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宏 董福華
安全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項動態的技術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必須未雨綢繆,防范在先。必須加強安全系統論中的工藝安全管理,努力改善生產設施,把軟硬件建設同時抓到位。必須精準把控生產中的各項工藝安全技術指標,實現生產中人、物、環境和系統等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諧統一,使各種危險因素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工藝安全管理運用了預防原理本質安全化原則,通過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手段進行風險控制,確保安全生產。
一、工藝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及意義
工藝安全管理也稱過程安全管理,簡稱PSM(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是運用風險管理和系統管理思想、方法建立管理體系,通過對化工工藝危害和風險的識別、分析、評價和處理,主動地、前瞻性地管理和控制過程風險,預防重大事故發生。工藝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是系統安全工程的關鍵要素,以風險和隱患作為研究對象,是新、改、擴建項目以及現役裝置安全管理的基礎,為管理、技術、維修和操作等人員在實施工藝安全管理活動時做出正確判斷提供技術依據,對實現超前和預期型的安全對策,提高事故預防的效果有著顯著的意義。
二、國內外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現狀
1.國外工藝安全管理現狀。隨著現代工業發展,人們在享用化學品帶來多彩生活的同時也認識到化學品生產對環境、安全和健康的危害。一些重大事故的發生也推動了化工安全管理法規的發展。1976年在意大利塞維索,一家制造殺蟲劑和除草劑的化工廠發生一起蒸汽云爆炸事故。從生產裝置泄漏的化學品含有的二噁英污染了約十平方英里的土地,600多人被疏散,2000多人接受了二噁英中毒的治療。該事故促進了歐美國家工藝安全管理的立法。1982年,歐洲首次頒布了82/501/EEC《某些工業活動的重大事故危害》的指令。該指令因為塞維索事故而得名,被稱為“塞維索指令I”。1992年2月24日,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首次頒布了《高危害化學品工藝安全管理》標準,并在1992年5月26日生效。1996年12月9日,歐洲頒布了96/82/EC 《涉及危險物料的重大事故危害控制》的指令取代塞維索指令I,也被稱為“塞維索指令II”。杜邦工藝安全管理模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完整的工藝安全管理模型之一,是在多年經驗實踐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和摸索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統。
2.國內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現狀。我國隨著化工產業快速增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原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在借鑒國外石油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工藝過程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2010年9月6日,首次頒布了工藝安全管理的國家安全推薦標準AQ/T3034-2010《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實施導則》,并于2011年5月1日實施 。安監總局發布了《化工企業過程安全管理指導意見》 (安監總管三〔2013〕88 號),明確了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和任務,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過程安全生產信息等 13 項內容,進一步明確要求,為企業提供了本質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框架。目前,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分別在推行的HSSE管理體系和QHSE管理體系,均是在遵循AQ/T3034-2010《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實施導則》和《化工企業過程安全管理指導意見》 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和運營經驗建立的HSSE管理體系,并在實際運行中不斷改進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工藝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
1.工藝安全信息管理。工藝安全信息管理是一個涉及信息資料的采集、更新、分發、培訓及應用的過程;它貫穿于企業的運營管理過程中,是企業可持續安全生產的基礎資料;可以為員工提供安全操作、應急處理以及各項決策提供依據和保障;是工藝安全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認真組織收集工藝安全信息,并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篩選、分析與評價。同時,應明確專人負責信息管理、維護和更新。確保工藝安全信息得到及時更新和有效溝通, 保證工藝安全信息的完整性、時效性及可用性。將工藝安全信息融入到各項安全管理工作中,充分有效應用于制度標準、操作規程、應急預案、檢修方案的制定以及工藝安全分析、變更管理、員工培訓的實施等。
2.開展工藝危害分析。工藝危害分析應包括工藝技術的本質安全性及風險程度;工藝系統可能存在的風險;對嚴重事件的安全審查情況;控制風險的技術、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可能引起的后果;現場設施失控和人為失誤可能對安全造成的影響。針對裝置不同的復雜程度,選用安全檢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預危險性分析、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HAZOP技術等方法或多種方法組合。企業應在工藝裝置建設期間進行一次工藝危害分析,識別、評估和控制工藝系統相關的危害,所選擇的方法要與工藝系統的復雜性相適應。目前,主要選取HAZOP/LOPA分析辨識方法,以推動建立健全洋蔥保護層,提高裝置的本質安全性。在線裝置的風險辨識分析還要包括發生的變更是否存在風險,吸取本企業和其他同類企業事故及事件教訓的措施等。對辨識分析發現的不可接受風險,要及時制定并落實消除、減小或控制風險的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
3.設備完整性管理。完好的設備和管道能夠阻止工藝物料的泄漏,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因此,為實現裝置安全運行,需做好設備完整性管理。設備完整性管理強調以風險管控為基礎,以可靠性為核心的理念,兼顧安全性和經濟性,適用于設備從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維護和報廢拆除的全生命周期。設備完整性管理需要全員參與、分級管理,切實做好預防性維修,減少應急維修。做好設備完整性管理,可以對機械設備的損壞機理、剩余壽命、操作窗口進行正確評估并及時檢驗;可大幅提升工藝裝置的可預測性,增加設備的可靠性,降低設備損壞率;可增加裝置的在線率,縮短維修停車時間;可降低非計劃檢驗和維修,避免非計劃停工,提升裝置的安全可靠性。
4.培訓管理。安全培訓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是員工自我保護的需要。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企業需要建立教育培訓管理程序,明確各部門職責和培訓流程,明確終身教育和全員培訓的原則,并建立員工教育培訓記錄和檔案。當工藝技術、工藝設備發生變更時,企業需要按照變更管理程序要求,就變更的內容和要求告知或培訓操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
5.變更管理。變更管理是工藝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有效的變更管理,可以通過事先的風險分析,判斷工藝技術或設備的改變對現有系統帶來的安全風險。通過風險與收益的比較,可以為高層決策提供依據,同時通過制定有效的措施,可實現風險管控,有效防范事故發生。企業需建立和不斷完善變更管理制度,明確管理組織和人員職責,明確管理流程,包括變更申請、變更受理、變更審查與批準、變更實施及培訓、變更項目投用和變更關閉等,實施分級和閉環管理,尤其關注臨時變更和緊急變更,臨時和緊急變更不是“捷徑”,堅決避免正常變更被人為“臨時或緊急化” 。
四、工藝安全管理的方法
工藝安全管理本身要素眾多,牽涉到企業運營各個環節,想要推進工藝安全管理有效運行,需要企業進行前期籌劃、領導引領、全員參與、持續改進,才能發揮工藝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
1.抓住工藝安全管理時機,做好超前預防。工藝安全管理各個要素貫穿企業運行各個時期,因此要重點關注工藝安全管理的管理時機,提前做好相關要素安全管理,將工藝安全管理相關要求在各個運營時期進行落實,才能起到超前預防的效果。
2.發揮安全領導力,推進工藝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有效實施工藝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安全領導力的推動,并需建立工藝安全管理流程。企業要成立工藝安全管理工作領導機構,由主要負責人負責,組織開展本企業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層級的工藝安全管理職責。各級領導干部按照“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支持推動企業工藝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運行,指導、督促分管業務部門落實企業工藝安全管理體系的相關要求,確保企業業務管理和工藝安全管理有機結合。
3. 構建企業安全文化,推進“自主安全管理”理念。企業要為工藝過程安全管理的實施創造良好的環境,保障工藝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保持和改進所需的資源,包括配備相應的人員、投入必要的物力和財力等。 調動廣大員工積極性,全員參與,實施全面的工藝過程安全管理。
4.建立嚴格的工藝紀律,持續推進符合性審核。為實現工藝安全管理的運行卓越,必須要有鐵的紀律做保障。同時,需要堅持推進符合性審核。維護工藝過程安全管理的嚴肅性,確保工藝安全管理過程各項程序、制度規程和規定都能得到很好執行。定期評估本企業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功效,通過PDCA循環工作法,實現工藝安全管理的持續提升,使工藝安全管理發揮其應有的基礎作用。
(作者單位: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