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麗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美育教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擔負著鑄魂育人的神圣使命,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個體審美和人文修養的必要舉措。[1]2015 年 9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加強美育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2018 年 9 月,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2019 年 4月,教育部又發布了《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一系列舉措,在新時代國家推進高職院校“雙高”建設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美育教育,怎樣引導培育積極態度、開闊胸襟、高雅氣質、有趣靈魂,推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對高職學生職業技能教育和職業素養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職院校美育教育是“雙高”建設的必要內容和必然選擇。“雙高”建設對高職院校學生德、智、體、美、勞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唯有在創新、知識、認知、胸襟、情感等各方面均衡發展,才能滿足社會進程中對素質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更好的貫徹。新時代加強高職院校的美育教育工作,本質上是促進學生在職業技能學習的基礎上,懂得生活審美、職業審美;激發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新勢力,成為全面發展且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實用性人才。
縱觀以往,高校的傳統教育主要強調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沒有特別關注人際以外的美育教育環境,美育教育則是基于傳統教育規范之外的一種行為要求。通過融入美育教育,學生作為教育受眾主體,深入體悟融入美育教育的價值。一方面,美育教育可以通過文學藝術的固有魅力來感染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另一方面通過文化育人在對美的感悟中領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激發學生思考才高意廣全面發展的重要性,把個人成長置身于國家發展中。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美育教育在人才培養環節中逐步受到重視。美育的歷史幾乎同人類文明的歷史同樣悠久。原始社會的巫術,上古時期的樂教,商周時期“六藝之教”,無論是文學、書畫、雕刻、詩詞,還是建筑、園林、工藝品,都對人們起著泛審美教育作用。中國古代關于美的教育多以音樂或技藝為載體達到教化人民的目的。在西方,美育理念有個具有代表性說法是“繆斯教育”,是綜合性的文學藝術教育,教育最終歸于個人美德,也就是美與善的統一。[2]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彰顯著顯著的作用。從現階段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美育教育工作在理論建設上還未形成系統體系,針對高職學生職業教育只重技能而輕美育產生的現實問題,與“雙高”建設對職業人才素質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依據傳統的教育觀念看,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國情、文化、地域等),在推進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一體化進程中,高等教育仍舊擺脫不了基礎、中等教育階段普行的應試教育,其影響不容忽視。使之學生在進入大學階段,出現對美育教育認知的空白,在實際的衡量體系中也過于強調專業教育、實踐研究、創新創業等片面導向。忽略了學生的審美機制研究和人文素養的培育提升。
從學校層面看,人才培養方案的導向,絕大多數高校普遍認為:培養學生應由專業教育、通識教育、技能培訓、實踐實驗等教育結構組成,忽略了學校、教師、學生人文素養的塑造,美育教育幾乎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從學生個體成面的興趣培養來看,大部分的學生從小至大已經適應應試教育的培養模式,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專業至上投入了絕對的時間精力,輕易的就否定了美育教育在個人綜合素質培養中的重要性。大學階段要想扭轉,很難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對美育教育的熱情,那么在“雙高”建設背景下對學生美育教育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
高職院校學院教育是中職階段教育的延續和拓展,在現實中很少有高校具備系統的美育教育課程大綱體系與實踐大綱標準。通過高校美育工作的研究調查,部分高校即使開設例如藝術鑒賞、書畫欣賞、戲劇表演等美育教育方面的選修課程,也僅浮于表面,學校對藝術課程教學的單一安排,學生對美育教育選修課程的參與度當然也不會高。美育“是審美主體的生命運動和客觀世界取得協調的感覺標志”[3]。在當前推進美育教育進程中,片面把美育教育看作簡單的知識傳授灌輸,既定認知把學生視為美學知識的受眾,而忽略其內涵修養的根本。導致在工作中無法順利開展實踐,與“雙高”建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相背離,在美育教育認知上知之甚少,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的拓展。
美育教育作為一種新的高校教育形態,不僅要全面把握美育教育的深層次根源,厘清美育教育的實現邏輯,系統研究美育教育對高校教育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也要進一步加強美育教育的系統化發展趨勢,從師生之間、社會相互依存的關系中找準美育教育提升的價值坐標,有的放矢的開展價值引導、環境熏陶、學科滲透、實踐體驗等教育環節,探索大學生美育教育培育、從情感升華、意志磨煉、實踐深度、拓展路徑等實現高校美育教育的路徑。
隨著社會發展,人的自由發展程度越來越高,對美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多元和豐富。在“雙高”建設背景下,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美育教育不僅符合高校人才培養規律,更是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要求。因此,應從不同維度協同配合,切實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美育教育工作。
從內涵關系層面看,要從更新理念做起,切實要把“美”與“德、智、體、勞”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實現“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貫穿學生人才培養始終,使美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外化于行,讓學生在美的教育中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一方面,要在人才培養中牢固樹立美育教育觀。應充分挖掘美育教育的人文價值,分析美育教育的精神實質和形成機制,健全美育教育的課堂主渠道。美育教育不單是“美”的教育,更關乎學生的三觀取向。因此,美育教育不僅是智育倫理的重要組成,更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在人才培養中樹立正確的美育教育觀,實際上要從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的角度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水平,進而完善知識性與價值性的統一,有機加強美育教育與各學科知識的銜接滲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逐步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從價值體系來看,高校現階段“雙高”建設與美育教育擁有統一的價值訴求,美育教育用系統方法確立高校教育的主客體及影響因素,同時深入探討各影響要素與美育教育的關系,發展一種新型的美育范式,以加強美育的系統結構和內涵提高美育的實效性。這種美育深度關注高校文化育人特征及價值,發展主旨倡導開放的美育范式及可持續發展的美育觀,提升大學生的美育審美及思維模式,期望超越以往傳統教育的定式,注重對大學生的思政引導及政治觀照,更進一步拓展“雙高”建設的目標定位,確立一種全新的教育范式。因此,要把美育教育滲透到高職院校對學生培養教育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求真和求美中不斷實現能力提升和思想升華。
高職院?!皩W生美育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持續、常新的工作,需要學校從人才培養高度做好頂層設計,協同學校各職能部門、專業課程教師、學院系部黨政干部、思政工作隊伍、學生個體共同參與,發揮合力。學校應成立由教務處、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校團委等部門組成的學生美育教育工作領導機構,統籌制定學生美育教育長遠規劃,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共同推進學生美育教育工作。教務處要把美育教育納入學生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工作部、校團委要圍繞學生群體的特點精心籌劃美育第二課堂活動;應協同高校藝術院系的美育教育功能,在校內形成學生藝術教育的合力;應堅持專兼職結合,加強學生美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還要統籌協調好校內外美育教育資源配置,在推動美育教育中提升學生教育水平。 ”從實施載體來看,正確的思想來源于實踐,美育教育的核心只能在實踐中實現。美育教育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需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工作機制,營造濃厚的美育教育氛圍,在“雙高”建設的指導前提下培育和建設高標準的美育教育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