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工作是幼兒園教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闡述了幼兒園與家庭合作的重要性。在幼兒園保教過程中,我們也深深的意識到家長的共同參與和配合有利于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家長工作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班級幼兒的進步與發展,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多年來,家長工作做的得心應手,深得家長的支持和信任,贏得家長的滿意和理解,也從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及做法。
關鍵詞:教師;家長;幼兒教育
一、教師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藝術
溝通是一門藝術,是教師與家長之間密切聯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方法。教師在工作中經常會發生一些情況或事情,從而與家長之間產生誤解,尤其是針對一些有個性的孩子家長或者是難于溝通的家長更是讓教師勉為其難,感到頭疼。因此,家長與教師作為共同教育幼兒的合作伙伴,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要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注重溝通的方式方法,講究溝通的藝術,已達到最終的藝術效果,才能有效地開展幼兒園的家長工作。
(一)以尊重的態度平等對話
做好家長工作,首先要尊重理解家長,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無論是當面進行言語溝通還是進行電話溝通,教師都應該講究禮貌對家長要尊稱“您”,禁止稱呼“你”。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對家長一視同仁,不能以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程度來影響到教師對待家長的情緒,有的時候孩子在幼兒園闖禍了,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往往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與家長在進行溝通時態度生硬,語言生硬,導致家長不能完全接受,從而彼此之間產生誤解。
(二)對待家長要不卑不亢
對于一些有個性的孩子家長或者是難于溝通的家長或者不明事理的家長或針對家長的誤會,教師一定要把握住原則,不卑不亢。不能因為你是大吼大叫的家長或是能整事告狀的家長,教師就表現出害怕,不敢進行溝通或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甚至是阿諛奉承。應該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態,從容面對不同類型的家長。
(三)要善于傾聽家長的傾訴
有的教師只顧自己說,不能很好地聽取家長的意見或想法,大大剝奪家長表達的機會,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而不愿意和教師繼續溝通。因此教師與家長聯絡感情交談時,要注意眼神的交流,耐心專注地傾聽,當好“聽眾”,及時地對家長真實想法作出反饋。千萬不能敷衍了事或忙于其他事而心不在焉的回應。確實沒有時間,可改天再約時間。
(四)把握溝通時機,先表揚后批評
在和家長溝通之前、教師要注意觀察家長的情緒及面部表情,當家長的情緒不好或是面部表情有異常時,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最好不要與家長進行交談了,你心中的一些良好的意見和建議,最好等家長的情緒穩定時或好時再說吧。另外,在談論孩子時,也不妨先談談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抓住值得肯定的優點先說,等家長有了良好的情緒,再指出孩子某些不足的地方,家長會更樂于教師的指點和幫助。
二、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
(一)用好家園共育欄,讓家長積極參與進來
在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時,會利用家園共育欄以張貼海報的方式,向家長介紹活動的內容和目標、活動流程及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有利于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的情況,更有利于幼兒園及時調動家長方面的有力資源。比如,在“恐龍”活動中,孩子們提出了我們不知道的問題。于是,我們通過求助信的形式貼出,不久家長們就提供了大量的相關信息,有的從網上下載、有的從家里眾多幼兒科學讀物中找來、還有的父母帶著孩子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由于有了家長們的積極參與,也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二)挖掘家長教育資源,鼓勵家長參與教學活動
在當前的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園的教師雖然有一定地專業知識,經常參加各種技能培訓進行“充電”。但教師的知識面、各種技能等還是有局限。對幼兒園教師而言,家長不僅僅是幫助者、支持者,而且是合作者,在一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利用家長資源,讓有專業技能、技巧地家長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孩子們開心,更增進了家園間的密切合作。在戶外活動中,發現大班孩子對“足球”這項運動極其感興趣,掌握一些技巧性的動作成了大多數孩子的愿望,卻讓班上的女老師們感到無能為力,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愿望,邀請大學體育老師淘淘小朋友的爸爸當助教,他利用業余時間每周兩次到幼兒園教孩子,彌補了幼兒園女教師技能上的缺陷,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更加的高漲,在動作技巧上得到顯著的提高。
(三)以組織家長活動為載體,提高家長工作的時效性
我們基于對家園教育的深刻理解,重視家園互動,建立家園合作長效機制,將幼兒園教育向家庭的延伸形成同一化教育,使幼兒園教育更具合作性。結合本班實際,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家長課堂,家長座談會,育兒經驗分享、育兒家庭經驗講座等等,使家長受益匪淺,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配合密切了。組織每月一次的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參加班級的各項親子活動,如家園聯歡會、六一親子運動會、親子游戲、親子遠足、親子手工、玩具制作等活動,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和進步,了解教師的辛勤工作、了解幼兒園的動態。家園密切的合作,促進家園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大大提高了家長工作的時效性,更可拉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增進感情。
三、建立家園共育線上模式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快捷、直觀、開放、互動等優勢,積極構建家園共育線上線下一體化新模式,營造一個更為健康活躍的家園氛圍,促進家園資源共享、平等對話、真誠溝通、融合觀點、多向互動,為家園共育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是利用手機微信平臺建立“家園聯絡群”,搭建分享和交流好經驗好方法的平臺。二是通過手機私信的方式,教師和家長定期互通情況,了解和反饋孩子在園、在家表現的情況,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和措施,力求家園教育同步一致。三是指導家長定期為在家的幼兒錄制分擔家務、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小視頻分享到班級的群里,教師通過互聯網一體機為幼兒播放,進行正面教育和榜樣示范,以達到家園統一要求,協調行動。
總之,家長工作是幼兒教師每天都要面對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動性,樹立正確的家園溝通觀念和方法,密切家園聯系,使家長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形成融洽的教育氛圍,實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家長工作指導》來源:書籍數據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12-01.
[2]《德、美、英家園共育理念對我國家園共育工作的啟示》學術期刊《時代教育》2018年1期.
[3]《淺談幼兒園教師如何做好家長工作》學術期刊《人文之友》2019年5期.
作者簡介
趙穎(1970—),女,漢族,山東萊西,大專,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牡丹江市江南教育幼兒園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