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大
黨的歷史包括黨的奮斗史、黨的理論創新史、黨的建設史,等等。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歷史在人民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又造就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新的歷史輝煌。”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5.“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6.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意義重大。
黨史的學習教育首先要樹立正確黨史觀。一是要堅持黨史姓黨。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學習、研究、宣傳黨史,在黨愛黨,在黨護黨,在黨為黨。二是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四個偉大”中的偉大斗爭即要堅決與否定黨的歷史、抹黑領袖、污蔑英雄的歷史虛無主義進行斗爭。三是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16.四是要科學評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16.
一、學習黨史,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為什么在那個“覺醒年代”,中國兩三百個黨派中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后取得了政權,領導人民使我國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帶領人民開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就是因為我們黨“從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那一刻起,就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6.學史明理,就是明馬克思主義的理,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特別是21世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一百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斗目標,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6.無論怎么向前走,走得多遠,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從哪里出發、為什么出發。古人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1002(02).“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112(02).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越是要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因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也越發顯得迫切而重要。
二、學習黨史,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我們黨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大革命失敗后,三十多萬犧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隨我們黨鬧革命的人民群眾;紅軍時期,人民群眾就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銅墻鐵壁;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廣泛發動群眾,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淮海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人民群眾干出來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11.沒有人民也就沒有我們黨,不能為人民謀幸福我們黨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世界共運史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執政達七十四年之久的蘇共,在一夜之間垮臺,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沒有代表人民利益,喪失了人民群眾的信任。1990年蘇聯《西伯利亞報》曾經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在“你認為蘇共的政策代表誰的利益”的問題下,回答代表全體人民利益的為7%,回答代表蘇共黨員利益的為11%,回答代表黨的機關人員利益的高達85%。一個執政黨只能代表黨的機關人員利益,這個黨遲早是要喪失執政地位的。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不惜一切代價。在“閉卷”考試中考出了好成績,彰顯了黨的偉大。在精準扶貧中,我國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當前我國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在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而且必將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克服任何困難、就能無往而不勝。反之,我們將一事無成,甚至走向衰敗。”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11.
三、學習黨史,要始終做到“兩個維護”
黨的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則中的“四個服從”,其核心是全黨服從中央;“四個意識”中最根本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不僅革命權威、政治權威具有重要作用,個人權威、領袖權威同樣對無產階級政黨具有重要作用。列寧指出,領袖、政黨、階級、群眾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領袖是政黨的領袖,政黨是領袖集團主持下的政黨,政黨若沒有自己的領袖核心,就不能形成統一的意志,就不會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毛澤東同志強調,“要建立領導核心,反對‘一國三公。”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9.鄧小平同志指出,國家的命運、黨的命運、人民的命運需要有一個領導集體;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要注意樹立并維護黨的領導集體以及這個集體中的核心。
回顧我們黨的歷史也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就缺少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一直到遵義會議才“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14.當前,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在偉大斗爭實踐中形成的,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當之無愧的。在新時代,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并將其落到實處。
四、學習黨史,要始終堅定“四個自信”
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定體現歷史進步方向的理想信念,堅守為絕大多數人服務的根本宗旨,形成了“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并且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13.。這是我們黨在政治上、精神上的巨大優勢。正是憑借這種優勢,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勝利。
新中國成立時,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毛澤東同志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能磨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正是在這樣惡劣的形勢下,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風雨兼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從連火柴、煤油都要進口,到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制造業第一大國,具有“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高速鐵路、北斗組網、“蛟龍”“天眼”、港珠澳大橋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級工程;從百業蕭條到活躍著上億的市場主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從民不聊生到7億多農村人口脫貧,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歷史性地畫上了句號,建成覆蓋十幾億人的世界最大社會保障體系;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飽受欺凌,到攜手各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參見:陳希.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J].黨建研究,2019(11):20.
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民族復興使命的合格擔當者。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此開啟了重塑民族自信、走向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
學史可以增信。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是我們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最為堅實的基礎。
(本文作者系中紀委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組原組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