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淼
銀行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金融結構之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腳步扎實前行,經濟建設日益加快,我國的金融行業蓬勃發展,商業銀行也因此迎來了發展期。由于商業銀行的實質還是追求企業利潤,怎樣將企業利潤最大化是新時代商業銀行將面臨的終極問題,而在追求利潤的情況下,在適應新時代改革浪潮和創新觀念的沖擊中,作為企業的商業銀行將怎樣走出一條企業管理創新的發展之路呢?本文將從企業管理角度淺談一些對策與看法。十九大以后,我國進入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階段性成果,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國際環境時刻變幻,國內市場機遇與危機并存,企業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和轉型壓力,對于商業銀行企業來說,新時代有更多的機遇,同時也將面臨更多挑戰和難度。如果不能抓住機遇積極發展,那么也很可能在競爭中失去地位。企業了解行業發展現狀才能分析對策消化問題解決問題,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發展兼具責任,發展之路如何去走至關重要。
商業銀行企業所在社會環境正在不斷的變化
隨著我國深化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整體經濟繁榮,科技的推動力量越來越大,互聯網的觸角不斷涉及各行各業,隨著社會進步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消費者的喜好和市場需求在變化,企業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大部分企業面臨著改革轉型和創新發展,銀行企業毫不例外,社會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一味守著老路不肯發展,那么企業的生存與滅亡可能就是一夜之間。危機意識加強,是企業管理者的必備素質之一。看清市場動向,認清社會變化的現實,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根本問題所在。
商業銀行企業所處的內部環境也在發生變化
商業銀行的本質是利潤最大化,與前些年商業銀行企業發展的路徑相比較的話,新時代的企業管理則顯得難度大的多。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戰略影響,市場化后的企業競爭力轉型,借貸利息差不斷收窄,銀行企業的利潤數據在不斷降低,這就給企業提出了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再加上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的不斷介入深化,對傳統商業銀行企業的沖擊越來越大,新時代消費者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認可率越來越高的同時,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容忍率也在提高,卻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服務滿意度提出了質疑之聲,這對商業銀行企業生存無疑雪上加霜,這也將是我們未來要重點突圍,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商業銀行企業服務理念和管理能力需要不斷升級
在面臨社會環境急劇變化的新時代,從外部環境變化到市場競爭影響,企業內部也亟待改變思路。員工的服務理念,企業的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都有待提升。如果銀行企業內部不自主改革創新,那么企業將越來越走入低迷。現代商業銀行再不能像傳統銀行的模式繼續發展,從企業文化出發,從服務和管理的角度出發,面對接下來更加不可預知的發展,如何管理一支適應全球化、市場化、智能化、現代化的企業,是銀行企業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從管理的角度出發,也要從服務的角度出發,建立適應新時代消費需求的企業制度,升級管理理念,提高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手段。
加大力度創新,創建新時代的科技型銀行企業
國家政府的政策一再的提倡創新和轉型,創新是我們新時代適應全球化發展、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支撐,也是引領發展的根本動力,商業銀行企業也要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從制度創新到產品創新,從技術創新到營銷模式創新,從而才能在發展中發展,在轉型中升級,從而才能適應日趨變化的智能化數字化新科技,從而才能獨辟蹊徑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在發展中站穩腳跟,進而迎風破浪,持續發展。相關數據顯示,通過合理做好先進科學技術的引入與應用,有利于實現商業銀行自身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的良性發展循環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與此同時,其也有利于引導商業銀行進一步滿足時代發展的相關需求,對于經濟的合理繁榮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
加大力度發展中間業務,有效促進和改變傳統盈利模式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創新發展中間業務,將是未來商業銀行的一條出路,同時也是銀行企業全球化國際化的根本趨勢。傳統銀行的利潤來源占比最高的是利差收入,而未來,銀行收入中利差占比將越來越低,非利差占比越高證明銀行的發展水平越高。在這其中,大力開拓新業務,更多的發展私人銀行、財務顧問等中間業務,還要在中間業務上下功夫動腦子,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緩解銀行資本瓶頸問題,更大促進銀行盈利模式的轉型,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求發展,取得戰略上的經營成果。研究人員表示,通過中間業務的合理開展,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有效實現傳統盈利模式的合理轉變,對于商業銀行的良性發展循環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實現商業銀行業務鏈條的合理拓展,對于商業銀行綜合實力的提升與優化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
加大力度培養人才,適應新時代各項發展要求
銀行企業從管理的角度說,仍然屬于人才稀缺型企業。我國人才市場整體結構亟待優化調整,高端人才稀缺和低端服務人員過剩,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銀行企業也是高端管理型人才基數小,而低端鏈條的人才過剩又將面臨新的挑戰,隨著人工智能的更廣泛應用,未來銀行業稀缺的將是更高端上層的科技人才和更具有開創能力的新型發展型人才,那么傳統保守的人和更多的低端服務人員很可能將被智能取代,因此從企業內部發展人才和外部引流發展人才都將是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企業需要建設培養一支管理隊伍,一支具備高素質和服務意識的隊伍,一支適應現代化發展和智能數字化要求的高科技人員隊伍,才能實現銀行價值的可持續發展和增長。在這一問題上,大量實踐表明,通過人才隊伍的合理培養與有效建設,有利于推動商業銀行的良性發展循環,對于我國商業銀行日常工作中突發問題的合理解決具有良好的推動價值。
商業銀行因其廣泛的經濟職能,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整個金融體系和國民經濟的地位突出而不可撼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我國的商業銀行企業以及凸顯了更多的職能和作用,在未來新時代發展中,商業銀行將在新時代的企業管理者手中,還將一如既往地提供更多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更加多元化和現代化的經濟中持續發展,在技術創新、信息數據化和金融科技創新中繼續深耕。
(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
參考文獻:
[1]徐婧,劉曉瑩,王鶴凝 等.基于PESTEL模型的后疫情時代商業銀行發展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0(21):66-68.
[2]馮江威,安邦.新時代商業銀行企業管理創新發展的對策分析[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31(05):92-96.
[3]吳昀烜.基于內控視角的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分析——以A銀行西安分行為例[J].全國流通經濟,2020(23): 163-165.
[4]王莉娜.基于以電商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研究——以商業銀行為例[J].財富生活,2020(16):44-45.
[5]周國棟.國有商業銀行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模式帶來的挑戰[J].科技資訊,2016,14(30):78+80.
[6]施丹.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發展的挑戰與機遇[J].現代商業,2016(28):143-144.