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咸龍
隨著“一帶一路”及“走出去”戰略的廣泛開展,我國施工企業開展的境外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加。然而,部分項目所處環境惡劣、政治局勢緊張、宗教矛盾突出、社會治安條件較差,再加上國人和當地人文化與思考方式之間有較大差異,這些都會較大程度地在影響境外項目的順利完成的同時,威脅項目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鑒于此,文章簡要地論述了加強境外項目公共安全管理的相關內容,旨在加強境外項目的質量和安全。
一、工程概況
本文項目為達亞公路項目,起于阿富汗薩曼干省達拉蘇夫(Dar-i-Suf),?終于巴米揚省亞考朗(Yakawlang),道路設計總長度186km,具體建設內容為道路修復改造,該項目是近些年來國內企業在阿富汗最大的工程承包項目,合同工期為42個月,公路等級為二級。阿富汗境內環境特殊,長期有戰亂或者恐怖事件的發生,國內形勢極其不穩定,處于高風險國家,這一背景給達亞公路項目施工期間的公共安全管理帶來了極大挑戰。我國建設單位非常重視公共安全管理,嚴格遵循“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進行管理。
二、項目公共安全風險分析
1.項目面臨的風險方式。阿富汗境內,戰略和恐怖事件時有發生,經過分析和總結發現,達亞公路項目施工期間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形式有:路邊炸彈、火箭彈襲擊、未爆炸彈、武裝襲擊/搶劫、人員綁架、自殺式襲擊、社區糾紛(部落沖突、阻工、威脅等)、犯罪行為(偷盜、破壞資產等)等。針對不同的風險,分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將風險發生的概率或者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各類風險的評級以及可以采取的控制措施。
2.社區部落潛在安全風險。從整體環境來說,阿富汗當地人對國人均持友好態度,一般情況下,部落不會采取惡意襲擊的方式對國人進行襲擊。但是經過長期的遷徙和演變,阿富汗境內大型部落正在慢慢消失,隨之產生了很多小型部落。而這些小型部落的產生恰恰給境外項目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風險。(1)部落長老為了給部落爭取利益,可以會以阻礙項目正常施工的方式獲取利益,為了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必須組織合適的人做好社會信息的全面調查。(2)因為信仰存在沖突,導致風險問題,中方可以任用普什圖族前往社區做好當地人員思想工作。(3)大多部落都具有一定的封閉性,部落之間也會存在一定的沖突,中方公司要加強管理,避免員工卷入部落沖突中去。(4)阿富汗地區整體經濟水平落后,很多人都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所以施工現場偷盜事件時有發生。(5)在阿富汗境內,哈扎拉族可能會成為塔利班、伊斯蘭國襲擊目標,提前告誡人員避免去哈扎拉人聚居的地方。
三、加強項目公共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正確的安全管理觀念。(1)堅持四統一。即:統一管理中方安全、統一部署安全力量、統一協調安全物資、統一規劃安全計劃。(2)加強宣傳。對于地方勢力紛爭,所有人都應持中立態度。(3)加強施工現場封閉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出入。(4)在地方施工期間,時刻保持低調,不發表任何和國家、政權、宗教等相關的意見。
2.社區部落協調。良好的社區關系有助于構建構架和諧的施工作業環境,進而保證我方人員人身安全。在項目建設初期,組織人員做好項目沿線社區信息調查和摸底,積極整理,加強分析,確定各個社區的人口分布、土地歸屬、社區治安等情況信息。
3.培訓緊貼實際,抓落實注重實操。為了進一步降低境外工程項目的安全風險水平,必須不斷加強國內員工培訓,且注意培訓內容緊貼實際,嚴格落實,重視實操。實踐證明,培訓工作的投入情況和未來項目施工期間的風險損失之間呈反比例關系,管理中堅持理論與實操并重,境內與現場結合,始終堅持“不培訓不派出,培訓不合格不派出”的原則開展人力資源的統籌。為了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將國內公司人員分為四類:境內管理人員、境外管理人員、一般外派人員、境外現場人員。在管理工作中,培訓重點內容主要包括:流行病防治、應急預案、急救、野外求生、自然災害逃生、心理壓力疏導等。另外,針對境內管理人員,引導其正確看待項目公共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履行境外公共安全管理責任主體職責的能力。針對境外管理人員,要強化其境外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同時,提高其履行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實施主體職責的能力。針對一般外派人員,重點強化公共安全風險認識,同時,努力提高工作人員自救互救能力。針對境外現場人員,強化其境外現場公共安全風險意識,同時,注意提高工作團隊應急響應水平、個人防范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4.實現公共安全常態化管理。阿富汗屬于高風險國家,在高危環境下,安全威脅問題可以說無處不在,想要更好地、妥善地處理這些問題,必須仔細做好公共安全常態化管理。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強信息管理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公共信息公開渠道或者在當地發展可靠線人,將兩者結合起來,做好各類公共安全信息的收集、匯總、評估和預測,針對各類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建立高效的報告制度,做好上傳下達,進一步提高預警部署能力的同時,有效預防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2)持續開展安全風險評估與檢查。加強對施工現場和周圍環境風險因素的評估和檢查。加強施工區域和施工周圍區域安全隱患的盤查,及時發現各類安全隱患,并且針對不同的安全隱患問題,制定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做好風險評估,為了提高公共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應該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開展檢查,確保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各類隱患風險。(3)持續開展安全培訓。為了提高我國項目人員安全防范意識以及應對風險問題的能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須加強安全培訓,并且保證培訓合格率達到100%,通常來說,培訓對象分為以下幾類。中方人員培訓;項目開始前,中方企業人員需要辦理出境手續,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要做好公共安全培訓,進入到阿富汗國內后,也要做好相應的培訓。當地人員培訓;重點培訓內容有武器培訓、出入口檢查培訓以及安全檢查培訓。聯合培訓;重點進行應急演習。
四、安防總體規劃
1.安防設計原則。在設置境外工程安放規劃方案的時候,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人防、技防、物防有機結合。(2)工地、料場、營地安全管理全覆蓋。(3)本項目區域設置安全防控辦事處。(4)充分利用當地公共安全資源主動做好公共安全管理和協調工作。
2.技防方案。(1)監控系統。在主營地、辦事處等重點區域覆蓋視頻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的布設務必保證無死角,并且在項目所在區域的外圍安裝監控攝像頭。(2)通訊系統由固定電話、無線對講機、衛星通信電話等組成,這些均為應急備用通信手段。(3)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布設報警系統、GPS定位系統等,同時加強個人防護。
3.主營地安保方案。(1)周界安防。在項目施工現場的外圍,應用鐵絲網進行圍繞;在鐵絲網內側挖掘壕溝,控制壕溝的深度和寬度分別為2m、1.5m,適當灌水,防御外部車輛沖撞鐵絲圍欄;在壕溝的內側砌高土墻,控制其高度為1.5m;在營地四個角落設置4座哨塔,控制其高度為3.5m,頂層平臺設置高功率探照燈。(2)出入口控制。為了確保車輛進入營地后,減速行駛,需要在營地的道路上設置減速裝置;所有人員和車輛都必須在大門位置分離通行,所有進入營地的人員必須經過相應的安全檢查;對所有進入營地的車輛進行防爆檢查;在大門位置設置安檢門、手持探測儀、車底探視鏡等安檢設備,保證檢查人員安全和檢查效果。
五、結語
境外項目的開展雖然可以幫助國內施工企業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但是境外項目開展期間,施工企業對本地民族部落、宗教法律、風俗習慣等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和充分準備,往往面臨較多的公共安全問題。文章以阿富汗項目為切入點,全面地分析了這些問題,并且簡要的敘述了具體的防控方法,旨在提高國內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和“走出去”政策扶持下境外項目公共安全防控水平,全力保證我方工作人員人身安全。
(作者單位: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