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晴
(河北省衡水市中醫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慢性宮頸炎屬于臨床發病率較高的婦科疾病,臨床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黃色,或伴有粘稠狀膿性、血性或夾雜血絲[1]。目前,臨床對于慢性宮頸炎發病機制尚未闡明,普遍認為與大腸埃希菌、厭氧菌等,影響患者健康生活[2-3]。益氣化濕解毒湯有清熱解毒、抗病毒及抗增殖作用。研究證實,其臨床療效確切,但遠期隨訪及生活質量評價不一[4]。本研究以中西藥合用治療慢性宮頸炎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2例,均為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診治患者,分為兩組。西藥組46例,年齡24~53歲,平均(41.49±4.53)歲;病程2~15個月,平均(8.48±1.32)個月;妊娠數1~3次,平均(1.69±0.32)次;體質量指數18~26kg/m2,平均(22.15±4.31)kg/m2。聯合組46例,年齡25~52歲,平均(42.11±4.56)歲;病程2~14個月,平均(8.51±1.36)個月;妊娠數1~4次,平均(1.72±0.35)次;體質量指數19~27kg/m2,平均(22.23±4.36)kg/m2。兩組基本病程、年齡、疾病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西醫診斷標準:符合《中華婦產科學》[5]慢性宮頸炎診斷標準,無特殊癥狀,或有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黃色或膿性,性交后伴有出血。子宮頸呈糜爛改變或子宮頸口流出黃色分泌物,亦可表現為子宮頸息肉、子宮頸肥大。細胞學/陰道鏡檢查結果炎性反應。
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婦科學》[6]中慢性宮頸炎診斷標準,均為脾虛濕毒郁結證。主癥為帶下量多、色白或黃或黃白相兼,次癥為接觸性出血、陰癢、下腹疼痛、腰骶酸脹疼痛,口干苦而膩,胸悶納呆。
納入標準:符合中醫、西醫慢性宮頸炎(脾虛濕毒郁結證)診斷標準,符合益氣化濕解毒湯聯合西藥治療適應癥,無藥物過敏史。
排除標準:合并血液系統疾病、精神異常或凝血功能異常,合并宮頸息肉、既往宮頸創傷史或因宮頸病變行物理治療。
兩組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片治療。克拉霉素分散片(山東厚進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11)0.125g,口服,每天2次,連續服用4周(1個療程)。于月經干凈第3天每天開始使用溫水清洗外陰,并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片(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20019)放置在陰道穹隆部位,每晚睡前1粒。
聯合組加用益氣化濕解毒湯。黃芪20g,土茯苓20g,黃柏10g,貫眾10g,白術15g,當歸10g,川芎10g,龍膽草6g,砂仁10g,甘草6g。納呆加厚樸,伴有腹痛加川楝子、延胡索,帶下滑脫增加芡實、烏賊骨。每天1劑,水煎250mL,早晚各服用1次。
兩組均連續治療4周,療程完畢后隨訪6個月。
證候積分:參考《藥物研究技術指導原則》[7]對小便短赤、陰部瘙癢、帶下及胸悶納呆、小腹隱痛進行評估,每項總分5分,分值越低效果越佳。
血清炎性因子: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0(IL-10)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
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身體疼痛、精神健康、活力、情感智能、總體健康8個維度進行評估,每項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8]。
不良反應及復發率:記錄治療過程中惡心嘔吐、腹瀉、肝腎異常情況,療程后均完成6個月隨訪,隨訪為電話或微信隨訪,記錄1、3、6個月復發情況。
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宮頸變光滑,糜爛面消失,且隨訪期間無復發。顯效:癥狀明顯改善,糜爛面積縮小70%以上,炎癥基本消除。有效:糜爛面積縮小50%~70%,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或達不到“有效”標準。
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西藥組治療后4周時比較,△P<0.05。
組別 例 陰部瘙癢 小便短赤 小腹隱痛 帶下 胸悶納呆聯合組 46 治療前 3.69±0.41 3.72±0.43 3.70±0.42 3.75±0.46 3.64±0.38治療后4周 0.71±0.16*△ 0.78±0.18*△ 0.62±0.12*△ 0.69±0.15*△ 0.83±0.20*△西藥組 46 治療前 3.70±0.42 3.73±0.44 3.71±0.43 3.74±0.45 3.65±0.39治療后4周 1.76±0.25* 1.79±0.21* 1.96±0.27* 1.73±0.27* 1.58±0.27*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西藥組治療后4周時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TNF-α(ng/L)IL-10(pg/mL) VEGF(μg/L)聯合組 46 治療前 1.68±0.15 28.67±4.34 10.21±0.26治療后4周0.53±0.11*△ 45.39±5.71*△ 18.53±0.31*△西藥組 46 治療前 1.69±0.16 28.68±4.36 10.20±0.25治療后4周0.95±0.14* 34.51±4.69*14.38±0.28*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西藥組治療后4周比較,△P<0.05。
SF-36評分 聯合組(46例) 西藥組(46例)治療前 治療后4周 治療前 治療后4周生理功能 65.98±4.34 91.21±6.59*△ 65.99±4.35 81.13±6.13△生理職能 67.51±5.68 89.43±6.52*△ 67.54±5.71 78.58±5.95△社會功能 66.43±4.59 86.54±6.14*△ 66.51±4.62 80.11±6.11△身體疼痛 69.12±5.98 85.39±5.42*△ 69.87±6.12 78.54±5.96△精神健康 70.13±6.72 87.88±6.99*△ 70.06±6.70 75.45±6.78△活力 63.23±5.64 89.41±7.12*△ 64.11±5.68 78.43±6.51△情感智能 72.15±7.11 87.43±6.56*△ 71.27±6.89 77.86±6.64△總體健康 68.95±4.75 90.19±6.58*△ 69.11±4.78 81.43±5.8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安全性及復發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安全性及復發比較 例(%)
慢性宮頸炎屬于女性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由于宮頸是女性生殖系統中重要器官,能防御外界細菌、病毒。但是,由于宮頸解剖位置與陰道、子宮交界,再加上順產、宮腔手術等,造成宮頸損傷明顯,均會增加宮頸炎發生率。目前,對于慢性宮頸炎發病機制尚未闡明,普遍認為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有關。克拉霉素是常用的治療藥物,對革蘭陽性菌、部分革蘭陰性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亦可抑制支原體、蛋白合成,具有較強的抗菌能力[9]。同時,以口服方式用藥,經胃腸道迅速吸收,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片屬于常用的抗HPV藥物,能干擾病毒蛋白合成、分泌,抑制病毒DNA的轉錄和復制,從而發揮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10]。
慢性宮頸炎屬中醫“帶下”范疇。治療需遵循“治帶必先祛濕,祛濕必先理脾,佐以溫腎固澀”。益氣化濕解毒湯方中黃芪補氣利尿,土茯苓解毒、鎮痛,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貫眾涼血止血,白術健脾利尿,當歸活血化瘀,川芎行氣開郁,龍膽草清熱燥濕,砂仁溫脾止瀉、化濕開胃,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奏清熱解毒、利濕止帶功效。藥理研究表明[11]:益氣化濕解毒湯有抗菌消炎、止血生肌、促進創面收斂功效。
西藥聯合益氣化濕解毒湯治療慢性宮頸炎能改善臨床證候積分,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且不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