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夏正坤
ANCA相 關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包括肉芽腫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顯微鏡下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和嗜酸性肉芽腫性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polyangiitis,EGPA)。近20年來,AAV的治療獲得重要進展,從致死性疾病轉變為一類慢性疾病。利妥昔單抗(Rituximab,RTX)在誘導和維持治療中的作用獲得了有力的循證醫學支持,并最終納入現行指南。隨著對AAV發病機制的深入認識,阿巴西普、補體C5a受體抑制劑等新型生物制劑不斷涌現,陸續進入臨床驗證。基于CYCLOPS研究[1]、RAVE研究[2]、RITUXVAS研究[3]等一系列里程碑式隨機對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所積累的循證醫學證據,英國風濕病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Rheumatology,BSR)、加拿大血管炎研究網絡(Canadian Vasculitis Research Network,CanVasc)、巴西風濕病學會(Brazilian Society of Rheumatology,SBR)、歐洲抗風濕病聯盟/歐洲腎臟學會-歐洲透析和移植學會(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EULAR/ERA-EDTA)相繼更新或推出了AAV的管理推薦和指南[4-7]。2018年兒童血管炎歐洲共識[8]更是為兒童的AAV治療提供臨床依據。雖然治療已經獲得重大進展,但伴有器官損害的AAV的治療策略、生存質量和長期預后仍然是臨床工作的焦點問題。本文僅就伴有器官損害或威脅生命的AAV的臨床治療進展做一綜述。
伴有器官損害或威脅生命的AAV的臨床治療包括兩個部分:初始免疫抑制治療(誘導治療)以誘導疾病緩解,維持免疫抑制治療(維持治療)以預防疾病復發。
BSR[4]、CanVasc[5]、SBR[6]和 EULAR/ERAEDTA[7]指南均推薦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GC)聯合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C)或RTX為GPA/MPA誘導治療的一線方案,誘導治療時間為3~6個月(表1)。2018年兒童血管炎歐洲共識推薦大劑量GC聯合CYC為兒童AAV一線誘導治療方案,對于新月體腎炎推薦GC+CYC或RTX+血漿置換(plasma exchange,PE)[8]。RTX誘導治療方案尚未達成共識,也是目前臨床研究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
表1 BSR、CanVasc、SBR和EULAR/ERA-EDTA四大指南對于伴有器官損害或威脅生命的AAV誘導期治療方案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four guidelines treatment options of AAV with organ damage or life-threatening 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 during the induction period including BSR/BHPR,CanVasc,SBR and EULAR/ERA-EDTA
1.1 RTX 鑒于CYC日漸顯示出的毒副作用,且不能有效控制部分難治性血管炎的疾病活動及復發,越來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尋找療效更好、毒性更小和安全性更高的替代藥物。RAVE研究[2]和RITUXVAS研究[3]證實,對于新近診斷或復發性AAV患者的誘導治療,RTX與傳統CYC療效相當。在腎功能明顯受累人群〔血肌酐<4 mg/dl(354 μmol/l)〕中,RTX不劣于CYC誘導+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維持方案[9]。對RAVE研究[2]的事后分析提示對于PR3-ANCA陽性患者,RTX誘導治療緩解率優于CYC[10]。因此,BSR[4]、CanVasc[5]和 EULAR/ERA-EDTA[7]指南推薦:對于存在CYC禁忌證,或者不能承受性腺損害、脫發等風險的患者,RTX為誘導期治療首選藥物。
RAVE 研究[2]和 RITUXVAS 研究[3]證實了 RTX誘導治療AA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AVE研究[2]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一項多中心非劣效性試驗,比較RTX與傳統CYC方案的短期緩解率、長期緩解率和復發患者再次誘導的應答率。研究中腎臟受累患者占52%,隨訪6個月時RTX組的誘導緩解率并不劣于CYC組(64% vs 53%,P<0.001),兩組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亞組分析顯示,在復發患者中RTX誘導緩解的效果優于CYC;對于以腎臟受累為主的患者,RTX與CYC療效相當。RITUXVAS研究[3]是RAVE研究[2]的補充,進一步證實RTX對于嚴重器官受累(嚴重腎臟受累和彌漫性肺泡出血)患者與CYC傳統治療方案療效相當,隨訪12個月兩組持續緩解率(76% vs 82%,P=0.68)、不良事件發生率(42% vs 36%,P=0.77)無統計學差異;隨訪24個月,兩組復合終點事件〔復發、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病(ESRD)和死亡〕發生率之間無統計學差異(42% vs 36%,P=1.00),復發率相當(21% vs 18%,P=1.00)[11]。
RTX的最佳給藥方案還在臨床探索中(表2),BSR[4]和 CanVasc[5]指南推薦給藥方案為每次 375 mg/m2,每周1次,連續4周。由于現有兒童用藥證據不足,2018年兒童血管炎歐洲共識僅推薦RTX用于兒童難治性或復發AAV[8]。
表2 利妥昔單抗誘導和維持治療方案Table 2 Rituximab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treatment plan
1.2 CYC CYC是GPA/MPA誘導治療的經典藥物。成人:口服劑量2 mg·kg-1·d-1(最大劑量200 mg/d)(SBR指南[6])。靜脈給藥15 mg/kg(最大劑量1.2 g/次),2周1次,共3次,隨后每3周1次,總誘導療程通常為3~6個月(SBR指南[6])。兒童:500~1 000 mg/m2(最大劑量1.2 g/次),每3~4周給藥1次,治療時間為3~6個月(2018年兒童血管炎歐洲共識[8])。
CYC靜脈給藥方案是目前主流給藥方案。CYCLOPS研究[1]證實靜脈與口服兩種CYC給藥方案的疾病緩解率相似,但靜脈CYC患者藥物累積劑量較低,且其不良反應如感染和白細胞減少相對較少;隨后長達平均4.3年的隨訪發現,口服給藥復發風險略低于靜脈給藥方案,然而兩組最終的生存率和不良事件無統計學差異。鑒于上述研究,靜脈給藥方案已經成為目前的主流方案。BSR[4]和EULAR/ERA-EDTA[7]指南更傾向于靜脈給藥。近期 的 WEGENT研 究[21]、MAINRITSAN 研 究[22]、MAINRITSAN2研究[23]等大型RCT研究設計均采用了靜脈給藥方案,這一方案也被國內大多數臨床中心采納。
1.3 GC BSR[4]、CanVasc[5]、SBR[6]和 EULAR/ERA-EDTA[7]指南明確推薦了GC的初始治療方案和減量方案,對于維持治療時間需根據病情調整。成人:起始劑量0.5~1.0 mg·kg-1·d-1(最大劑量60~80 mg/d),12周左右減至10~15 mg/d,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行甲強龍沖擊治療[3-6]。兒童: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行甲潑尼龍靜脈沖擊治療(10~30 mg·kg-1·d-1,最大劑量1 g/d,持續3 d),隨后序貫口服潑尼松 1~2 mg·kg-1·d-1(最大劑量 60 mg),1個月后減量至0.8 mg·kg-1·d-1,隨后每月減量0.1~0.2 mg·kg-1·d-1,至第 6個月減量至0.2 mg·kg-1·d-1(或10 mg/d)維持[8]。
GC在AAV治療中具有廣泛的抗炎作用,當與細胞毒性藥物同時使用時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3]。多項尚未完成的RCT研究旨在證實低劑量的GC在減少不良事件的同時與高劑量方案療效相當[24-25]。進行中的LoVAS研究[25]評估RTX聯合低劑量(0.5 mg·kg-1·d-1)或高劑量 GC(1 mg·kg-1·d-1)兩種誘導治療方案的治療緩解率、緩解時間、復發率和不良事件等臨床預后。PEXIVAS研究[24]是一項針對嚴重AAV〔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50 ml·min-1·(1.73m2)-1或肺出血〕的大型多中心RCT研究,其中一項重要研究目的即評估誘導治療期標準治療劑量和低劑量GC對于臨床預后的影響。上述研究結果可能推動“減激素治療”,即減少誘導期GC治療劑量和維持期GC治療時長,從而減少GC的累積劑量。
1.4 PE PE能快速清除血液循環中已經產生的抗體,從原理來看能與免疫抑制劑發揮誘導緩解的協同作用,是一種有前景的輔助治療手段。BSR[4]、CanVasc[5]、SBR[6]、EULAR/ERA-EDTA[7]指南均推薦PE用于彌漫性肺泡出血和血肌酐≥500 μmol/L的急進型腎小球腎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治療。MEPEX 研究[26-27]是上述指南推薦的證據來源,該研究證實PE能幫助更多患者在3個月時擺脫透析,并且降低1年后進展至ESRD的風險,但長期隨訪(平均3.95年)提示PE治療并不能降低死亡和進展至ESRD的風險。正在進行中的PEXIVAS研究[24]納入嚴重腎臟受累〔eGFR<50 ml·min-1·(1.73m2)-1〕或肺泡出血患者,有望對PE治療AAV提供進一步的證據支持。
GC聯合CYC或RTX可使大多數伴有器官損害或威脅生命的AAV患者病情獲得緩解,通常在治療開始后3~6個月內出現緩解。
一旦CYC或RTX誘導緩解,即可切換為毒性較弱的其他免疫抑制藥物行維持治療,目標是預防復發。誘導緩解后復發仍是影響患者長期預后的難題。BSR[4]、CanVasc[5]、SBR[6]、EULAR/ERAEDTA[7]指南推薦AZA、RTX、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和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作為維持期備選免疫抑制劑(表3),并推薦MPO-ANCA陽性維持治療時間為18~24個月,PR3-ANCA陽性維持治療時間3~5年。臨床工作中還需根據ANCA血清型、緩解期ANCA狀態、器官受累、腎功能和誘導治療強度、個體化決定維持治療時間。已知CYC導致的性腺損害和骨髓抑制與CYC的累積劑量有關,維持期換用毒性較低的免疫抑制劑減少了CYC暴露劑量、藥物不良反應情況,也為復發后再次CYC誘導贏得空間[1]。
表3 BSR、CanVasc、EULAR/ERA-EDTA和SBR四大指南維持期治療方案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options for maintenance phase in the four major guidelines including BSR,CanVasc,EULAR/ERA-EDTA and SBR
RTX在維持治療中的應用前景已被大量循證醫學結果所證實并納入 CanVasc[5]、EULAR/ERAEDTA[6]指南中。MAINRITSAN 研究[22]證實與 AZA相比,RTX在28個月時復發率顯著降低。RTX的給藥間隔是近年來的熱點問題,目前RTX維持期給藥方案有2種:固定給藥間隔[19,22,28]和個體化的給藥間隔[13]。后者根據B淋巴細胞計數和ANCA滴度調整給藥間隔。MAINRITSAN2[23]研究比較了上述兩種給藥方案的復發率,隨訪28個月兩組復發率無統計學差異(9.9% vs 17.3%,P=0.22),個體化給藥間隔方案明顯降低了給藥次數,減少了RTX累積劑量。正在進行患者招募的MAINTANCAVAS研究[6]旨在驗證依據B淋巴細胞和ANCA滴度水平兩種個體化給藥方案的臨床療效。此外,還有研究旨在探討AAV復發患者再次RTX誘導緩解后的最佳維持治療方案。進行中的RITAZAREM研究[29]擬招募經RTX誘導緩解后復發的AAV患者,再次給予RTX+GC誘導緩解后,比較RTX與傳統AZA兩種維持治療方案的36個月復發率。
優化維持治療的最佳時間,降低復發率的同時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最終改善生存率是目前眾多RCT研究力圖解決的問題。既往研究發現,延長維持治療時間能顯著降低復發率[30]。REMAIN研究[30]旨在探索傳統治療方案(CYC誘導+AZA維持)的最佳維持治療時間,研究發現維持48個月較24個月,復發率明顯降低(22% vs 63%,P<0.000 1),且腎臟預后改善明顯,但是兩組長期生存率沒有統計學差異。上述研究可能為維持治療的療程提供更多的臨床證據。此外,不同維持期藥物的最佳維持治療時間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AAV患者的長期預后不僅取決于血管炎疾病本身,還取決于長期用藥帶來的不良反應。因此,優化更合適的緩解期藥物、更合適的治療劑量和治療周期、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盡管伴有器官損害或威脅生命的AAV的治療已經獲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未來的臨床研究仍然需要進一步解決以下問題:(1)優化GC方案,減少誘導治療和維持治療中GC的累積劑量;(2)優化免疫抑制劑的最佳療程和給藥方案,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3)尋找能夠指導個體化治療的生物標志物;(4)積累新型藥物(特別是新型生物制劑)的循證醫學證據。
隨著臨床研究成果的積累,AAV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案不斷優化,使得伴有器官損害或威脅生命的AAV從致死性疾病轉變為一種慢性疾病。更多學者著眼于AAV患者的長期生存率,認識到免疫抑制劑產生的不良反應(藥物的安全性)已經成為影響AAV長期預后的重要因素。經典CYC方案可能逐漸被相對安全的免疫抑制劑取代。RTX成為目前最有前景的誘導和維持治療藥物,多項大型臨床研究圍繞RTX的給藥方案展開。新型生物制劑補體5a受體的抑制劑(CCX168)和依那西普(Abatacept)等已進入了Ⅱ和Ⅲ期臨床試驗。
作者貢獻:何旭進行資料收集、整理,撰寫論文并對文章負責;夏正坤進行文章審校、質量控制,對文章整體負責。
本文無利益沖突。
本文文獻檢索策略:
以“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Ritux imab”“treatment”“organ damage”“renal impairment”“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glomerulonephritis”“guidelines”“recommend ation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為英文關鍵詞,檢索PubMed數據庫。以“ANCA血管炎”“腎損害”“器官損害”“指南”“共識”“隨機對照研究”為中文關鍵詞,檢索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中國知網數據庫。檢索時間為1995—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