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河南省太康縣人民醫院中醫內科,河南 太康 4614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表現為泛酸、早飽、食欲不振、腹脹、噯氣、上腹隱痛、惡心等癥狀,且反復發作或者持續性發作。據統計,普通人群中產生消化不良癥狀占19%~41%[1]。占胃腸病專科門診50%左右[2]。本研究以中西藥合用治療FD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88例,均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中西組與西醫組各44例。中西組男20例,女24例;年齡25~51歲,平均(37.96±6.21)歲;病程3~9年,平均(5.58±1.28)年。西醫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28~49歲,平均(38.55±5.01)歲;病程2~10年,平均(5.91±1.9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中醫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胃脘痛”范疇,西醫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4]中FD診斷標準,簽署協議書。
排除標準:伴有心、肝、腦、腎以及造血系統等原發性嚴重病變,合并精神分裂癥,合并過敏體質或者對多種藥物成分過敏,1個月服用對胃腸道功能產生影響藥物,伴有消化性潰瘍等嚴重器質性病變,2年有吸毒、酗酒史,處于妊娠階段或者哺乳階段女性,參與其他藥物試驗。
兩組均用雷貝拉唑鈉(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330)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枸櫞酸莫沙必利(廣東安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264)口服,每次5 mg,每天3次;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成都倍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0043)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
中西組加用補氣運脾湯合越鞠丸治療。藥用炙甘草6g,砂仁6g,神曲10g,梔子10g,制香附6g,白術10g,蒼術6g,茯苓10g,川芎6g,炙黃芪15g,陳皮6g,人參6g。水煎至300mL,每天1劑,分早晚2次溫服。
兩組持續治療4周。
中醫證候積分。主癥為上腹隱痛、腹脹,無癥狀、輕度癥狀、中度癥狀、重度癥狀依次計0分、2分、4分、6分。次癥為早飽、噯氣、惡心、反酸等,無癥狀、輕度癥狀、中度癥狀、重度癥狀依次計0分、1分、2分、3分。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胃脘痛及其他臨床癥狀消失,胃鏡、X線鋇餐造影等檢查結果正常。好轉:胃脘痛減輕,發作次數減少,其他臨床癥狀減輕,胃鏡、X線鋇餐造影等檢查結果好轉。未愈:胃脘痛及其他臨床癥狀無變化,胃鏡、X線鋇餐造影等檢查無改變。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中西組 44 12.13±3.54 4.02±1.78 13.577 <0.001西醫組 44 12.41±3.05 7.72±2.91 7.380 <0.001 t 0.398 7.195 P 0.692 <0.001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FD可能和胃、十二指腸動力異常、胃酸分泌異常等有關[5],故控制胃酸分泌、提高胃腸動力可促進病情轉歸。雷貝拉唑鈉、枸櫞酸莫沙必利、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發揮提高胃動力、抑酸、穩定情緒等作用,并作用至FD病理、生理不同環節,發揮協同效果,提高臨床療效。
FD屬中醫“胃脘痛”、“痞滿”等范疇。肝失疏泄、氣機不利,繼而橫逆克犯脾土,脾失健運而水谷不化、清陽不升,氣滯血瘀、痰食濕火且阻遏在胃,肝郁脾虛及肝氣郁結日久,致中焦氣化失司及脾胃升降失常而發病。主要治則為和胃消痞,疏肝解郁[6]。補氣運脾湯合越鞠丸中黃芪補氣升陽、益衛固表,人參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大補元氣,陳皮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川芎活血行氣、止痛祛風,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梔子利濕、涼血、清熱瀉火、解毒,白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制香附可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炙甘草能益氣復脈、緩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和胃消痞、疏肝解郁之功。藥理研究顯示,人參具有抗休克、抗疲勞作用,可加快蛋白質合成,提高肝臟代謝物質酶活性。黃芪可加快機體代謝,并發揮抗疲勞效果。白術對腸道具有雙向調節效果。炙甘草可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腸平滑肌痙攣,并起鎮痛作用。茯苓具有護肝、抑制胃液分泌作用。砂仁能提高胃功能,加快消化液分泌,提高腸道運動,促進腸脹氣排出,改善腸脹氣癥狀。蒼術具有抗腸痙攣效果,能松弛腸肌肉,同時促進振幅恢復功能。制香附可減輕腸管緊張性,并提高膽汁流量,達到保護肝功能作用。神曲可提高食欲,保持機體正常消化機能[7]。
中西藥合用治療FD可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