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李忠信,楊會舉
(1.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肛腸科,河南 鄭州 450008;2.河南省臨潁縣第二人民醫院肛腸科,河南 臨潁 462600)
混合痔屬于肛腸科常見疾病,以便血、肛門部腫物、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癢,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1]。目前,內痔套扎術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其利用電動負壓吸引器所產生的負壓,采用自動彈力線套扎器針對脫出的痔核進行套扎,套扎線一般選擇具有彈性的皮筋進行直接的套扎,阻斷了內痔痔核的血液供應,從而加速了痔核的壞死和脫落。因其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操作簡單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混合痔的治療中,并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2]。然而術后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肛門墜脹,輕者影響患者情緒,重者表現為坐立不安,不利于術后恢復。本研究用復方黃柏液聯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腸緩解內痔套扎術后肛門墜脹不適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52例,均為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我院行直腸黏膜套扎術治療的152例混合痔患者,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76例。對照組男40例,女36例;年齡22~74歲,平均(46.36±3.75)歲;病程1~4年,平均(1.65±0.25)年。觀察組男41例,女35例;年齡23~73歲,平均(46.41±3.68)歲;病程1~4年,平均(1.71±0.2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符合《痔診斷和治療指南(2010修訂版)》[3]中的診斷標準:術后自覺肛門部下墜,脹滿不適,常引起排便感,便數增多,但多數欲便不解,重者伴有肛門持續下墜脹滿,墜脹可向腰骶、大腿、臀部等部位放射,常在久坐、久站、勞累后加重,平臥時可緩解。②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脾虛氣陷證的診斷標準:肛門區域下墜脹痛,勞累后加重,欲便不出,便意頻數,腹脹,納呆,便溏,氣短懶言,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舌質紫暗,脈弦細澀。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意識清晰,可自主交流;④自愿參加研究。
排除標準:①合并肛瘺、肛裂、肛周膿腫、肛乳頭肥大、肛門直腸狹窄等肛腸疾病;②合并傳染性疾病、精神疾病;③合并肝、腎、心、肺功能異常。
兩組均行內痔套扎術治療。取右側臥位,給予腰椎麻醉,肛內置入肛門鏡,將廣州中達福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ZDF-TZQ-05D-6自動彈力線痔瘡套扎吻合器與負壓吸引器相連,將發射頭對準齒線上紫紅色隆起之痔核,打開吸引器,待負壓維持在-0.08至-0.1MPa穩定不動,轉動套扎器驅動輪360度至藍點回歸原位,發射彈力線環套,轉動推線管釋放輪至數字1,釋放推線管,捏緊彈力線尾部并用力作對抗牽引以收緊彈力線前端環套,確認環套將痔組織扎緊,打開負壓釋放開關,釋放被套扎痔核,繼續持推線管并稍用力往后推,露出彈力線前端,剪斷打結處,完成套扎。術后于肛內塞入凡士林油,并紗布包扎壓迫固定24h,給予抗生素抗感染。
對照組于術后第2天用利多卡因(萬邦德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2621)灌腸,叮囑排空大小便,取側臥位,墊高臀部,使用10mL注射器吸取5mL的2%利多卡因,將頭皮靜脈管與注射器連接,緩慢注入藥物,保留1h以上,日1次。
觀察組于術后第2天用利多卡因聯合復方黃柏液灌腸。叮囑排空大小便,取側臥位,墊高臀部,使用50mL注射器吸取5mL的2%利多卡因5mL聯合50mL復方黃柏液(山東漢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097),與小號硅膠灌腸管與注射器連接,向肛門內插入10cm左右,緩慢注入藥物,保留1h以上,日1次。
兩組均連續治療7天。
肛門墜脹:根據墜脹程度分別計0分(肛門無墜脹感)、2分(肛門輕度墜脹感)、4分(肛門中度墜脹感,急便感,休息后可緩解)、6分(肛門重度墜脹感,治療后無明顯緩解)。
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在紙上畫一條10cm橫線,0端代表無痛,10端代表劇痛,中間部位代表不同程度疼痛,于治療前、治療3天后由患者根據自身疼痛程度在相應位置標出,疼痛程度與評分呈負相關。
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評估。肛門疼痛、墜脹等臨床癥狀消失,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為治愈。肛門疼痛、墜脹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對日常生活和工作影響較小為顯效。肛門疼痛、墜脹等臨床癥狀有所減輕,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響為有效。若未達到“有效”標準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肛門疼痛、墜脹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肛門疼痛、墜脹比較 (分,±s)

表2 兩組肛門疼痛、墜脹比較 (分,±s)
組別 例 VAS評分 肛門墜脹感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76 4.03±0.52 3.45±1.22 3.813 0.000 5.16±0.33 3.95±0.85 11.569 0.000觀察組 76 4.11±0.55 2.01±0.52 24.187 0.000 5.21±0.29 2.23±0.67 35.584 0.000 t 0.921 9.466 0.992 13.854 P 0.358 0.000 0.323 0.000
治療期間兩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內痔套扎術是當前治療混合痔應用較為廣泛的手段,該術式在切斷直腸靜脈團的同時能夠向上整體懸吊肛墊部組織,使其不再脫垂和下移,且該術式能夠最大限度保留肛門結構和肛墊[5-6]。然而術后會出現各種并發癥,其中肛門墜脹最為常見。肛門墜脹發病較為復雜,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可能是手術過程中各種器械的過度牽拉使機體產生排斥反應,刺激肛管產生便意,出現墜脹感;套扎痔核脫落部位發生感染、充血、糜爛等刺激肛管,發生墜脹感;手術改變肛管長度,產生墜脹感;或者是骶尾部腫物刺激壓迫直腸產生墜脹感。研究顯示,肛腸病術后給予保留灌腸,可減輕其肛門墜脹和疼痛,加速創面愈合[7-8]。利多卡因是一種酰胺類麻醉藥,用于直腸黏膜套扎術后保留灌腸,可迅速滲透到傷口皮下組織,將鈉離子內流阻斷,逆向阻滯神經纖維的沖動傳導,以減輕術后墜脹疼痛。
中醫認為,內痔套扎術屬于一種創傷性治療,術后肛周淋巴、血液循環受阻,導致氣滯血瘀,與濕熱之邪互結,導致傷口局部經脈不利、血脈不通,局部組織痙攣,出現肛門墜脹。故治療應以清熱祛濕、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為原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VAS評分、肛門墜脹評分低于對照組,治療期間兩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表明復方黃柏液聯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腸能緩解內痔套扎術后肛門墜脹,減輕肛門疼痛,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復方黃柏液方中黃柏清熱燥濕、解毒療瘡;蒲公英、金銀花清熱解毒;連翹消腫散結、疏散風熱、清熱解毒;蜈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之效。現代研究顯示,復方黃柏液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同時可消除炎癥水腫,促進血管新生,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9-10]。
綜上所述,復方黃柏液聯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腸能夠緩解內痔套扎術后肛門墜脹感,減輕疼痛,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