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漢口學院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國民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特別是在精神生活層面,人們開始尋找不同形式的娛樂活動。而廣播電視節目作為現代化生活中常見的娛樂放松項目,面對時代的發展變遷,也必須進行創新升級。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升級就離不開廣播電視編導的工作創新投入。為保證廣播電視節目在市場中的效益,就必須將編導創新工作做好,從創新根源出發,不斷拓展新的元素,促進創新與實際的有機結合,讓廣播電視事業更加.蓬勃發展。
廣播電視編導作為廣播電視中的重要角色,在廣播電視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其中的創新思維的優劣關系到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成功與否,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創新思維在廣播電視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對廣播電視編導而言,首要明白創新思維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中的定位。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不是簡單的打破生活常態,創造不合乎大眾思維觀念的產品,讓觀眾感到無比驚奇,難以消化。實際上,廣播電視節目是在科技支撐下的產物,單一的廣播電視節目更多缺乏意識的互動,對此要將創新意識與廣播電視創作相結合,就必須通過提升觀眾參與度和意識互動做起,使得創作出來的作品具備一定的靈魂,讓廣大觀眾能夠接受并喜歡,從而制作出一部成功的廣播電視作品。
現代化生活中,廣播電視創造更多融入時代性、開放性和新穎性的內容,但一些廣播電視節目中仍存留 傳統的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的廣播電視創作達不到觀眾對娛樂的需求,使得節目表現特征落后,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喜愛。這就說明了創新不僅限于產品內容和模式的制作,而是要運用創新的思維來創造出符合人類進步、有社會價值、全新的精神作品。總而言之,創新思維就是廣播電視編導創新的重要標志,因此要不斷挖掘和發展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理念和主題,合理運用現代化新的表現形式,創造出具有新風格的作品。
作為一名合格的廣播電視編導,其創新思維的培養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方面,扎實的理論知識是廣播電視編導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不斷的探析是廣播電視編導的關鍵條件,因此廣播電視作品創作中要牢牢抓住這兩個因素。在實際的廣播電視編導工作中,創作大多以群體形式展現,這就對工作內部個人而言,存在創新的優勢和弊端,首先優勢體現在群體思維活躍,創新元素豐富,可以創作出多樣化的作品。再者劣勢限于理論基礎不足的成員個體,很難跟上群體的創新思維,從而無法做出有效的提議或參與。綜合所述,扎實的理論知識和不斷的探析精神是每個廣播電視編導必備的創造條件。除此之外,好的創新作品不能太過注重效益目的,也就是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在進行創作時不要過多的融入強烈的目的性,杜絕一味的追求市場經濟效益。
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培養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且現階段的廣播電視節目種類復雜多樣,而首要做好的工作就是確定電視欄目定位,如新聞類、娛樂類、歷史類、少兒類等,具體再根據細節特性進行分類定位,如新聞類可設置社會發展、生活欄目、新型科技、生物醫療等,并且針對自身欄目定位做好詳細的規劃,從細節創新形式。一般而言,一個廣播電視節目定位越精準,其創新程度越容易把控。
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對此廣播電視節目內容也要不斷變化創新,這就要求廣播電視編導認真觀察生活,收集相關的素材資料,并保證在生活中不斷學習和進步,這種狀態要貫穿編導工作的全過程。杜絕為創新而創新工作,更多的是從自然和生活中收集有效的素材,這樣編制的節目才更滿足觀眾的需求,更切合實際,避免作品神魂游離。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廣播電視藝術則是對時代生活風貌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反映展現,因此在進行廣播電視節目創作時要緊貼時代發展的特征和要求,盡可能的體現和滿足時代精神,打造好廣播電視藝術創造的基礎條件。為追求更好的時代性廣播電視節目創造,編導要通過拓展和轉換自身思維,通常而言,單向的慣性思維被人們所常用,這就大大限制了創新的思路,只是單一層面的思考某一事物或事件,這種思維方式往往得出更多消極的結果。因此廣播電視編導要積極轉變思維方式,可以適當結合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培養自身的發散式思維、立體性思維和求異性思維,從而得出更好的創造。但要想充分發揮兩種思維模式的創新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編導工作人員不斷學習和探究,通過積累經驗和提升自我實現獨特的編輯思維創作。
創新是一項較為抽象的活動,為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滿足觀眾需求,很多時候需要編導遵從直覺和靈感。首先直覺不是隨意的猜測,而是在認識事物本質的基礎上進行一個升華和飛躍的過程。因此編導需要高度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再者,靈感是對大腦潛意識的表達反映,再對以往所掌握的素材基礎上,再加工和轉換,從而得到一個新的創新意識。所以說,將直覺與靈感相結合,可以促進廣播電視編輯思維的實踐和升華。綜合而言,正確的創新靈感都是建立在已有經驗基礎上的,要充分發揮以往編輯經驗與實際創新靈感的結合,從而激發自己的創新動機,不斷改良編輯方法,培養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
審美是創新的源泉,而創新是對審美的深化和延伸,因此作為廣播電視編導,要想創新出一部完美的作品,就需要具備必要的審美意識和能力。首先要強化審美意識,審美意識是一種無形的意識形態,也是自覺形成的一種活動和藝術審美經驗,電視編導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引導、助推作用,通過自身努力提升審美素養,通過拓展練習、實際考察和鑒賞優秀作品等方法以增強自身審美意識。其次,要融入到專業知識審美學習當中,促進編導對美的親近和傾向,從而實現深入理解和感知藝術美,最終合理的延伸和展現。
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全民文化素養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這就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在進行創作時,注意提升節目內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要了解大眾的心理和喜好,避免片面的認知和錯誤的制作。將社會所倡導的文化內容與人民的關注點進行結合,制作出具備創新和實際的節目作品。
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工作不是一味的追求新鮮時尚的因素,而是把諸多創新性思維方式融合到一起,最終總結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表現形式。培養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需要通過日常的工作學習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的創作審美能力,增強發現新事物的意識,不斷完善自身的創新理念,具體的培養技巧還需要落實到編導工作者的實際工作行動中,為人們創造更有價值的廣播電視節目,同時也能夠促進自身藝術創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