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菊
(重慶市云陽縣人民醫院,重慶 云陽 404500)
銀屑病屬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邊界清楚、有鱗屑的紅色斑塊,容易發生在頭皮、膝蓋以及手足[1]。本研究以中西藥合用治療尋常型銀屑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6例,均為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22~39歲,平均(29.2±7.2)歲;病程1~12個月。對照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24~38歲,平均(29.5±7.6)歲;病程1~13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診斷符合《尋常型銀屑病中醫藥循證臨床實踐指南(2013版)》[4]標準,無其他皮膚系統疾病。
排除標準: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傷,妊娠以及哺乳期,有精神疾病,16歲以下。
兩組均用復方氨肽素片1.25g,每天3次,口服。
觀察組加用銀屑湯、銀屑擦劑及耳尖放血。①銀屑湯藥用白鮮皮15g,金銀花20g,荊芥10g,防風10g,苦參15g,甘草10g、川芎10g。每日1劑,水煎后分2次服用。②銀屑擦劑用皂角刺200g,木鱉子30g,然后用1.5L白醋煮20min,每日外涂2次。③耳尖放血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向針刺部位上下推按,使血郁積于一處,常規消毒。針刺深度為1~2分,出針后對針孔周圍組織進行擠壓,直到流出血液變成正常顏色為止。每間隔1周1次,雙耳交替進行。
兩組均治療60天。
痊愈:皮損、瘙癢完全消失,PASI評分減少大于等于90%。顯效:皮損消退60%~99%,瘙癢明顯減輕或消失,PASI評分減少60%~89%。有效:皮損消退30%~59%,瘙癢減輕,PASI評分減少30%~59%。無效:皮損消退小于30%,瘙癢沒有減輕,PASI評分減少小于30%。
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中醫認為,血熱、血瘀是導致尋常銀屑病的關鍵,因此治療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5]。銀屑湯方中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荊芥散風熱,防風除濕、祛風,苦參涼血、解熱毒,甘草解熱,川芎祛風行氣、活血止痛。銀屑擦劑方中皂角刺燥濕祛風、搜風拔毒、消腫排膿,木鱉子消腫散結祛毒。諸藥共用,有清熱解毒、涼血祛風之效。耳尖放血可清腦明目、清熱瀉火。復方氨肽素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能夠幫助機體的正常代謝,使病變部位鱗屑增生逐漸增加,修復病變部位。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可以獲得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