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慧芝
第四師師直幼兒園
中班幼兒繪畫,不同于小班幼兒那樣只能用一些線條表現簡單的人物、動物、植物等,然后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涂畫。也不像大班幼兒那樣能突出主題,構圖有層次,色彩豐富。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繪畫的特點是想表現又無從下筆,自控能力差,常常想到哪里,畫到哪里,不會注意到作品的效果。畫畫常以亂涂告終,其興趣也不高,這是其一。其二,在構圖上,幼兒習慣滿張紙上畫畫,或者在一條橫線邊緣上畫畫,尤其是對于畫單個的物體,由于幼兒只看到物體的高度、寬度,注意不到厚度,畫出的東西不成比例,不能表現事物的獨有特征。其三,在使用顏色上,中班幼兒畫畫其色彩表現出有明顯的傾向性,有的傾向色彩濃艷,滿紙紅紅綠綠;有的傾向單一的色彩。針對以上的特點,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巧妙的構思,精美的畫面,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從提高幼兒興趣入手,教給幼兒表現事物獨有特征的方法,拓寬幼兒知識面,通過幼兒作品評價,提高幼兒對事物的表現力,并從美術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興趣是影響幼兒學習的重要因素。只有對某事物感興趣,才能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中班幼兒進入新的班級環境以后,不能急于讓他們直接去畫畫,而在開園的前兩周,通過選擇多媒體信息(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呈現的方式,每天安排10分鐘的繪畫欣賞,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進行感知、感受的同時,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教師首先要了解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需要,在教學中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展示方式,力求做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讓幼兒互相講評作品,并給出應當表揚、鼓勵,使幼兒張開想象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并激發其再創作的興趣和信心。鼓勵他們贊美別人好的表現,進而激勵他們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畫的興趣,從而調動了繪畫的積極性。其次利用觀看逼真的圖片、生動的畫面,悅耳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故事等引發幼兒作畫的欲望。比如中班美術活動“自由自在的魚”,通過多媒體視頻首先讓幼兒觀看《海底總動員》的動畫片,這部動畫片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孩子們被美麗的畫面所吸引,孩子們會不由自主的說“這是小丑魚,鯊魚、章魚……”當孩子們看到五彩斑斕的魚兒,接著教師借助動畫片在大屏幕上展現多種動態魚的視頻及圖片,讓幼兒們仔細觀察,了解魚的基本結構,通過從觀看動畫片——欣賞各種魚的圖片層層引入,使幼兒產生強烈的作畫欲望,畫畫的興趣高漲了,幼兒會情不自禁地喊著:“老師,我也要畫畫。”
如在進行中班美術活動《會變的圓》,圓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形狀,以熟悉的事物開展美術活動,具有很多新鮮和有趣的特性,利用Flash動畫制作一些由圓漸變成形態各異的動態物體畫面,如圓變成氣球、小雞、毛毛蟲、葡萄等,通過播放動態的變形畫面,激發幼兒的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引導了解圓的形狀特征,讓幼兒知道可以利用圓組成不同的物體。
如中班美術活動《自由自在的魚》,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魚頭、魚身、魚鰭和魚尾的組成,魚鰭長在身體的兩側。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更加能吸引幼兒的眼球,生動直觀的畫面有助于幼兒觀察與感受,同時加深了幼兒對表現力的認知和理解,然后再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去畫,這樣就更加有利于幼兒的創作。
如中班美術活動《樹》,教師利用多媒體用幻燈片放映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樹,讓幼兒更直觀的觀察樹的樹冠有三角形的、有圓形的、有橢圓形的,樹干有粗的、細的、直的、彎的、長的、短的,并感受繪畫樹的大小與遠近距離的關系。常給幼兒提出問題,采取看看、說說、畫畫的形式:如畫樓房,除了帶幼兒站在屋頂高處,遠望一棟一棟的高樓進行觀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欣賞一些形態各異的樓房圖片、觀看flash動畫、三維立體圖形展示樓房的不同形狀,引導孩子們觀察樓房是什么形狀的。通過觀察,讓幼兒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樓房的形狀,然后再讓他們按自己的意愿去畫,我在幼兒自己動了一番腦筋作畫以后,再幫他們找規律:在豎著或橫著的長方形里,畫上一排排小窗口,便是高樓了。一排排小窗口層次越多,樓房越高。
中班幼兒模仿能力強,控制能力差,知識貧乏,教師的示范很重要。我所說的示范,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畫面,直觀、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示出認知對象,在師幼互動的動態情景中得以實現,有助于幼兒對美術的感受和理解,并激發幼兒作畫的想象力,逐步引導幼兒用筆的方向、輕重、快慢。掌握繪畫技巧和物體的特點,如畫“柳樹枝條”時,讓幼兒觀看形態各異柳樹枝條的多媒體課件及“柳樹枝條”的繪畫步驟,讓幼兒感受并理解,邊畫邊看:“從上到下,由重到輕”這樣表現了柳樹條自然形態;如通過觀看課件幼兒更直觀的了解了水的波紋的畫法,從左到右,用筆大膽,第一道水波線畫得有力,第二道水波線筆力弱減,第三道波線筆力再弱減。這樣把蕩漾的水的波紋表現出來了。在大屏幕上展現出課件的繪畫的步驟,在繪畫過程中不僅豐富了幼兒的認識,也為幼兒創設了想象空間。
畫人物畫時,中班幼兒最喜歡夸大人體部位的某些特征。如嘴巴畫得很大,還要露出一排排的大大的整齊的牙齒;眼睛畫在額頭上;頭頂直立,呈怒發沖冠狀;用顏色涂成色塊,從衣領至衣邊涂染成五顏六色。這需要教師多加示范,教幼兒掌握人物形體結構特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示范的內容用手機拍攝下來,通過視頻講解,如用簡筆畫出人物的頭和身子,再畫上手、腳,再回到人物面部上來。如果畫男孩,先從額下處抹上三、五根頭發,這樣使幼兒不至于把眼睛畫在額頭上。如果畫女孩,三、五幾筆畫出不同的發型,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示范繪畫過程,逼真的畫面,更能激發幼兒的探研欲望。在播放繪畫步驟時,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隨時放慢或暫停,讓幼兒仔細觀察,從細節上掌握繪畫的技巧,通過直觀的示范教幼兒正確運筆,畫出人物的特征。
直接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幼兒的繪畫知識。通過觀看視頻故事、聽兒歌、欣賞歌曲、認識事物的同時,配合作畫,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既提高了教學效果,也提高了幼兒繪畫能力。如在觀看故事后,問小朋友:我們如何幫助小兔子過河的呀?讓幼兒構思畫面的主題,構圖上長頸鹿、兔子媽媽、小兔子、房子、河流、樹木;教師邊看邊講邊畫:“河面上行使著帆船、客輪,帆船運載了很多貨物,客輪里坐滿了旅客。”畫完后,指點幼兒看看船露出水面高不高?為什么不高?使幼兒認識到船的負荷重,船下沉的多,水位就高,幼兒在這種繪畫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和表現事物的技能。教師通過講解示范,再讓幼兒自己去畫。
中班幼兒滿足自己作畫的過程不會注意到作品的效果,往往一張好的作品,最后亂畫幾筆。幼兒往往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老師表揚,教師不能隨便加以指責,以免挫傷幼兒情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幼兒作畫的過程拍攝下來,細心地觀察幼兒作畫過程,去了解他們的心理感受情況,總結講評適應幼兒的這一心理傾向。在中班《自由自在的魚》活動中,通過照相機將每位幼兒的繪畫作品照下來,并將幼兒的作品直接投影在屏幕上,當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時,而感到自豪。由于擴大了可見度,使所有幼兒都能清晰地看到彼此的作品,進行評價,加強了幼兒評判能力。對這種情況,加以適當的指導,提高繪畫的表現水平與此同時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抓住魚的形態、上色、種類等來評價作品。讓每位幼兒都能在評價中得到鼓勵,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提高了中班美術教學的效率,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中班美術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創造與教學內容相融合,通過生動、形象的意境,激發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但是教師利用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也要把握分寸,它不能包含美術教學的全部,我們更不能因為多媒體而忽視了幼兒基本功的訓練。因此我們幼兒老師應該正確地利用電腦多媒體,揚長避短,讓多媒體廣泛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從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