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馨逸 肖洋 嚴炯強 施丹 丁丹
摘要:鼠年伊始,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侵襲的背景下,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面向西華大學各年級各專業(yè)學生,發(fā)放了自制電子問卷。在對大學生疫情下的心理活動和自我調節(jié)方式有了深刻了解后,從心理問題來源、心理健康影響程度、公眾關注度、解決方法等方面的調查結果做出細致分析,可以發(fā)現備受關注的大學生群體居家學習和生活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擾,疫情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也改變著大學生的眼光、視野、思想觀念,進而掀起一股新的網抑云浪潮。在分析之后提出了相應對策,希望能引起社會關注,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所面臨的困境提供幫助。關注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及時作出正確的心理指導,讓網抑云朝向網愈云作出轉變。
關鍵詞:新冠疫情 網抑云 心理健康
前言: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威脅著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大學生群體在生活作息中發(fā)生巨大改變,在心理上更是產生了許多不良情緒。與此同時,以熱評文化為特色的網抑云音樂,因為出現大量消極評論,被網友戲稱為“網抑云”也在掀起全網浪潮。疫情下的大學生面臨著各種心理壓力,伴隨著網易云盛行的熱潮,并且在疫情背景下,大學生的網抑云狀況甚至更為嚴重。通過調查研究疫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上的影響及大學生在“網抑云”熱潮中表現出的情緒并進行分析調研結果分析,提出一些對高校和大學生群體的建議和對策。突出關注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給予大學生關心與理解.
一、理論研究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個人成長,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一個研究內容:通過對西華大學本校區(qū)各個年級進行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新冠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主要是心理健康上面的影響以及如何面對自身的心理問題。
第二個研究內容:調查了解大學生在“網抑云”熱潮中表現出的情緒,以及對其的態(tài)度。
調查重點在于了解大學生在遭遇這種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之下所產生的與往常不同的心理情緒變化,剖析其原因,并映射到這個時代下年輕人的突出情緒,與時代相結合。
二、研究設計
針對疫情當代大學生網抑云熱潮中的主要情緒進行了調查問卷設計。采用線上發(fā)放問卷鏈接的方式,學生通過問卷平臺進行作答。問卷總體分為兩部分:前部分為疫情下大學生情緒變化相關問題,后半部分為大學生對網抑云的看法與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在線下開展針對情緒緩解的宣傳活動,傳播正能量。本研究選取的對象涉及西華大學各年級各專業(yè)、各個家庭層面、不同性別、生源地為不同風險地區(qū)的學生,讓調查報告更顯真實、具體、全面且具有代表性。采取簡單隨機抽樣調查的組織形式。對于調查研究的結果分析,采用控制變量法綜合分析,做出圓柱形扇型圖或折線形曲線圖,針對性地分析大學生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日常生活學習狀況和思維動態(tài)等問題,通過控制變量法來發(fā)現其原因并及時提出具體針對性的建議或措施。
三、結果分析
通過數據顯示總結分析,壓力、煩躁、煩悶占據了大多數學生的內心,“網抑云”類型的音樂的催化,加劇了這現象的產生。在疫情期間,高達82.9%的學生感覺到有壓力,其中5%的學生由于壓力而出現了自身焦慮。據調查統(tǒng)計,壓力來源占比最大的是學習方面,占比80.7%,還有就業(yè)方面、人際方面、經濟方面等方面的壓力。而他們壓力主要表現為失眠、飲食不規(guī)律、疏于做愛好的事、異常脫發(fā)、情緒失控。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失眠,有46.6%;占比較大的是飲食不規(guī)律42.1%和情緒失控39.5%。在他們對在疫情期間感到最煩悶的事的主觀回答中也主要涉及前面調查中占比較高的部分。從這些較高占比重可以看出,疫情增加了學生壓力,睡眠受到了很大影響,失眠比例高。有關網抑云調查研究表明:很多人失眠,直接感知到的原因并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在晚上,容易回想過往困難和尷尬的經歷,并誘發(fā)出焦慮、憂郁的感受,加之人們更偏向用音樂強化自己目前的感受,這就陷入了低情緒的循環(huán)。基于此研究,對于情緒失控占比39.5%這一事實,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
四、應對措施
學校:充分發(fā)揮學校設立的心理健康中心場所,讓每個大學生都能清楚地知曉心理求助渠道和聯系方式。
學生:(1)心理上:接納自己有焦慮和恐懼的情緒,學會轉移注意力,懂得自我調節(jié)。(2)行為上:保證飲食,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謠不傳謠;有序安排規(guī)劃學習和生活,包括規(guī)律作息、合理膳食、適當運動、管控好時間。若不良情緒過于強烈,自己難以承受時,要及時通過心理求助熱線電話尋求幫助;聽一些舒緩身心的歌曲,這點更多針對與“網抑云”式的學生,逐漸向歌單中加入一些輕快的歌曲,減少偏傷悲的曲風,讓自己少點代入感。適度關注疫情的科學正確訊息。
參考文獻
[1]馬翠, 嚴興科.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應激反應和防控策略研究進展[J]. 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 第46卷(3):649-654.
[2]王琳,馬子喬.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的信息焦慮研究——基于應激障礙水平的視角[J].現代情報.2020(7)
[3]趙波,蔡特金,張志華.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情緒狀態(tài)的呈現與調適[J].中國青年研究,2020:49-54
[4]李文昊,祝智庭.改善情感體驗:緩解大規(guī)模疫情時期在線學習情緒問題的良方[J].中國電化教育,2020:22-25
[5]朱紫青 , 季建林 , & 肖世富 . ( 2003 ) . 抑郁障礙診療關鍵 .
[6]劉景全 , & 崔以泰 . ( 2007 ) . 抑郁癥腦結構及功能改變研究現狀 .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 15 ( 005 ) , 468-470.
[7]趙春珍(浙江財經大學,浙江杭州310018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心理狀況調查及教育對策研究
(西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