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君,李海丹
(廣東省第二榮軍醫院 兒科,廣東 佛山 528211)
哮喘是臨床兒科高發的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患兒常伴有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和)咳嗽等癥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將增加患兒并發慢性阻塞性肺疾?。–OPD)、肺源性心臟病等風險,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損傷,故早期預測哮喘病情進展對治療方案制定及患兒預后改善具有重要意義[1]。相關研究[2]表明,外周血紅細胞分布寬度 (RDW)、血清總免疫球蛋白E(IgE)在兒童哮喘病情進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此推測,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可能與兒童哮喘臨床分期有一定關系,然而目前關于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與哮喘臨床分期的相關報道較少?;诖?,本研究主要觀察不同分期的哮喘發作患兒的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分析二者水平變化與哮喘分期的相關性,旨在指導臨床鑒別哮喘發作、擬定治療方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在本院診治的82例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齡0.6~5歲,平均(2.87±1.06)歲。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科學》中哮喘的診斷標準[3];②臨床資料完善;③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存在傳染性或炎癥性疾病的患兒;②合并貧血、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患兒;③先天性心臟病或心功能不足的患兒。
1.3 研究方法①哮喘臨床分期:依據《兒科學》中的標準[3]將哮喘分期分為臨床緩解期及急性發作期。②指標測定:采集所有患兒外周靜脈血3 mL,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應用全自動紅細胞分析儀(SYSMEX系列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測定外周血RDW水平,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系統,日立7100)測定血清總IgE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得到曲線下面積(AUC),AUC值>0.90提示預測性能較高,0.71~0.90提示有一定預測性能,0.50~0.70提示預測性能較差;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兒童哮喘發作分期82例哮喘患兒中臨床緩解期52例,占比為63.41%,急性發作期30例,占比36.59%。
2.2 不同哮喘分期的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比較急性發作期患兒的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均高于臨床緩解期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哮喘分期患兒的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比較(±s)

表1 不同哮喘分期患兒的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比較(±s)
分期 n RDW(%) 總IgE(IU/mL)急性發作期 30 15.79±1.23 223.99±33.56臨床緩解期 52 14.78±1.12 150.17±36.54 3.794 9.073 P 0.000 0.000 t
2.3 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對哮喘發作的影響將兒童哮喘的臨床分期情況作為因變量(1=急性發作期,0=臨床緩解期),將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作為自變量,經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是兒童哮喘發作的影響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對哮喘發作的影響
2.4 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對兒童哮喘發作的預測價值繪制ROC曲線(見圖1)顯示,外周血RDW、血清總IgE單獨及聯合預測哮喘發作的AUC分 別 為0.740、0.833及0.865,均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且以聯合預測的價值最高。各檢驗變量對應的最佳閾值、特異度、靈敏度等相關參數見表3。

圖1 ROC曲線圖

表3 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對兒童哮喘發作的預測價值
哮喘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多認為其與免疫、神經、精神、內分泌、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同時該病患兒因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導致哮喘急性發作,其臨床癥狀常表現為原有癥狀急劇加重或突發性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難,嚴重危害患兒身心健康,加重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4]。因此,早期預測哮喘發作的風險并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對患兒預后的改善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82例哮喘患兒中臨床緩解期52例,占比為63.41%,急性發作期30例,占比36.59%;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升高是兒童哮喘發作的影響因素;ROC曲線顯示,外周血RDW、血清總IgE單獨及聯合預測哮喘發作均有一定的價值,且以聯合預測的價值最高。外周血RDW可以有效反映紅細胞體積異質性,臨床上常應用RDW指標來診斷患者是否存在貧血情況,且其在巨噬細胞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診斷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相關研究[5]表明,RDW在感染、糖尿病、膿毒癥、心肌梗死等多種疾病中均有重要的預測價值。哮喘發作患兒的外周血RDW升高可能是因為患兒機體內的炎性反應對紅細胞生成及增加形成抑制作用,致使患兒血液循環中的紅細胞體積產生多變性,進而導致RDW水平升高[6];此外,哮喘患兒的RDW水平升高可能與其低氧血癥有關,哮喘發作時患兒會呼吸困難,處于一種相對缺氧狀態,而缺氧對紅細胞生成素的合成及釋放產生了一定刺激性,致使未成熟的紅細胞被釋放至血液循環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RDW水平[7]。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層的漿細胞產生,IgE水平與Ⅰ型變態反應有關[8],其水平可以有效反映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狀態,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極低,當哮喘發作時,IgE水平升高,會促進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對黏液的分泌、血管的通透性均有增強作用,致使炎性細胞浸潤,進而加重哮喘病情。
綜上所述,外周血RDW及血清總IgE水平升高可預測兒童哮喘發作情況,臨床上可通過監測RDW及IgE水平,預測患兒的病情進展,為臨床擬定治療方案、評估預后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