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濤 李曉玉
天津體育學院 體育文化學院
現今,“智能手機+4G/5G網絡”搭配剪映、VOE等操作較為簡單的剪輯類APP,大大降低了普通人對短視頻創作的門檻,內容生產者數量不斷增加,用VLOG等形式分享生活中的瞬間成為當代人一種常態,有學者將此現象表述為“一場自下而上的新文化運動”[1]。隨著新媒體平臺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悄然從短視頻的用戶一躍成為了內容的生產者,因此,短視頻行業成為PGC+UGC混合的局面,盡管大多數業余創作者不會持續輸出與創作,但正如激勵沙丁魚生存環境,提高其求生能力的“鯰魚效應”,這些個人業余化的創作也推動專業生產的持續加碼。
同時,專業與非專業生產者創作的內容蜂擁出現在網絡平臺上,魚龍混雜的作品爭奪有限的觀眾注意力,想要在僧多粥少的環境中突圍,還需要切實提高內容產品的質量,“內容為王”仍是將來短視頻創作的核心趨勢。
短視頻創作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方向,緊跟時代主題,將藝術性、趣味性、教育性結合起來,專題類視頻能夠在寓教于樂中達到育人效果。優秀的短視頻作品共性就是從小的切口出發,“小故事體現大民生,小情懷突顯大時代”[2],從普通人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老百姓勤勞、樸實、善良、樂觀、奮進、幸福的獨特品質。賡續中華文明、彰顯中華文化自信,成為青年新時代的獨特標簽。
廣大青年是伴隨著智能設備成長起來的網絡原住民,他們對新生事物保持好奇,大膽前衛,是短視頻的主要受眾群體,熱點專題類短視頻作品尤其對青少年的政治引領和價值觀引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趣、有溫度的內容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培養青年正確的對社會的認知。專題類短視頻應努力營造“積極向上、陽光正向”的氛圍,堅守宣傳陣地,引導社會輿論,用優質內容打開用戶大門。
本文以津云天體光影e站工作室創作的美麗鄉村題材的專題短視頻《有顏值有故事“網紅”古村落西井峪村的驚艷時光》、《美爆了 天津塞外水鄉》、《天津常州村名由何而來》為例(下面簡稱鄉村三部曲),談談熱點專題類短視頻與傳統媒體節目在創作中的區別,了解短視頻作品優秀案例的特點,總結專題類短視頻的創作經驗。
傳統媒體的熱點專題類報道代表著官方對某一事件的發聲,常常運用宣傳的手段、行政的力量、俯視的視角、教科書式的話語方式[3],這意味著它雖然具有權威性、準確客觀,但一般與觀眾距離較遠,缺少親和力、可看性差,因此內容質量較高,受眾廣泛,但實際傳播效果差強人意。而新媒體短視頻代表普通人對同一事件的評價與看法,常采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去表達,具有“去電視化”的風格、平民化的視角,故事敘事靈活、可看性強等特點,因此在創作中與傳統專題類報道區分開,找到自己的特色與優勢。
本工作室創作的鄉村三部曲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蓄勢待發之際,以留學生視角,展現新時代天津鄉村的巨大變化。著力通過“小題材、大背景,小人物、大變革,小生活、大夢想”,展示新時代黨和國家給人們的物質世界、精神境界帶來的巨大變化,反映新農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鄉村三部曲顯露薊州美麗山水的同時、也展現了新農村開放發展的心態,人民勤勞致富、攻堅克難的決心,根植優良傳統文化,弘揚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的理念,體現傳統生活方式和特色建筑文化(歷史與現代風格)的和諧統一。置身于天津薊州大美鄉村,人民樂在其中。該作品獲得2019年度津云最佳短視頻,并入圍2019年度天津新聞獎。
鄉村三部曲的策劃關鍵在于緊緊抓住創作的主體是人——勤勞善良的農民這一關鍵要點,策劃的內容展現在村干部在妥善解決村民的居住、就業、生活等發展問題上發揮的帶頭作用;在“人”的層面上著重挖掘在改革機遇期,農民思想轉變過程中的小故事。用深刻的畫面語言將改革的成果寫在人民幸福的面孔上,含蓄地表達人民堅定跟黨走的決心。
融合媒體時代,短視頻區別于傳統媒體標題格式,呈現生活化、網絡化等特點。根源在于傳統媒體的表達方式,無論是電視媒體還是紙媒都是直接呈現在受眾面前,而短視頻則采用鏈接的形式,需要用戶對標題感興趣,才有機會吸引用戶點擊進去瀏覽,進入受眾眼簾。因此,所有標題要力求新穎、創新,能夠促使觀眾有興趣點開。這需要結合具體的短視頻內容進行選擇,如果事件的結果吸引人可將結果作為標題內容,例如《美爆了 天津塞外水鄉》;如果內容有懸念,可將懸念作為標題內容,例如《天津常州村名由何而來》。
當然切忌“標題黨”,也就是內容與標題不符,故意采用獵奇的語言、震撼力的表達吸引眼球,爭奪人的注意力。永遠不要欺騙你的用戶,這樣雖然短期獲得閱讀量,但降低用戶對短視頻媒體的美感度,不利于長期發展。
短視頻創作其實難在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難在開篇就要抓住觀眾的眼睛,留住用戶,這就不僅需要在節目開篇將最重要的內容呈現出來,“將核心內容放在前30秒交代”[4],還要深耕創作內容,對節奏的把握更加考究,對結構的把握更加講究,不要在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放置太多要素,切忌內容的冗余與繁復,主題淺、語言平淡的視頻也不會吸引人的注意,要做出短小精悍、優質、尺幅千里的作品。
在《美爆了 天津塞外水鄉》的創作中,村中老人和貸款建精品民宿存在一種天然的戲劇沖突,村中老人是思想保守的代表,貸款建精品民宿則需要“思想開放、魄力十足的精神”,這二者之間的張力大大提升了該短視頻的故事性。同時在開篇老人旁白中設置懸念,意在吸引觀眾進入故事,提高繼續觀看的欲望。雖然故事的結尾老人并未統一下山建民宿,但在村干部的帶頭努力下,還是在山上建了民宿,享受到村里給提供的良好居住環境,以一天中發生的小故事反映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宏大主題。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看電視,甚至不太喜歡嚴肅、古板的電視表現風格。所以在我們的短視頻表現形式要向微紀錄、微電影、微綜藝靠近,這樣才會獲得年輕用戶,在觀感體驗上更舒服。在《有顏值有故事“網紅”古村落西井峪村的驚艷時光》創作中,人物采訪采用都是運動鏡頭,走路聊天的運鏡讓人更加放松、自然,比起靜態的直接敘述,跟著看使得觀眾更加有代入感。除了畫面表達,在細節呈現上也注重親民、弱政治化的元素。視頻中在介紹人物時去掉字幕條,改為親切稱謂。比如采訪的西井峪村前村支書,字幕不是采用職務+人名的傳統形式,而是采用“老支書”這三個字來代替,不標明人名、且出現時間較短,類似于講故事的方式較好地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正片在風格屬于微紀錄VLOG,以留學生個人視角講述故事,與當地村民、游客聊天,以個人化的口吻展示西井峪村的建設,增添互動感。
專題類短視頻作為社會百態的記錄者,忠實地呈現出人們的生活與遠方,記錄著創作者的真感受與受眾的真共鳴。其創作應該是正能量、有趣、軟性的傳播,起到教育與啟發作用[5]?!罢芰渴乔疤帷保瑒撟餍枰紫却騽幼约?,有腦洞大開的創意,并且開門見山、有力地呈現主題,在策劃上要有準確的政治把握、全局意識、發現美好和幸福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