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香
成本管理是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實施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總稱。建筑企業成本管理具有明顯的行業特點。現代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應由注重成本核算向注重成本控制轉變,從靜態成本管理向動態成本管理轉變。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要與企業實際相適應,并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終極目標。
一、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科學的成本管理制度體系。當前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制度建設工作缺乏嚴密性、全面性,沒有一套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來幫助和約束建筑企業。建筑工程項目從招標開始至工程竣工保修期結束,在整個項目推進過程中,健全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不可或缺。多數中小型建筑企業采用傳統管理模式,相對粗獷,忽視細節規劃,未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成本管理規章制度,影響了中小型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速度。
2.成本管理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管理落實不到位。部分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觀念仍局限于成本核算,只注重工程項目施工過程的建造成本管理,全體員工共同參與成本管理的意識比較淡薄。成本管理覆蓋企業經營全方位的理念還沒有樹立起來,導致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中小型建筑企業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成本管理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3.直接材料管理力度不足。建筑工程項目成本中材料費占總成本的60%以上,對材料費的管理狀況如何直接影響整個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水平。目前,中小型建筑企業對材料費的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很多環節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缺失。一是,購進材料入庫時質量把控不嚴格,驗收計量手續不完善,存在主觀判斷,隨意性強。二是,材料倉儲過程中保管不到位,導致材料的毀損、變質,甚至出現小件丟失的現象,增加了工程項目成本。
4.成本管理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建筑企業項目風險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第一,籌措資金風險。由于目前部分工程項目是墊資施工,對于建筑企業來說籌措資金就成了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首要問題。有融資行為就伴隨著風險。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通貨膨脹都會影響籌措資金的成本,加大工程項目成本。第二,履行合同風險。由于客觀存在的技術、施工、材料等外在因素有可能影響到合同的正常履行,引發合同風險。施工過程中或將出現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施工操作失誤、單方約束性條款等情形,增加工程成本。第三,工程質量和工期風險。工程項目施工工期長、施工工藝復雜,企業內、外部環境未知因素多,都會增加工程項目質量和工期風險。中小型建筑企業只注重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對主要風險預警機制不重視,導致工程項目實際成本超出預算成本。
5.成本控制原則不明確。成本控制原則是成本控制遵循的基本要求。部分中小型建筑企業沒有明確的成本控制原則,成本控制效果差,降低了成本管理水平。
6.成本考核獎懲機制欠缺。目前一些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考核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獎懲制度未能落實到位,影響了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有獎有罰,獎罰分明”,才能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熱情,愿意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二、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的改進措施
1.建立健全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制度體系。中小型建筑企業應全面和系統地進行成本管理,設立成本管理部門牽頭的專業成本管理團隊,根據投標成本預算、中標后的成本計劃及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核算、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情況,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保證成本管理的責任有效落實。首先,在工程項目投標開始前,將投標文件和施工圖紙結合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施工組織能力形成初步成本預算,以便有明確的經濟指標指導投標過程。其次,在工程項目中標之后,要成立管理該工程項目的專業小組,由招標、預算、財務、材料等部門業務精干人員組成,對項目進行精細化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成本策劃作為項目管理目標。再其次,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應加強項目的現場管理,將成本管理目標與現場實際有機融合,如有偏離及時發現,查明原因,或根據實際調整成本預算,或糾正現場施工可能出現的管理漏洞,從而合理控制成本。最后,要在工程整體施工全過程中定期完成成本分析,專業小組制定動態的成本分析體系,遇到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2.強化成本精細化管理,樹立全員參與、全過程、全方位成本管理觀念。中小型建筑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要涵蓋企業的各個層面,包含各個領域、各個層次、所有人員。企業員工每個人都應知道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有什么樣的角色擔當,以企業為家,做到成本精細化管理。成本精細化管理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很難,必須責任到人,全員參與,從點滴做起,比如節水、節電、節約打印紙等。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精細化管理更應落到實處。首先,加強對投標成本的管理。中小型建筑企業應制定投標工作費用指標,費用開支嚴格按指標控制。投標之前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了解,防止出現突發情況對工程投標造成影響。其次,施工進場前,編制工程項目成本預算分析報告,加強成本管理,做到實際成本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再其次,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優質高效地組織施工。最后,建筑工程施工工藝不斷更新進步,中小型建筑企業應積極學習、借鑒,應用到工程施工過程中,縮短工期、節約成本。
3.加強對直接材料的嚴格管理。由于材料費在建筑企業成本總量中占據較大比重,加強材料費的管理對全面控制建筑企業成本舉足輕重。首先,加強材料的質量、價格管理。應收集整理建筑材料市場價格信息,分析材料市場變化趨勢,選購質優價廉的材料。大宗材料采購通過公開招標、公開競價、聯合談判等方式擇優選擇供應商。其次,加強材料的計量、驗收、保管管理。由材料員、保管員、質檢員成立聯合驗收小組,材料采購后核對是否有合格證、合格的驗收報告及說明書,檢查后形成文字驗收報告,驗收小組成員簽字負責。保管員據銷售清單驗收材料名稱、規格型號、計量驗收數量,如發現數量質量問題要求供應商予以解決。驗收無誤,保管員填寫“材料入庫單”,材料員、項目經理簽字后采購員據以報銷,及時準確登記材料臺賬。材料驗收入庫后,保管員要忠于職守,認真負責,如果出現材料保管不當引起的毀損、變質、丟失等現象追究保管員的責任。再其次,加強材料的耗用清查管理。在確保建筑工程設計要求和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依據消耗定額據實領用材料。難以確定消耗定額的限額發料,超限額領料的,列明原因,項目經理審批后領用。材料領用后,保管員填寫“材料出庫單”,并及時登記材料臺賬。要定期對材料進行盤點,必須做到賬實相符。最后,加強材料的現場管理。在不影響工程施工進度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材料庫存數量,減少資金占用。施工現場的材料堆放要依據材料存儲特性合理選擇位置,降低材料的二次搬運費。
4.完善成本管理風險預警機制。中小型建筑企業應做到全面詳細了解工程整體情況,事先掌握相關的政策,強化企業各項內部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風險預警機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化解不同風險。第一,應對籌措資金風險。中小型建筑企業應設置周轉資金預警金額,與金融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保證籌措資金渠道通暢,樹立良好信譽,提高授信額度,備足籌措資金資源。一旦出現資金緊張,應急預案即刻響應,確保工程順利施工。第二,應對合同風險。中小型建筑企業應加強對合同的管理。合同是施工企業向建設單位結算工程價款的最直接依據。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涉及變更、洽商內容的,要及時簽署補充合同,作為工程項目結算時的證明材料。第三,應對工程質量和工期風險。工程項目施工期間若出現設計與現場實際不適宜引起的設計變更或設計方案本身缺陷的,所增加的成本或延誤工期,其責任由建設方承擔,施工單位可向建設單位追責。中小型建筑企業必須加強施工項目管理,制定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關鍵性時間節點、工期目標、工期保障措施等,爭取做到按期保質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降低工程成本。
5.優化成本控制原則。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控制應遵守兩個重要原則。第一,工程項目開工前,根據設計圖紙和消耗定額,計算工程量,編制工程項目預算,根據班組生產計劃和施工預算,簽發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詳細記錄實際材料消耗種類和數量,根據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結算。第二,以項目預算為標準作為成本控制的依據。項目預算是建設單位支付工程款的依據,也是施工單位取得工程款的依據。根據項目預算人工費單價和總價控制實際人工費支出;根據項目預算材料單價和數量限制材料領用,以控制實際材料消耗量和實際采購成本;根據項目預算機械費列示機械類型及機械租賃費標準控制實際機械費開支。
6.推進中小型建筑企業成本考核獎懲機制建設。中小型建筑企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考核獎懲制度。成本考核獎懲制度做到可量化、可執行,與實際工作密切相關,每個建筑工程項目都要做出成本管理績效報告,獎優罰劣,這樣就能平衡責、權、利三者關系,促進企業平穩運營,實現中小型建筑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現代成本管理的本質是生命周期的總成本管理。企業對成本管理要從經營性控制向規劃性控制轉變。中小型建筑企業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規范成本管理流程,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真正把企業做大、做強,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昌黎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