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劉豐,銀孟卓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老年病科,廣東 廣州 510180)
尿酸是腺嘌呤和鳥嘌呤在人體內通過代謝形成并由尿液排出體外的物質,高尿酸血癥是指由于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血尿酸升高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不僅會引起痛風和關節(jié)損害,還會引起血管內皮和腎臟的慢性損害[1-2]。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近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癥患病率不斷增加,患者甚至出現(xiàn)痛風癥狀,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3]?;诖耍狙芯窟x取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高尿酸血癥患者100例,旨在探討慢病健康管理干預對該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0例高尿酸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50~71歲,平均年齡(63.40±6.49)歲;病程5~10年,平均病程(6.88±1.55)年;文化程度:高中6例,本科35例,研究生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50~72歲,平均年齡 (63.44±7.99)歲;病程4~11年,平均病程(6.58±2.01)年;文化程度:高中9例,本科32例,研究生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將兩組患者的資料錄入電腦,建立健康檔案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住址及聯(lián)系方式、疾病診斷、每次就診檢查結果、用藥情況及健康教育內容等。所有患者在檢查前1天忌飲酒、忌食高嘌呤及高脂肪食物,晚上八點進食晚餐后至次日晨禁食,空腹12小時抽血檢查。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用藥及健康教育干預?;颊呙吭聛磲t(yī)院復診開藥,定期2~3個月復查抽血,根據(jù)血尿酸及肌酐結果調整藥物,告知患者按時服藥,給予用藥指導。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慢病健康管理干預。每次來院復診時,選取經(jīng)驗豐富的臨床醫(yī)護人員,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用藥指導,制定個性化干預措施,包括膳食及運動指導,發(fā)放相關疾病健康教育手冊以及宣傳資料[4];每周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高尿酸血癥相關知識,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5];每月進行電話或微信隨訪,每月組織一次健康教育講座,及時為患者解答治療、用藥等方面的問題。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入院時、干預后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堅持有氧運動、戒煙、戒酒)、用藥依從性以及血尿酸、肌酐水平。①依從性評定標準:生活方式依從性方面,生活方式遵醫(yī)囑為依從,不遵醫(yī)囑為不依從。用藥依從性方面,遵醫(yī)囑服藥為依從,不遵醫(yī)囑服藥為不依從。②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尿酸、肌酐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入院時、干預后的生活方式及用藥依從性比較入院時,兩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用藥依從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用藥依從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入院時、干預后的生活方式及用藥依從性比較[n(%)]
2.2 兩組入院時、干預后的血尿酸及肌酐水平比較入院時,兩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入院時、干預后的血尿酸及肌酐水平比較(±s,μmol/L)

表2 兩組入院時、干預后的血尿酸及肌酐水平比較(±s,μmol/L)
組別 n 血尿酸入院時 干預后 入院時 干預后觀察組50 510.44±50.07 358.70±54.19 87.86±31.93 71.22±10.46對照組50 482.02±32.00 450.30±42.57 86.50±24.24 85.10±20.00 t 3.382 9.399 0.240 4.348 P 0.001 0.000 0.811 0.000肌酐
本研究對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由臨床專家及護理人員相結合的慢病健康管理團隊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制定個性化干預措施,包括用藥指導、膳食及運動指導、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每月進行電話或微信隨訪等。慢病健康管理干預對高尿酸血癥患者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及肌酐水平,改善生活質量。
3.1 飲食方式管理從表1可知,實施慢病健康管理干預后觀察組的合理飲食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飲食控制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對高尿酸血癥和痛風起預防及治療作用[6],其目的是通過調整膳食結構減少嘌呤的合成,促進嘌呤的排泄。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限制熱量及嘌呤的攝入,如動物內臟、肉類、海鮮、菠菜、蘑菇和豆類等;堅持多攝入蔬菜、水果、魚類、全脂乳制品、堅果、橄欖油;戒煙戒酒,養(yǎng)成不抽煙、不喝酒的良好習慣,可降低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發(fā)病危險因素;多飲水,同時密切監(jiān)測血尿酸,根據(jù)患者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進行正確引導,以達到治療目的,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2 堅持有氧運動從表1可知,實施慢病健康管理干預后觀察組的堅持有氧運動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正確引導患者加強體育鍛煉,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頻率5次/周,運動時間30~60 min/次;持之以恒,不斷調整運動強度,以適合身體的耐力水平;維持理想的體重,利于降低尿酸水平,進而更好地預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癥,阻止或延緩因高尿酸血癥引發(fā)的痛風或其他相關疾病的發(fā)生。
3.3 加強用藥指導及效果從表1可知,實施慢病健康管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從表2可知,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颊咦襻t(yī)囑口服降尿酸藥物,對于治療高尿酸血癥起重要作用[7]。同時,還需堿化尿液,當尿pH值為6.2~6.9時,有利于尿酸鹽結晶溶解和從尿液中排出[2];若尿pH在6.0以下,需要堿化尿液,常用的堿化尿液藥物有碳酸氫鈉(小蘇打),口服每次0.5~1 g,每日3次。慢病健康管理干預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進而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慢病健康管理干預可有效提高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用藥依從性,改善其血尿酸及肌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