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黎霞
(河南省桐柏第三醫院,河南 桐柏 474750)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由乙醇或者其他病理因素誘發慢性肝臟疾病,據悉,NAFLD患病率約占我國成人的15%左右遠超于10年前5.5%[1-2]。本研究用疏肝降脂湯輔治NAFLD并觀察肝功能以及血脂水平影響,報道如下。
共102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參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1例。研究組男37例,女14例;年齡45~65歲,平均(55.12±4.57)歲;病程2~7年,平均(4.82±1.01)年;病情程度為重度7例,中度31例,輕度13例;體質量指數(BMI)21.3~34.6 kg/m2,平均(27.96±3.30)kg/m2。對照組男41例,女10例;年齡46~64歲,平均(54.98±4.12)歲;病程2~7年,平均(4.45±1.17)年;病情程度為重度10例,中度30例,輕度11例;BMI 20.5~34.7 kg/m2,平均(27.58±3.52)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3]中有關NAFLD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知情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其他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②急性心腦血管疾病;③惡性腫瘤;④腎衰竭;⑤對研究藥物成分過敏。
兩組均控制飲食、加強活動,針對合并基礎疾病者予以相應治療。另口服熊去氧膽酸(云鵬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2404),每天2次,每次250mg。
研究組加用疏肝降脂湯治療。藥用甘草3g,茯苓15g,昆布9g,澤瀉15g,山楂15g,白術15g,萊菔子12g,炒決明子12g,丹參9g,陳皮9g,柴胡9g。合并濕熱加決明子12g、茵陳9g,合并肝陰虛加女貞子12g、枸杞子12g,合并脾虛加白術9g。水煎至250mL,每天1劑,分早晚2次溫服。
兩組均1個月為一療程,持續用藥3個療程。
肝功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經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行丙氨酸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γ-谷氨酰轉肽酶(γ-GT)、總膽紅素(TBIL)水平檢測。
血脂水平。晨起空腹靜脈血,經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行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檢測
應激反應。取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離心取血清,經比色法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檢測,經硫代巴比妥法對丙二醛(MDA)水平檢測,經免疫比色法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水平檢測。
臨床癥狀已完全消退,肝臟彩超檢查顯示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肝臟彩超檢查顯示有明顯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肝臟彩超檢查均無變化,甚至加重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mmol/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mmol/L,±s)
時間 組別 例 HDL-C LDL-C TG TC治療前研究組 51 0.84±0.16 4.46±0.30 3.25±0.36 6.37±0.44對照組 51 0.87±0.17 4.51±0.32 3.27±0.31 6.40±0.42 t 0.918 0.814 0.301 0.352 P 0.361 0.418 0.764 0.725治療后研究組 51 1.24±0.15 2.63±0.24 2.37±0.29 4.60±0.34對照組 51 1.01±0.13 3.10±0.27 3.86±0.26 5.16±0.39 t 8.275 9.291 27.320 7.730 P <0.001 <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 γ-GT(U/L) TBIL(μmol/L) AST(IU/L) ALT(IU/L)治療前 研究組 51 62.96±7.60 61.35±7.04 105.89±18.26 89.54±12.03對照組 51 62.87±7.55 60.63±7.86 103.59±17.50 88.52±11.81 t 0.060 0.487 0.649 0.432 P 0.952 0.627 0.518 0.667治療后 研究組 51 42.53±4.50 28.64±5.89 49.30±9.05 41.09±8.18對照組 51 53.20±4.64 38.79±6.03 58.65±10.03 52.05±8.93 t 11.789 8.599 4.943 6.463 P<0.001 <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應激反應指標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 GSH-Px(IU/mL)MDA(μmol/L)SOD(IU/mL)治療前 研究組 51 135.54±24.48 5.69±0.79 72.79±13.39對照組 51 134.06±23.57 5.71±0.66 71.46±14.98 t 0.311 0.139 0.473 P 0.756 0.890 0.637治療后 研究組 51 198.37±31.04 3.35±0.44 96.25±10.12對照組 51 172.29±24.58 4.12±0.50 86.97±9.41 t 4.704 8.256 4.796 P<0.001 <0.001 <0.001
NAFLD屬于肝臟代謝綜合征病理表現之一,發病率呈逐步升高趨勢,且早期無顯著特征,而感到腹部脹滿、肝臟處不適感或者疼痛以及血脂異常等時,需及時實施有效治療方式。據不完全統計,約20%左右患者在未接受積極治療時,可在一定時期內發展為肝癌、肝硬化[4]。西醫除常規干預之外,多用熊去氧膽酸等藥物治療,可減輕肝細胞受損,起到護肝、降血脂效果,但單一應用時受個體差異影響,部分患者療效欠佳。
NAFLD屬中醫“痰濁”、“脅痛”等范疇。病位在肝臟,多累及脾胃,為本虛標實之證,氣虛為本,氣滯、瘀血、濕濁、痰飲為標。飲食勞倦、情志失調、外感濕熱邪氣以及稟賦不足等,致肝失疏泄以及脾失健運,而濕濁內阻成痰,痰濁郁結而阻滯氣機,瘀血阻滯,致使濕、瘀、痰互結阻痹脈絡而病。治應以疏肝健脾、消積化濁、活血祛瘀為主[5]。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HDL-C高于對照組,LDL-C、TG、TC、γ-GT、TBIL、AST、ALT低于對照組。疏肝降脂湯方中甘草性味甘平,可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茯苓性味平甘淡,能利水滲濕、健脾安神;昆布性味寒咸,可消痰利水、軟堅散結;澤瀉性味寒平淡,有泄熱、利水滲濕之效;山楂性味溫甘酸,可活血化瘀、消食健胃;白術性味溫苦,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萊菔子性味平甘辛,有降氣化痰、消食除脹之功;炒決明性味微寒、甘苦咸,可平肝養腎;丹參性味微寒、苦,可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溫經通脈;陳皮性味溫苦辛,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通便利水之效;柴胡性味微寒、苦辛,可疏肝解郁,且引諸藥經肝經直達病所。諸藥共用,可達疏肝健脾、化痰祛濁、活血祛瘀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柴胡能緩解肝細胞損傷,有保護肝功能效果,并能加快脂肪分解,抑制肝細胞的脂肪樣變;丹參可抑制肝細胞變性與壞死,并加快肝細胞再生,從而改善肝功能;山楂中富含多種類有機酸,利于增強消化酶活性,改善肝臟對脂肪清除能力;澤瀉可抑制外源性膽固醇與三酰甘油吸收,繼而降低血脂水平,保護肝功能;陳皮中甘油甲基橙皮苷存在保肝利膽功效,能加快血脂清除速度[6-7]。由此可知,疏肝降脂湯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NAFLD發病中心環節為脂質代謝異常所致肝細胞內過度蓄積脂質,而機體氧化與抗氧化失衡于NAFLD“二次打擊”起到重要作用[8]。NAFLD是因機體中大量游離脂肪酸(FFA)經肝細胞內質網氧化形成大量活性氧(ROS),致使氧化與抗氧化系統失去平衡,此時SOD、GSH-Px等多個抗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而能反映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分解與脂質過氧化損傷的終產物MDA水平顯著升高,繼而誘發肝細胞的生物膜受損,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腫脹或者纖維化,嚴重時可產生肝硬化等[9]。疏肝降脂湯可改善應激反應,減緩病情發展,利于病情轉歸。疏肝降脂湯具有降脂效果,可減少FFA含量,繼而抑制ROS伸長,從而改善氧化與抗氧化系統失衡狀況。
疏肝降脂湯輔治NAFLD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