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研 楊凡立
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人們對美好人居環境的需要也逐漸提高。人們需要在居住區周圍擁有享用環境優美,可供運動、休閑、娛樂且可達性高的社區公園。然而,現今城市社區公園建設現狀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梢灶A見的是,在未來的城市中,將有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的的社區公園以提高人們的居住生活質量。對于怎樣在城市中規劃建設大量優質社區公園是目前值得探討的問題。公園綠地是現代城市綠地系統建設的骨干內容,直接影響到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與居民游憩生活水平?,F如今,由于城市土地資源緊張,斑塊型的綠地在城市中占地面積小、分布廣泛、輻射范圍大,便成為城市綠地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各個城市的綠地系統規劃中,也傾向于開發更多的社區公園。
一、城市社區公園建設現狀及問題
城市社區公園在居民生活中起到著重要的作用,它為一定居住范圍的居民提供了可以開展各項休閑活動的綠色空間。然而,在我國各地大小城市中,環境優美,設施完備且可達性高的社區公園卻并不豐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缺乏社會合作。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公共設施產品及服務都是由政府統一管控,社區公園的建設同樣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模式,即政府作為社區公園的建設執行主體執行所有操作,社會資本與人民群眾很少涉足于建設中的任何環節。這種缺乏社會合作的建設模式造成了兩大矛盾:一是建設大量高品質的社區公園可能會導致政府財政緊缺,二是居民長久生活在缺乏綠地資源的城市環境下會降低生活質量。
2.建設理論偏差。當前我國的社區公園大多建成于上個世紀或本世紀初,由于當時缺乏現代景觀建造的理論與技術支撐,國內大多數社區公園都相對簡陋,主要表現為活動場地分散、功能單一、設施條件簡單、后期維護與管理粗放等。簡單的桌椅布置再搭配一些植物就成為供當地居民享用的“社區公園”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還有更多的居住社區沒有配套的社區公園。居民為了享受美好的戶外環境就只能利用休息時間乘坐交通工具到離家較遠的城市公園中去,這對于生活節奏快的城市居民來說更是不便于開展。
3.人居環境需求得不到滿足。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轉化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落后城市基礎建設設施應當得到改善。城市中的居民需要生活在一個綠地環境質量高的城市環境中,這需要各地政府從切實滿足人民健康美好生活的角度出發,攜手社會各界力量去建設更多可達性高的,可供步行游覽、觀景游憩、健身鍛煉、社交集會、游戲娛樂的遍布城市全域的社區公園。
二、社區公園復合開發模式可行性分析
1.共治共享的社會環境。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居民的物質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地提升。他們對環境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政府提供,公眾使用”模式不能較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且存在著潛在的經濟風險。此外,市民作為直接社區公園的直接使用者,他們的參與也有助于提升公共空間的社會效益。如今,共治共享的社會環境為社區公園的復合開發模式提供了實踐的可能性,但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作為多元治理的保障,避免權責不清的問題。
2.初具規模的復合體系。國內目前較為成熟的公園復合開發模式主要存在于以企業為主導進行開發建設的主題公園。由于這類公園商業價值較高,企業可發揮的運營模式多樣,故管運效果較好。此類商業主題公園的開發模式已經有成熟的體系,之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但這類復合開發模式不適用于我國所有類型的城市公園。主題公園模式不適合所有人群使用,且該模式下居民邁入公園進行游玩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成本,不符合公園的公益性質。而城市公園的科普教育、健身休閑、生態保護等活動在該模式運營下也不能得到很好開展。因此,城市綜合公園和各專類公園仍然保持原有運行模式。
3.社區公園功能定位靈活。社區公園與企業開發結合具體更高程度的可行性。首先,社區公園位于各個城市居住區組團中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務,不具有承接大型科教、文娛活動的功能。其次,社區公園占地面積小,便于監管。再其次,開發商可以在社區公園建設中投入較小的資金卻收獲不菲的回報。因此,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城市公園,社區公園是最適合進行復合模式開發的。
三、社區公園復合開發模式策略研究
成都麓湖紅石公園是典型的政府與企業合作開發建成社區公園的成功案例:萬華集團主導開發,陳躍中先生任主設計師攜易蘭設計院完成整個紅石公園的設計,并由麓山物業進行后期管理維護。得益于充足的資金投入、優秀的景觀團隊設計、專業的后期管理,麓湖紅石公園自2015年一期開園后便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成為成都市的網紅公園。2017年7月,成都市民政局官網公布將地鐵線1號線三期原來的地鐵站“香山站”更名為“紅石公園站”,紅石公園的地標性已經深入人心。紅石公園的精彩設計也使它榮獲2016年度英國景觀行業協會(BALI)國家景觀獎。紅石公園的成功建設運營對城市社區公園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思路,它或將影響城市公園建設模式向另一個更有利的方向發展。
1.公共資源價值活化。城市公園是有是屬于全民共享的公共資源。對于這類不產生直接價值收益的公共服務產品,往往很難保證全民都得到良好的綠色資源。倘若社區公園在為全民提供免費服務的同時,將其進行適當的價值活化,使之產生社會價值收益,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資源配備的被動性,使社會資源主動像公園建設的方向傾斜。紅石公園就是政府與開發商合作使社區公園的價值產生了活化:開發商萬華地產修建了一個景色怡人的社區公園之后,公園旁的樓盤也因益受到市場的歡迎,收獲了更大的經濟收益。
2.商業景觀運營模式。商業景觀運營模式的首要前提是要緊跟目標人群的切實需求,通過量化分析各種條件進行最大化的價值創造,這是一種科學合理的現代景觀建設模式。在社區公園復合開發模式中,就是充分借鑒這樣的方式,使公園發揮出最大的效益。資本投資商的初衷是希望以優質的社區公園帶動周邊城市區域的整體發展,提升土地價值。而要讓這一目標得以成功實現,就必須確保社區公園建設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規劃、設計、施工、養護、運營等方面,都選擇最適合的專業團隊人員進行作業。選擇的方法就是通過市場競爭,擇優錄用。這將是社區公園高水平建設成果的保證,也是社區公園復合開發模式區別于傳統建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
3.政府和企業良好合作關系。通過復合開發模式建設的社區公園能夠實現政府、市民、開發商三方受益:政府不僅節約了修建公園的資金,還通過公園的落成帶動了一個新城區的發展;城市居民可以免費享受社區公園為他們創造的健康、美好的生活環境,可以擁有一個可供步行游憩、健身娛樂、社交集會的環境優美的戶外空間;更重要的是:開發商不僅通過社區公園獲取了更高的經濟效益,還和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城市居民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已經涌現出越來越多優質的民營企業,其中不乏一些企業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并且愿意為國家為社會的美好發展而貢獻自身力量,但他們卻沒有一個合理合法的渠道實現自己的理想。企業利用自身資源通過一種復合開發的合作模式幫助政府擺脫財政困境,共創美好社會。建設社區公園或將只是一個開始,當這樣的政企合作模式建設起一套成熟的運營規則之后,通過這種方法在其他的一些關于民生的社會事務上也能收獲到一些成效,例如歷史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治理環境污染及投資于公益事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