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家明,韓 劍,周 云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肛腸科,江蘇 南京 211100)
痔瘡是肛腸疾病的一種,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手術是治療痔瘡的有效手段,但因肛門部疼痛較為特殊,加之受體神經支配的陰部內神經分支廣泛分布于肛提肌、外括約肌、肛管、肛周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敏感性較高,極易產生疼痛[1]。在疼痛的刺激下使得內源性遞質分泌量增多,可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因此,有效減輕術后疼痛可減少應激反應,促進創面的愈合。本研究在痔瘡手術后應用普濟痔瘡栓及電針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痔瘡手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40例。對照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23~54歲,平均(38.59±3.11)歲;病程2~49h,平均(25.52±5.29)h;痔瘡類型為炎性痔4例,血栓外痔10例,混合痔26例。研究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22~55歲,平均(38.60±3.13)歲;病程2~48h,平均(25.16±5.82)h;痔瘡類型為炎性痔5例,血栓外痔13例,混合痔2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4]中炎性痔、血栓外痔、混合痔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炎性痔因肛緣皮膚破損或感染導致局部紅、腫、痛、熱等炎性表現,疼痛感明顯;血栓外痔因痔外靜脈破裂,出血淤積于皮下而形成,疼痛劇烈;混合痔同一范圍的內外痔靜脈叢相互融合,使得內痔與外痔部分相互融合成一個整體,伴有內痔、外痔雙重癥狀。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以便后肛周疼痛為主要表現;③自愿參與;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曉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②既往肛門或腹部手術史;③伴有脫出的Ⅲ度、Ⅳ度內痔;④伴有肝、腎、心、肺功能異常;⑤凝血功能障礙;⑦精神疾病,無法完成治療。
兩組均用普濟痔瘡栓(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30093)直接塞入肛門,1次1粒,日2次。另根據疼痛情況給予曲馬多(Medochemie Ltd.,國藥準字H20140362)50mg,日2次,口服。1周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研究組加用電針治療。取長強穴、承山穴,對穴位區皮膚行常規消毒,用0.25mm×40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快速破皮,進針深度控制于30mm,采用提插捻轉法得氣。長強穴、承山穴均連接蘇州醫療用品廠生產的華佗牌SDZ-V型電子針療儀,選擇疏密波,頻率為2Hz/15Hz,調整電流強度以肌肉輕度震顫,且微痛為宜,留置30min,日1次,1周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治療前及治療2個療程后評估創面疼痛程度,于白紙上畫一條長度為10cm直線,一端為無痛,另一端為劇烈疼痛,患者依據自身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的某一點表達出來,隨后使用直尺測量起點至確定點的直線距離,1cm為1分,總評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強。
水腫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兩個療程后展開評估,輕度水腫記2分,水腫明顯記4分,嚴重水腫記6分,水腫程度與評分呈正相關。
癥狀消失時間:肛門水腫消失時間、創面滲液消失時間、肛門墜脹緩解時間、出血停止時間、創面愈合時間。
并發癥:感染、肛緣水腫、創面不愈合、排便困難、尿潴留。
痊愈:肛門無疼痛,肛緣未見水腫,創面愈合,其他臨床癥狀及臨床體征全部消失;顯效:肛門疼痛及水腫至少消失1項,另1項癥狀輕微,未出現感染,創面基本愈合。有效:肛門疼痛及肛緣水腫較治療前好轉,未完全消失,未出現感染,創面未完全愈合。無效:肛門疼痛及肛緣水腫無明顯好轉,或癥狀加重,創面未愈合。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及水腫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及水腫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及水腫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疼痛評分 水腫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7.82±0.63 3.22±0.51 5.28±0.46 3.15±0.68研究組 40 7.79±0.64 1.07±0.49 5.30±0.39 1.86±0.71 t 0.211 19.226 0.210 8.299 P 0.833 0.000 0.834 0.000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s)

表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s)
組別 例 肛門水腫消失時間創面滲液消失時間肛門墜脹緩解時間出血停止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對照組 40 15.72±2.80 6.79±0.96 9.93±2.61 6.94±0.82 19.82±5.47研究組 40 13.32±2.42 4.82±0.64 7.44±2.34 4.88±0.15 16.40±4.11 t 4.102 10.799 4.493 15.629 3.16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2
兩組并發癥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比較 例(%)
手術是治療痔瘡的有效手段,因手術位置的特殊性,手術切口距離肛緣至齒線較近,易刺激齒線下部組織、手術創面神經而產生疼痛,對術后創面的愈合造成影響。痔瘡術后疼痛可引發組織液集聚,從而出現創面滲液、肛周水腫、發熱、感染等并發癥,導致術后創面恢復時間延長。此外,創面疼痛感還可刺激肛門括約肌持續痙攣,使肌肉血管處于收縮狀態,其周圍血液循環受阻而誘發炎癥性水腫,痔瘡術后促創面愈合、減輕疼痛尤為重要[5]。
普濟痔瘡栓是由冰片、熊膽粉、豬膽粉及基質組成的復方制劑,其中熊膽粉與豬膽粉為大苦大寒之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癰之效;冰片為苦寒之品,可消腫止痛、防腐生肌?,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普濟痔瘡栓局部給藥對大鼠肛門切割出血模型,有止血作用,對醋酸所致大鼠肛門潰瘍,有促進愈合作用;對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腫脹,有抗炎作用。腹腔注射預防給藥,小鼠醋酸扭體法,提示本品有鎮痛作用。臨床研究顯示經局部給藥后可促進潰瘍面愈合,藥物有效成分經釋放后直接作用于肛管病變組織及直腸黏膜,提高了藥物生物利用度[6]。針刺治療是中醫外治法一種,《針灸甲乙經》記載:“痔痛,攢竹主之;痔,會陰主之?!贬槾桃越浗j理論為指導,遵循選穴及配穴的方法,選取相應的腧穴進行配伍,以確定刺灸法的相關治療方案[7]。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總有效率高,治療后VAS評分及水腫評分低,肛門水腫消失時間、創面滲液消失時間、肛門墜脹緩解時間、出血停止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短,且無明顯并發癥,表明在普濟痔瘡栓治療基礎上聯合承山與長強穴配伍針刺治療可有效緩解術后疼痛程度,改善水腫程度,緩解肛門腫脹,減少創面滲出,促進新血管形成,利于創面愈合。承山穴位于小腿后正中,屬足太陽膀胱經穴,穴位周圍分布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腓神經。近年來,臨床多應用該穴位治療小腿局部疼痛、腰痛、便秘、痔瘺等疾病,可有效緩解疼痛感;長強穴位于人體尾骨下端,為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重點,穴區周圍分布肛門神經與尾神經,臨床應用該穴位治療肛周局部疾病,獲得較好效果。將承山與長強穴配伍是針刺治療中典型的遠近配穴方式,在電針頻率刺激下,可理氣止痛、消痔活絡。同時針刺可促進體內鎮痛物質分泌量迅速上升,利于調節機體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可在短時間解痙止痛、調暢通淋、舒筋通絡[8-9]。
綜上所述,采用普濟痔瘡栓聯合電針承山與長強穴療效確切,可緩解創面疼痛感,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術后恢復,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