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顧炯
(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703)
焚燒項目的建設工期,一直是各級政府職能部門重點關注的點。焚燒項目啟動時間相對比較急迫,大部分地區在垃圾埋場接近飽和時,才匆匆上馬。生活垃圾焚燒項目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環保工程,其選址和周邊關系比較敏感。廠區建設體量大,配套紅線外工程也復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若不對項目進行周密的組織和計劃管理,就會導致工期的延誤和建設成本的增加。
2019年和之后的項目采用“清單管理”法,作為項目工期管理的手段。通過圖1分析,其前期工作的時間明顯小于2019年之前的項目。對超期的項目,經過調研,有如下共性原因:①土地性質為非建設用地,調規劃需要等省年度計劃(如項目代號gs、gs2);②周邊條件復雜,涉及當地糾紛(如項目代號wz、xw),鄰避效應造成環評工作無法開展(如項目代號ty、nj);③多縣聯合的特許協議簽署,各縣簽署時間不確定(項目代號ss);④項目前期收集垃圾量不夠,銀行對非優質項目貸款審批長等(如項目代號dm、dg)。

圖1 焚燒廠項目建設時間分析
同樣,2019年之后項目的建設施工期也明顯小于2019年之前的項目。對超期項目,經過調研,有如下共性原因:①建設過程中發生重大設計變更,如項目規模和配置變更(項目代號sh、ty);②場平工程量巨大,涉及開山、填海等(項目代號wz、sm);③焚燒廠的非標設備制造周期比較長(項目代號qd、sh);④近年來各地均在填埋轉焚燒,造成配套產能不足。
為滿足政府和民生的需求,2019年之后的項目在不同階段時間管理上,均采用了“清單管理”法解決方案,具體實踐和分析過程如下。
(1)前期工作具有波動性大、時間不可控等特點。通過調研和分析,發現因為規劃、選址、土地、環評等合規性手續辦理比較復雜。焚燒廠及其相關配套,要符合城市整體規劃。土地需要轉為建設用地,選址要避開周邊居民等其他不利條件。環評需公眾參與,不確定性較多。很多拖期項目因為外部條件不利,如選址狀況不佳、周邊居民鬧事、發生鄰避問題和集體事件,造成時間不可控。為此,在前期階段,要積極避免這些因素的干擾,將這些因素消滅在萌芽階段,創造良好的建設條件[1]。此階段的清單管理具體實踐措施:做邊界條件范圍和內容的清單管理,如編制《邊界條件改善手冊》,提前與政府職能部門緊密配合,做好前期工作和邊界條件改善工作。
(2)項目融資。焚燒項目涉及的資金量巨大,且工程參建單位多,合約體系龐雜,包括咨詢類、設備供貨類、建安等合同。若企業銀行授信額度低,融資進度較慢,付款不及時,也會影響項目建設進度。此階段清單管理實踐措施是:多渠道、多平臺、多方案進行融資。列出各平臺融資條件,即清單內容,進行跟進和最優選擇。
(3)焚燒廠的配套工程。電力上網、取水工程、飛灰填埋場等,需要提前落實。電力上網工程需要提前納入國網的年度投資計劃,紅線外工程涉及征地拆遷與當地關系協調,若線路較長,協調難度大,必要的時還需方案調整。此階段做清單管理的實踐是,列出紅線外工程的各控制點清單和實施條件清單,對照清單內容一一落實。
(4)建廠基建條件。很多焚燒廠涉及土石方工程大、護坡治理工程大,地質條件較差,樁基工程量大,需盡可能提前策劃。此階段的清單管理是,列出基建范圍清單和基建條件影響清單。根據清單內容需提前開展和實施,如三通一平、垃圾池深基坑維護等,發揮項目公司的主導權。
(5)項目合規證件辦理。焚燒項目建設手續多,專業廣,牽涉多個行政部門審批,如工程規劃許可證與施工許可證等。此階段的清單管理實踐是,項目公司梳理和列全辦理合規證件所需的必要條件及流程,進行全范圍全過程的跟蹤與協調。清單管理法在此階段能發揮較大的優勢,逐項按時按期去收集和完成,避免發生重大遺漏,最大限度縮短項目取證周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嘗試采用容缺辦理的形式先行取得項目合規證件。
前期基本在12個月,2019年開始清單管理后,項目前期工期普遍縮短了2個月。
焚燒項目涉及專業較廣也較深,煙氣配置要求高,外立面要求也高。還有很多專項設計,如滲瀝液、外裝等。需要各專業設計緊密配合,充分溝通。若出現某一專業設計錯誤或滯后將會影響后續項目整體設計進度。
項目采購也繁多,采購周期較長,鍋爐、焚燒爐、汽輪發電機等大型設備制造周期很長。需要設計、采購人員和廠家密切配合,需要進行大型設備生產制造的跟蹤。
面對如此龐雜的設計、提資和采購工作,以前僅憑設計人員、采購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經驗來把關。現在通過標準化的清單管理手段,不僅縮減設計周期,也大大降低了設計和采購出錯率。通過編制標準化設計、提資、采購清單,如設計手冊、設計大綱、提資清單、采購清單等,使得設計、提資和采購工作的緊密結合。標準化程序化的清單管理,大大加快項目進度,也保障了質量。
在此階段實行標準化清單管理之前,需要發揮總公司和項目公司全部技術力量,邀請外部專家一起參與審核,才能保證設計和采購質量。但采用清單管理之后,整個采購和設計周期縮段了近1/4時間,也保證了質量。
建設施工階段的工期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但此階段的資金投入也是最大的,若工期管理不善,將造成成本的增加。
建設施工階段涉及的單位較多,有政府職能部門、業主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系統集成商、設備供應商、電力公司、土建施工單位、安裝單位、紅線外配套單位和其他外協單位等。每個單位的負責的邊界不一樣,其時間控制力也不一樣。
按照以往工期控制的經驗,選擇有實力、經驗豐富的參建單位,保證充足資金,積極協調關系,再調動參建單位的建設熱情。但這些經驗還是無法保證項目預期目標。為此,項目管理手段在建設期的運用,是保證大型、復雜項目計劃的必要條件之一[2]。包括項目整合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干系人管理等[3]。此階段的項目管理手段都可以轉為清單管理。如傳統的WBS工作任務分解,進行里程碑節點、一級網絡計劃、二級網絡計劃等,均可進行標準化清單的轉換和制定。也包括前期工作計劃、設計計劃、采購計劃、施工計劃、安裝計劃、調試計劃等。建設期編制各個階段工作清單,可以大幅縮短項目建設周期,降低施工過程中出錯率。
筆者所在公司2014—2018年的焚燒項目建設工期基本在18個月,2019年開始清單管理后,項目建設工期普遍縮短了2個月。
除此之外,影響建設工期的還有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如城市重大的會議活動,對施工、運輸的管制,臨時的停電、停水等。自然環境如雨水較多、夏季高溫、臺風、冬季寒冷等。需要項目公司提前做好預知和準備措施。而清單管理中列全了各類可能事件和應對策略,加強了項目風險意識和抗風險能力。
做好項目清單管理,需要不斷完善清單和實時對清單做控制。而數字化平臺,是清單控制的終端體現形式,目前已經在筆者所在公司應用。應用的數字化清單系統有項目信息管理系統、項目周報月報管理系統、前期工作管理系統、設計管理系統、提資與采購管理系統、工程施工管理系統、紅線外工程管理系統、項目收尾管理系統、項目驗收管理系統、項目比價系統、OA系統等。
梳理和完善焚燒項目的各階段清單內容,配合時間網絡計劃,編制標準化清單,輸入數字化平臺系統。在數字化平臺上由各項目計劃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實施維護和更新,即方便了數據整理、統計和比對,也方便了數據反饋和項目計劃糾偏,更能獲得總部和區域資源的支持。
清單管理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管理中成功的應用,大大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取得了經濟效益。目前焚燒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可控制在10個月左右,項目建設施工期基本可控制在16個月左右,滿足政府和公眾對環保項目的進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