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輝
法國作家莫泊桑說:“要使袋子站起來,最有效的辦法是讓袋子裝滿東西?!蓖瑯樱刮恼聝热莩鋵嵠饋?,除了豐富細節之外,我們還可在以下幾方面做足文章:
1.敘事完整有曲折。敘述事情,記敘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讓讀者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掌握事情的全貌,切忌空洞概述或跨越式前進。還可以借助懸念、誤會、抑揚、突轉以及倒敘、插敘的手法安排情節,使文章引人入勝。
2.感情真摯濃郁?!案腥诵恼撸群跚椤!痹谟洈⑦^程中,我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表達對所寫的人、事、物、景等的愛憎好惡的感情,使形象更加突出,以激發情感共鳴,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這樣,你的筆端流淌出來的文字才會情味四溢,意韻悠長。
3.側面烘托映襯。誠如紅花需要綠葉襯,正面描寫人物時,我們可以從側面用景物烘托,或者通過他人的反應和評價展現人物的個性品質。
4.聯想豐富得當。構思文章時,我們可以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展示人、事、物、景等,講求真實、直接,也可以給思維插上翅膀,縱橫幾萬里,上下幾千年,與主旨相關的、相近的、相反的材料都可以化作作文素材,開拓寫作思路,豐富文章內容。
在成長的歷程中,一定有過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令你難忘、激動,也一定有關心或幫助你的人給你留下美好印象,值得你珍藏在心。
請以“鐫刻在心底的記憶”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講述自己的經歷、體驗和感悟。
鐫刻在心底的記憶
安徽省界首市顧集中心學校七年級賈思情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轉眼間,我已經是初中生了?;厥淄?,第一次買菜的情形時常在腦海中浮現,揮之不去……
幾年前一個夏天的早晨,我第一次去菜市買菜。菜市里吵吵鬧鬧的聲音就像一首交響曲。(敘寫對菜市的總體印象,耳邊都聽到什么聲音呢?這里過于概括。
這次上菜市定了哪些采購計劃呢?媽媽傳授了哪些經驗呢?“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不妨交代一下,為下文的情節做些鋪墊。)
“哇,這么多買菜的人!”我不禁叫起來。我來到賣肉的叔叔面前,問道:“五花肉,多少錢一斤?”(詢問時什么語氣呢?)那個人說:“四十塊錢一斤。”我說:“便宜點兒,三十五塊錢一斤?!保ㄖv價時,“我”是什么心理狀態?)那個人說:“三十七。”(此時,“我”的心理有什么變化?)我說:“不賣算了。”(這時“我”是什么表情與動作?賣肉叔叔有什么反應?)那個人被纏得沒法兒,只好答應了。(要買多少肉呢?這里缺少說明,與下文不構成照應。)只見那個人左手拿著磨棒,右手拿著大菜刀在上面磨來磨去,發出“噌噌”的聲音,然后在五花肉上切下一塊,稱了稱,正好一斤。他用小塑料袋將肉裝起來,放進了我的籃子里。我付了錢,轉身走了。
接著,我又買了黃豆芽和小白菜。菜市里的人們臉上都帶著笑容,好像都遇上了喜事?;@子里裝的不是雞就是鴨,或者是魚……媽媽曾經對我講過,她小時候,這個菜市只有一兩家賣肉的,那時肉才一塊多錢一斤,人們卻舍不得買?,F在,人們都富起來了,肉攤子增加了四五家,肉價也翻了好幾倍,可人們還是經常買肉吃。(這里將今昔生活做了比較,本想采用以小見大的方式,表明國家富強了,卻有點兒拔高主題了。)
拎著籃子往回走,我想,人們的生活水平正漸漸提高。在黨的富民政策引導下,以后,我們的生活一定能越過越好。(展望未來固然可以,但沒能呼應開頭。)

點石成金
這篇習作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而且脈絡明晰、敘事流暢,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明顯的不足,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一是缺少細節,內容稍嫌單薄;二是情節平鋪直敘,很“流水賬”;三是過分拔高主題。小作者本想把生活中買菜這件小事提高到“國家大計”的高度,以小見大地表現國家富強,但文章并不是在寫“菜市的今昔”或“買菜所感”,并不適合拔高主題。
鐫刻在心底的記憶
安徽省界首市顧集中心學校七年級賈思情
光陰似箭,時光如梭。一轉眼,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厥淄?,第一次買菜的情形時常在我腦海中浮現,揮之不去……(倒敘開頭,引人入勝。)
那是幾年前一個夏天的早晨,在媽媽的提議下,我第一次去菜市買菜。還沒到菜市,遠遠地,我就已經聽到了一曲“交響樂”———吆喝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用簡潔的語言描寫菜市,渲染出熱鬧氣氛,讓讀者如聞其聲、身臨其境。)
我深吸一口氣,提著小菜籃走進吵吵鬧鬧的菜市。雖然常跟媽媽一道買菜,積累了一些“見習經驗”,但是獨立執行任務,我今天還是第一次?!百I一斤豬肉、二斤黃豆芽、三斤小白菜……”媽媽定的“一二三”采購單在我腦子里轉了一遍又一遍。“要記得還價……”媽媽傳授的采購經驗,讓我心里直打鼓,和人家“斤斤計較”,我總覺得有些難為情呀!(既點明采購計劃和“要講價”的要求,又刻畫出“我”難為情的心理,生動逼真。)
“叔叔,五花肉多少錢一斤?”我挨近一家肉攤輕聲地問。(“輕聲”暗示內心的膽怯。)“四十塊?!薄澳鼙恪阋它c兒嗎?我媽媽說……”我緊張得說話結巴起來,“我媽說,三十五塊錢一斤就買……”(講價還價時,“我”因緊張而結巴了,省略號用得恰當。)賣肉的叔叔笑了:“小朋友,你看這肉,鮮著哩!好吧,給你便宜點兒,三十七一斤,行了吧?”“三十五塊?!蔽乙娝屃瞬剑懽訅蚜诵皨寢屨f……你不賣,我到另一家買去。”說著,我裝出轉身要走的樣子。(言行并舉,果然奏效,如在眼前。)“哎,別走,別走……”這一招還真靈,那位叔叔連忙喊住了我,“就按你媽媽說的價,三十五塊就三十五塊———要多少?”“一斤?!闭f話間,他早已右手操菜刀,左手拿磨棒,“噌噌噌”地磨了幾下,然后麻利地割下一塊……(“操”“拿”“磨”“割”等一連串的動詞,凸顯賣肉叔叔動作的嫻熟。)
我又用同樣的“經驗”買了黃豆芽和小白菜。(語言簡潔,銜接自然。)走出喧鬧的菜市,小菜籃不斷地從左手換到右手,我心里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我學會買菜啦?。ù司渫ㄟ^小菜籃不斷換手的動作及內心獨白,真切地表達了“我”買菜成功后的快樂感覺。)
“吃飯啦!”媽媽的一聲呼喚,將我拉回現實。(由回憶到現實。)我想,我還會繼續將這次經歷珍藏在心底。再憶起時,或許更會別有一番情趣。(呼應開頭,別具情趣。)

教師點評
文章升格后,摒棄了拔高主題的做法,而是有條不紊地描述了平凡的市井生活之景和“我”第一次獨自買菜的過程,表現了“我”走進生活后增長的見識和適應生活的本領,敘事清楚明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在記敘過程中,能夠把“我”觀察到的事物較具體地記錄下來,并且能夠細膩地刻畫“我”的語言、動作和心理等精彩的細節,讀之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