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坤 趙亞麗 .焦作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河南省修武縣周莊鎮人民政府
自2019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以來,全國掀起了增強金融服務的改革創新浪潮。在此背景下,焦作市2020年1月專門召開高規格金融座談會,市委書記王小平強調“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要求各金融機構增強服務能力,不斷改革創新。然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焦作市經濟發展放緩,如何使經濟盡快復蘇并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壯大金融業,是促進焦作市經濟盡快復蘇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焦作市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金融業發展,注重通過金融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質量的不斷提升和創新的不斷深化來大力促進地方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宏網河南1月29日電”中文章——“焦作市金融系統:全方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中的數據顯示:2020年,焦作市全市銀行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 323億元(包括本外幣),貸款余額1 742億元(包括本外幣),實現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的增長均超過13%,全市保險業機構達50家,保費收入達到107億元;全年全市金融機構為應對疫情消極影響,累計向社會民生領域投入151億元資金,累計向批發零售業等5個行業新發放貸款493億元資金,累計為全市企業、個體戶、居民等減費讓利2億多元;全市銀行業為制造業貸款298億元,小微貸款余額607億元,為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30億元,融資擔保機構在保余額12億元,典當余額3 308萬元。從以上數據來看,焦作市金融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當前發展勢頭強勁,金融服務質量有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持續增強,未來發展空間也正在不斷擴張。具體來看,“十三五”時期焦作市金融機構的存貸款余額,其基本數據如下表1所示。

表1 “十三五”時期焦作市金融機構的存貸款余額
自2016年10月焦作市發布《焦作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來,全市金融業穩步快速發展,取得了諸多的成績成果,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顯著增強。具體來看,焦作市金融發展的成績成果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金融業穩步快速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焦作市金融業中的金融機構、證券業和保險業,自2016年以來均發展迅速。以金融機構的規模來看,存款余額從2016年的1 63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2 323億元,增加687億元;貸款余額從2016年的1 087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2 742億元,增加655億元。第二,金融業發展質量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焦作市金融業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注重提高金融業的發展質量。各大金融機構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以互聯網金融為切入點,不斷優化創新金融產品,在保證優質客戶的基礎上,加大對小微型企業的服務力度,更加注重金融業對民生行業的支持力度。如為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向社會民生領域提供支持資金151億元,減費讓利2億多元。第三,金融業發展突出特色,“焦作智慧金服”全國知名。焦作市在大力發展金融業時,注重結合本地的實際和特色優勢,強勢搭建了“焦作智慧金服”平臺,大力推進了“引金入焦”工程,極大地提高了金融業的服務能力。“焦作智慧金服”平臺的創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并成為了其他地市學習的榜樣。根據焦作市金融工作局網站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5月10日,“焦作智慧金服”平臺注冊認證企業4 260戶,需求資金743億元,融資需求數量5 320筆,放款金額655億元,極大地促進了焦作市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金融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趨勢。焦作市由于受到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雖然近年來積極融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但金融業主體仍然比較傳統,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規模和水平層次還比較初級。互聯網金融是利用互聯網手段,依托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形成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實現資金融通、電子支付、在線投資和網絡金融信息服務等。焦作市金融業中的銀行機構、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傳統金融業務發展受阻,如很多柜臺業務急劇下降,嚴重影響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步伐。
金融業的發展必須進行創新,并且這種創新不是局部創新,而是全局性的金融系統創新。焦作市金融業發展過程中,雖然進行了諸多的金融創新,包括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服務創新,如智慧金服、金融服務進社區和企業等,但全局性的金融系統創新仍然不足。焦作市金融系統創新不足,主要表現為:金融創新的戰略高度不夠,沒有從全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來考慮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金融創新產品沒有形成完整系列和體系,很難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金融服務創新的制度還不夠完善,服務流程中還存在阻滯的不暢通現象,這些都制約著焦作市金融業的發展。
金融安全穩定是發展現代金融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要保證金融安全必須進行嚴格的金融風險管控。焦作市在發展現代互聯網金融業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對金融風險的控制,一直將金融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但是隨著全市金融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金融產品越來越多樣化,金融服務的日趨網絡化,使得金融業的安全隱患和安全漏洞不斷加大,如銀行呆賬壞賬的增加,新金融產品的潛在不穩定性和不可控性,金融服務的網絡化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接觸使得貸方與借方不能深入了解等。特別的,受到新冠疫情的消極影響,銀行貸款業務的增加和政府提倡的減費降稅,進一步增加了金融業出現風險的可能性。
互聯網金融是實現改造升級傳統金融業的突破口,也是實現現代金融業的必經之路。焦作市金融業相關企業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業務活動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服務流程和服務產品同互聯網技術深入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金融業務體系。銀行機構要進一步優化網上銀行服務的App,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調整功能模塊,實現為客戶的一站式便利服務,使得消費、繳費和貸款存款業務等流程更加科學、安全和高效。同時,也可以在網上銀行上增加在線人工服務為客戶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突發資金問題,提高客戶對該金融機關的忠誠度。另外,保險機構投保、理賠業務完全可以開展全程網上服務,在網上實現資料上傳、審核、批準、賠付等業務,更大范圍內實施網絡化辦公。
要提升金融業服務水平,焦作市必須深化金融體系創新。站在焦作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充分調研和剖析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推出不同層次完整系列的金融創新產品,不斷完善金融創新服務體系,整合金融服務流程,迎合全市實體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焦作市在進行金融體系創新時,還要加強向經濟發達地區和金融業發展成功典范地區的學習。2020年9月,焦作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杜擁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標湖州、晉江,我們要把金融工作放在全市發展大局中謀劃,秉承站位高、格局大的發展理念……”。焦作只有向先進地區學習才能看到自身不足和現實差距,才能受到強烈的刺激,極大地激發自身動力,最終成為先進甚至超過先進成為典范。另外,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焦作智慧金服”的開發和投資,進一步優化其功能和突出其特色,把焦作金融業發展的這張靚麗名片打得更響亮!
金融業越發展其面臨的金融風險越大,焦作市金融業發展中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全市在發展互聯網金融和進行金融體系創新的過程中,一定要建立科學、嚴格、有效的金融業監管制度和監管體系,對該市金融業中安全風險進行及時的識別、科學的度量和高效的管理,必須將現代金融業的安全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2020年1月焦作市高規格金融工作座談會上,市長徐衣顯強調,“以更實的責任擔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要保障焦作市金融業的安全,不僅要思想上高度重視,而且更重要的是行動上的落實,特別是監管部門的實時監控,只有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守住焦作市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現焦作市金融業的安全健康發展,并為全市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