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達
中國人民大學
前言:電子商務是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一種商務活動,作為新型產業之一,電子商務將傳統的商業模式打破,不再受傳統的商業發展模式限制,推進了各個企業之間的融合發展,構建起了全新的業務模式。網絡經濟下的電子商務體現出了多種業務形態,例如B2B、O2O等業務形態中,逐步實現了跨領域的廣泛合作,覆蓋了運營模式、價值鏈、產業鏈分工等領域范圍,推進了電子商務企業的創新發展進程。
根據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近些年來我國的電子商務活動中,交易數量快速增長,呈現出了爆炸式增長的發展態勢,交易規模、交易體量不斷地增加,人們的購物方式在電子商務時代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全方位的轉變。電子商務體現了信息化、智能化、便捷性高等多種優勢特點,用戶只需要在移動終端設備上進行操作,即可以在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支持下,完成遠程購物和線上消費等活動。
我國的傳統實體企業在這樣的便捷化的消費方式影響下,迎來了嚴峻的發展挑戰,受到強大的沖擊力,尤其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移動終端設備的廣泛普及和大范圍的應用,電子商務交易數量日益增加,交易金額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大型的電商平臺交易額持續上漲,例如淘寶網、京東商城、蘇寧商城等網上交易平臺,給傳統的實體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力。
面對這一現狀,我國政府也逐漸出臺和實施了相應的政策支持,明確了傳統產業和電子商務產業之間的深度合作和發展戰略關系。網絡技術的支持下,電子商務產業得以發展,因此在互聯網方面,國家相關部門也明確規定了政策內容,促進了電子商務更好的發展和長足建設。在電子商務產業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涌現出多家團購網站,例如美團網、大眾點評網,此類網站的發展推動了電子商務的建設進程,模糊了實體運營商和電商之間的清晰界限,原有的價格驅動向著服務驅動不斷轉變和探索,發展平臺中對于構建垂直化的業務平臺愈發重視,去團購化的形勢愈發推進,團購運行呈現出了低迷狀態[1]。
目前的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普遍的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現象與問題,使區域經濟之間的差距更進一步拉大。電子商務在我國東部地區的發展水平較高,構建起了相對完善的網絡購物運行體系,物流環節也較為靈活,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支撐下快速發展。但是西部地區卻難以發展電子商務,因為缺少經濟條件等強大的支撐力,無法構建起商品供應的完整鏈條,使區域發展的差距更進一步加大,西部市場開拓過程中阻礙重重。我國已經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構建起了全新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電商平臺愈發成熟,但是眾多的電商平臺中,卻缺少彰顯地域經濟特點的平臺個體,當廣大民眾需要進行地域特色產品的購買活動時,只能是在電商平臺上進行,通過銷售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商品的商家渠道獲取地域特色產品。這使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地域市場的開拓難度大,無法實現全國地區的網絡經濟共享建設。
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了電子商務的穩定運行和長足發展,由于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快速,但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卻始終沒有跟上,電商發展的需求受到了部分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限制,導致現階段的電子商務發展面臨著一定的運行難度。這是因為地區經濟和互聯網的普及程度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經濟發展好的地區、互聯網的普及程度相對更高,反之,則體現了相對應的差距,因此不斷拉大區域差距,電子商務的發展和運行難度增加。同時建設電子商務征信體系尚未完善,造假、售假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部分電子商務運行平臺中,泄露消費者信息以及商品的虛假評價問題屢禁不絕,給商家造成了嚴重的信譽損失。針對電子商務運行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有待完善,政府部門提出的有關電子商務的監督管理條例約束力不足、可行性較低,使得電商的發展和運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2]。
金融引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態,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以東部地區為主,對于東部地區的電子商務企業,金融行業給出了大力的支持,而受到歷史因素、地理因素的影響,西部地區在本就薄弱的經濟基礎之上,難以獲取充足的金融行業支持,金融引導能力不足、均衡性較差,導致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仍舊達不到理想的預期目標。電子商務和網絡銀行的功能創新之間有著緊密關聯,金融機構在產品的創新方面仍舊沒有實現創新探索,缺少對電子商務平臺運行的引導和支持,導致電商平臺上難以展示出具有優勢的特色資源。
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為了創新電子商務的新模式,需要從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著手進行創新,我國的民眾在電子商務產業下體會到了豐富多樣的消費體驗方式,市場需求日益增加,使傳統的交流方式和產品交易方法發生了改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的應用,使人們的交流途徑更加廣泛,網絡程序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因此通過信息宣傳式網絡平臺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產品銷售式網絡平臺指的則是現階段我國逐漸發展起來的綜合類電子商務運行平臺,以及垂直類的電子商務運行平臺,逐漸朝著店中店的方向發展。這一發展方向仍舊需要不斷的深入研究,因為新出現的電子商務運行商是直接通過平臺模式運行和發展的,沒有經過相應的轉變,其中涉及到部分實體企業與電商之間開展的合作。例如電商平臺一號店在2014年與中石化展開了合作,覆蓋了眾多領域,包括采購和電子商務平臺以及石油產品銷售等。電子商務運行模式的創新探索中,應關注能夠彰顯地域經濟特點的平臺建設,拓展電子商務的發展范圍,完善網絡購物的運行體系,在國家政策層面加快腳步,推動西部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3]。
電子商務的技術創新在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應從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著手,實現電子商務的技術創新探索。以大數據技術為例,大數據技術不僅是多重疊加數據的一種技術,更是對數據和數據之間的關聯十分重視,分類整合和分析海量的數據信息后,在全新的模型和工具運用下,挖掘深層次的數據,分析數據,將其他數據添加到其中,提高數據的應用價值,我國的電商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逐漸展開了更深層次的探索。云計算技術則是全球范圍內構建大型數字信息化服務體系中的重點內容,云計算技術在各個企業中都是核心的創新性課題,發揮云計算服務的技術支持作用,對于推進電子商務的新模式創新探索有著重要作用。物聯網則是網絡基礎設施之一,具有全球化和動態形式的特點,物聯網能夠通過自組織作用,發揮出強大的推動力效果,運用物理屬性功能、虛擬標識功能,對接網絡虛擬和現實生活,實現物物相連,構建起綜合信息平臺,達到感知的目的。將其應用到電子商務的運行中,可以有效地解決部分發展難題,從技術方面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關注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最大程度地普及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手段。利用技術創新,加強對電子商務運行的監督和管理效率,積極獲取國家和社會領域的資金支持,發揮出金融行業的支持引導能力,實現電子商務的技術創新與各區域內的均衡發展。
電子商務價值鏈在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時代背景下,正在進行積極的優化和創新探索,電子商務產業的最終發展目標是為消費者提供更良好的消費服務,使其獲取滿意的消費體驗,強化電子商務的發展動力,提高電子商務企業的經濟收益和綜合效益。此目標下,電子商務應始終以消費者為關鍵的中心要素,結合消費者的滿意度,對電子商務的價值鏈進行創新。電子商務新模式下應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專業性的服務,對消費者支持和自動化功能進行大力的開發和運用,結合對消費者的心理規律的分析,制定合理的銷售方案,在增值服務中將用戶體驗作為其中的重點,打破原有的電子商務運行和發展觀念,不再以產品為中心,而是要在中心位置上放上消費者主體,保證向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消費服務,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體驗需求。加強對消費者反饋信息的收集,由此開發和設置新的消費功能,完善電子商務價值鏈,結合網絡經濟下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問題,關注區域發展差異,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現象與問題,積極地在各個行業領域中,將電子商務價值鏈的完善和創新落實其中,通過對消費者體驗的維護,使消費人群更加的穩定,由此推動電商運行模式的創新發展[4]。
結論:綜上所述,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必須要進行更進一步的創新探索,結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向消費者提供更完善、專業性的服務,使消費者能夠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獲取更良好的消費體驗,加強對網絡經濟時代優勢的有效運用,大力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業務形態。通過平臺的宣傳、銷售和服務增加跨領域的合作,使電子商務的產業鏈更進一步擴大,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產業更長足的發展,強化我國的社會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