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靜
(河南省新鄉新華醫院兒內科,河南 新鄉 453000)
毛細支氣管炎具有發病急促、轉歸難度高等特點,可使毛細支氣管出現水腫、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癥狀,堵塞毛細支氣管,引發肺不張,嚴重者甚至影響患兒發育[1]。本研究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毛細支氣管炎臨床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5例,均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治療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42例與觀察組43例。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5個月~3歲,平均(1.86±0.53)歲;病程1~6天,平均(3.96±1.02)天;臨床分度為輕度14例,中度19例,重度9例;其中高熱6例(體溫37.4℃~38.5℃),非高熱36例(體溫36.7℃~37.1℃)。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6個月~3歲,平均(1.89±0.56)歲;病程1~5天,平均(3.93±1.06)天;臨床分度為輕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8例;其中高熱5例(體溫37.5℃~38.5℃),非高熱38例(體溫36.7℃~37.0℃)。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2]中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經聽診可聞及細濕啰音、哮鳴音,經X線檢查可見肺部紋理異常增加且呈紊亂狀;②中醫:符合《中醫兒科學》[3]中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屬風寒束表,痰濕郁肺證,主癥為咳嗽、痰鳴、氣喘,次癥為痰白清稀、高熱、惡寒怕風,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象細弦。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均完整;③肝腎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②合并結核性感染疾病;③對試驗藥物過敏;④不屬風寒束表,痰濕郁肺證。
兩組均用止咳、化痰、抗生素抗感染等基礎治療。發熱給予退熱等對癥治療,同時給予布地奈德(魯南貝特制藥,國藥準字H20030987,規格20mg),日200~400μg,分2~4次霧化吸入治療。
觀察組加用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藥用大棗4枚,射干4g,麻黃4g,五味子2g,紫菀5g,款冬花5g,生姜3g,半夏3g,細辛2g。高熱加用防風2g,蘇葉2g;肺部郁熱加桂枝6g,生石膏6g;積食納差、舌苔厚膩加炒蘇子2g。水煎取汁200~300mL,6個月以上患兒,日1劑,早中晚各溫服1次,6個月以下1劑分2天服用。
兩組均連續治療7天。
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制定中醫證候積分表,主癥(咳嗽、痰鳴、氣喘)3項,每項0~6分,次癥(痰白清稀、高熱、惡汗怕風)3項,每項0~4分,評分與癥狀嚴重程度呈正比。
T淋巴細胞亞群、白細胞計數(WBC):采集兩組入選者治療前及治療7天后空腹靜脈血4~5mL,離心取血清,通過流式細胞分析儀(FC 500 MCL/MPL)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包括CD4+、CD8+;通過白細胞計數儀(QI3536)測定治療前后WBC。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記錄咳嗽、痰鳴、氣喘消失時間。
隨訪1周,統計復發情況。
臨床痊愈:聽診檢查細濕啰音、哮鳴音完全消失,經X線檢查可見肺部紋理恢復正常。顯效:經聽診檢查細濕啰音、哮鳴音減少大于80%,經X線檢查可見肺部紋理改善大于80%。有效:經聽診檢查細濕啰音、哮鳴音減少50%~80%,經X線檢查可見肺部紋理改善50%~79%。無效:經聽診、X線檢查均無明顯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2 19.62±3.47 14.85±2.19 18.536 0.000觀察組 43 19.48±3.36 10.23±1.83 31.295 0.000 t 0.189 10.564 P 0.851 0.000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CD4+(%) CD8+(%) WBC(×109/L)對照組 42 37.53±4.19 29.12±2.59 11.26±3.03觀察組 43 37.62±4.25 29.23±2.64 11.36±3.12 t 0.098 0.194 0.150 P 0.922 0.847 0.881治療前對照組 42 41.86±4.52*26.45±2.38* 7.72±1.45*觀察組 43 46.78±4.37*23.06±2.19* 6.06±1.16*t 5.102 6.836 5.835 P 0.000 0.000 0.000治療后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s)

表4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s)
組別 例 咳嗽 痰鳴 氣喘對照組 42 6.13±1.03 4.03±1.16 4.01±0.93觀察組 43 4.32±1.09 2.79±0.95 2.75±0.87 t 7.865 5.398 6.452 P 0.000 0.000 0.000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 例(%)
毛細支氣管炎屬中醫“肺炎喘咳”、“馬脾風”等范疇。疾病在肺,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外感風邪或風寒外束,犯及肺臟,肺失輸布,則易引起發熱;肺失宣降,凝液成痰,肺氣上逆,則引起喘憋[5]。治療應以宣肺散寒、下氣止咳為主要原則。
布地奈德為臨床常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可對人體溶酶體膜組織及其內皮細胞組織產生作用,同時還可作用于平滑肌組織,提升其穩定性,此外還可抑制免疫反應,避免大量合成抗體物質,控制過敏性介質釋放,從而改善臨床癥狀[6]。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大都存在免疫功能異常,CD4+可對細胞及體液免疫產生促進作用,而CD8+可抑制細胞及體液免疫,通過對以上兩項指標檢測可有效反應機體免疫功能狀況[7]。本研究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用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及CD4+更高,中醫證候積分及CD8+、WBC更低,提示治療方法可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功能,緩解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此外,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咳嗽、痰鳴、氣喘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其治療方法可快速緩解臨床癥狀,降低復發率。射干麻黃湯方中射干、麻黃清熱解毒、散血消腫、利咽消炎,大棗益脾養胃、益氣和中,紫菀納氣平喘,細辛、生姜可溫肺化飲,五味子補肺固腎、益氣活血,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款冬花豁痰理氣、開達肺竅。諸藥合用,共奏宣肺散寒、下氣止咳之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麻黃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麻黃素,可對腎上腺素受體產生激動作用,到達潤肺止咳、解痙平喘的功效;生姜乙醇興奮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同時具有抗炎的效果;細辛可松弛氣管平滑肌,減輕氣管炎癥反應。全方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遠期效果[8]。
綜上所述,射干麻黃湯加減輔治毛細支氣管炎效果良好,利于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