期,是指平均每次降價或漲價需要的天數[7]。
首先,根據大白菜的價格數據,計算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白菜價格的沖擊波效應:

然后,根據芹菜的價格數據,計算分析重大突發事件對芹菜價格的沖擊波效應:

再根據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價格數據,計算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對西紅柿價格的沖擊波效應:
由計算結果可知:(1)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島市大白菜價格的沖擊比重大突發事件本身的影響擴大了6.51倍,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島市芹菜價格的沖擊比重大突發事件本身的影響擴大了2.34倍,重大突發事件對壽光市西紅柿價格的沖擊比重大突發事件本身的影響擴大了43.61倍;(2)重大突發事件對壽光市西紅柿價格的沖擊最大,其次是青島市的大白菜,再次是青島市的芹菜,這與“沖擊深度模型”和“沖擊廣度模型”的計算結果是一致的。這說明,重大突發事件對價格較高的農產品的沖擊大于價格相對較低的農產品,不僅表現在沖擊幅度上,也表現在沖擊范圍上。
通過研究可以獲得如下結論。
(1)從2020年1月1日至7月31日山東省大白菜、芹菜和西紅柿價格波動時序圖可以看出,西紅柿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而大白菜、芹菜的價格除了出現一個峰值以外,其他事件趨于穩定,但整體趨勢是相同的,均表現為先漲價后降價最后趨于穩定,大白菜、芹菜及西紅柿的價格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2)采用沖擊深度模型計算出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島市大白菜價格的影響深度為0.75,對芹菜價格的影響深度為0.56,對壽光市西紅柿的影響深度為1.09;(3)采用沖擊廣度模型計算出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島市大白菜價格的影響廣度為0.4,對芹菜價格的影響廣度為0.27,對壽光市西紅柿價格的影響廣度為1.39;(4)采用沖擊波效應模型計算出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島市大白菜價格的沖擊波效應為6.51,對芹菜價格的沖擊波效應為2.34,對壽光市西紅柿的沖擊波效應為43.61,表明重大突發事件本身帶來的影響遠遠低于其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綜上所述,重大突發事件主要是引起農產品價格的短期劇烈波動,而且對價格相對較高的農產品(西紅柿)的沖擊大于價格相對較低的農產品(大白菜和芹菜)。
4.2.1 建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預警監督體系 面對重大突發事件等外部因素沖擊時,要積極實施相機抉擇的價格穩定響應機制,可通過建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預警監測體系,提前應對價格波動對相關行業與市場主體的沖擊,保障市場主體及時準確獲得相關信息,確保農產品市場穩定運行。建立價格波動的風險預警體系后,還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報告管理制度,既要充分借助現有的信息傳播渠道,讓農業種植者和廣大消費者隨時隨地了解農產品價格變化情況,也要增強政府部門對農產品價格預測的科學性,以便指導農戶做出生產決策,引導農業生產,保障廣大農業生產者及廣大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4.2.2 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幫助農戶盡快回復生產當重大突發事件再一次發生,普通老百姓應該積極面對、及時采取止損措施。政府相關部門及新聞媒體等也應及時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的發展,增強和提升廣大消費者的信心,避免廣大消費者產生恐慌情緒導致農產品供需關系發生劇烈波動。與此同時,政府可通過農業補貼、社會保險等手段幫助廣大農戶降低損失,提高農戶的生產積極性,穩定農產品市場產品的價格[8],保持農業健康發展。在此期間,對于哄抬物價的行為,相關部門應進行嚴厲打擊,并且加重處罰。
4.2.3 簡化復工復產審批手續 有關行政機構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及時指導和督促企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快復工復產,切實簡化復工復產審批手續,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風險防控監督和管理[9]。加大地方財政對農產品的扶持力度,保障特色農產品在市場上的需求和供給;加快教育和培養高端技術人才,做好蔬菜種植及相關技術研發服務的工作[9]。
4.2.4 保障農產品貨物運輸通道暢通 現在,在對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首要任務是保障各行政地區的物流暢通。建議盡快制定和完善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貫徹落實“綠色通道”相關政策,解決物資運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10],保障各地區農業重要生產資料正常有序的流通[11]。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應切實簡化審批和發放物資運輸許可證的相關手續,確保農產品生產所需物資正常及時供應。同時,要切實加強與防疫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形成各司其職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及時有效控制重大突發事件的蔓延[12],降低重大突發事件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4.2.5 建立健全的農產品供應鏈和價格信息傳播網絡自然災害或公共社會事件的突然發生對供應鏈上的市場需求和產品供應都可能產生擾動,像2020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的供需關系就造成了很大影響。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一定會對供應鏈上的各方面造成影響,只有形成比較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才能降低重大突發事件對供應鏈的影響,從而減少重大突發事件對農產品價格的沖擊。政府部門要積極開辟價格信息傳播渠道,健全價格信息傳播網絡,提高農產品供應鏈價格體系間的信息傳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